公共决策中的理性:价值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实质理性 + 工具理性 ; 参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7期
【摘要】:本文尝试对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的含义、内容及其与价值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理性面对不同层面的价值时有不同的反应、诉求和精神体现。工具理性在对待价值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而且也给决策实践带来了诸多问题。
[Abstract]: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reas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especially the meaning of the tool reason, the cont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alue,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reactions, appeals and spiritual manifests in the rational fac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valu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ool reas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value problem are not overcome by themselves. And it also brings a lot of problems to the practice of decision making.
【作者单位】: 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分类号】:C9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寅丽;不完全理性与经济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谢庆奎;论政府发展的涵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吴永忠;论信息机制转换与技术创新[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6 梁波;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8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10 王建民;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荣锋;高进云;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管控与土地督查:基于控制论的组织结构模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李斌;;农民市民化与电大教育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王广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一种功能分析[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童海芳;;国家主权与宪政价值之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王少聪;;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中的应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卫星;;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责任[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叶麒麟;;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A];乡镇论坛杂志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农民土地权益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顾学宁;;自由金融制度、全球经济秩序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阳盛益;黄红华;;体制内外并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分配制度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玉刚;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郭其友;中国经济主体行为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林志扬;企业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雪瑞;科学决策与非理性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乔湘流;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松;西部开发:政府政策与外国直接投资[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唐丽娜;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D];西北大学;2001年
6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7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8 谢琳琳;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决策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 朱庆元;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10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永谊;对经济学的哲学思考——《哲学与经济学理论》简介[J];世界经济;1988年08期
2 刘军;韦伯资本主义起源理论评析[J];世界历史;1989年03期
3 D.C.诺斯 ,左建龙;政治学中的交易成本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7期
4 易宪容;意识形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J];求索;1993年03期
5 高亮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王晓升;市场经济价值基础透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关于市场经济的哲学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4年01期
8 王建国;从治家、治国说开去──中西文化、对比随想录[J];改革;1995年01期
9 利生;经济学研究的新呼唤: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评陈文科《走出怪圈》[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10 ;科技是种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胡军;;庄子人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4 张阳升;;市场机制的人学意义辨析[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邵龙宝;;试探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方法[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6 吴承明;;现代化:历史观和方法论[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7 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徐一大;;城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对象、组织过程与目标[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瑞莲;周潭;;善恶评判与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创新[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俊一;;生存方式的价值冲突与人文精神的反思[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卫民 周光权;中国司法改革的三个悖论[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张曙光;哲学生存论的彰显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3 孙德宏;学术研究[N];工人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袁新民;“法治”与“德治”并举[N];湖北日报;2001年
5 ;《走向深层的环保》一书出版[N];科技日报;2001年
6 陈娟;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理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奚洁人(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超越和融合[N];文汇报;2001年
8 ;从民俗变迁看文明进步[N];北京日报;200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金吾伦;解析科学精神的内涵(上)[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青岛大学校长 徐建培;培育新世纪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陆激;基地与设计的理性思维[D];浙江大学;2005年
7 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5年
8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9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英杰;科技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峰;计划和市场——我国两种经济体制的价值比较[D];华侨大学;2000年
2 韩亚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法治化背景[D];西北大学;2002年
3 王煜宇;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段晖;走私罪刑事立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5 李娟;论现代性问题: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沈丽;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D];安徽大学;2003年
7 李永s,
本文编号:1883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88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