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公共决策主体体系分析——基于三元整合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16 10:58

  本文选题:共赢思维 + 三元整合 ; 参考:《理论探讨》2004年05期


【摘要】:公共决策主体体系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决策主体(所有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即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本文以三元整合理论为分析视角对公共决策主体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公共决策主体体系并提升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使各个主体都能充分地自由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平等而有效地相互沟通并明智地相互妥协,最终实现共赢以及公共决策主体体系总体功能的最大化。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includes the core subjects, the quasi public decision-making body (all non-governmental public organizations, the third sector) and the public.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body system based on the three yuan integration theory,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optimize the main body of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improve its ability. In order to make all the subjects fully free to express their own interest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 compromise wisely,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and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body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陈庆云;强化公共管理理念 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义坤;试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何兴华;管治思潮及其对人居环境领域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3 张勤;;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吴长春;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及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2期

5 林尚立;;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2期

6 薛澜,彭宗超,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7 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8 帅建平;毛胜根;;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甘肃农业;2006年08期

9 夏义坤;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杨华斌;;“经济人”假设:公共管理的逻辑基点[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波;基于公众价值的我国小城镇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2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3 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高中岗;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创新[D];同济大学;2007年

5 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肖海军;营业准入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金小桃;战略管理视角中的人口发展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英美;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宁建新;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再造[D];郑州大学;2002年

3 郭际;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会华;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黄联平;中美MPA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华中箐;中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建设中对国外经验的借鉴[D];苏州大学;2003年

7 姬学敏;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晓燕;试论西方官僚制行政模式的演变[D];西北大学;2003年

9 张亮;当代中国行业协会与政府互动模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李雯;论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去向选择[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阳;;国家级专项规划群体决策的组织方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献中;;决策技术的可视化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帆;;从“风险社会”理论进路看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康庆强;;对决策科学化制度建设的几点认识[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4 田志刚;卢兴华;宋一中;;关于直觉决策几个问题的研究[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凌孚;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N];中国人口报;2009年

2 郑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王贺龙;领导干部如何应对互联网[N];郑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明广;复杂群决策系统协同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邹渝;逻辑视域下的群体科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晓琴;决策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单承戈;基于部门协调的分布式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道玖;知识管理决策主体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2 郭洪涛;非线性思维与决策行为[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杨传军;项目前期决策行为特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王永军;突发事件应急协同决策主体评价与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刘畅;论政府管理中领导者决策的误区及避让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光;直觉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杨志;基于有限理性的投票决策行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洁;面向大型工程的群体决策机制与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邓言平;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能力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02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