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应以公众满意为导向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party is to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This aim has always encouraged every Communist and the leading cadres of each party to put the people's interests first. In modern management and modern administration theory, the concept of "public satisfaction" has emerged, "public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生政;;行政领导决策中的心理效应与作用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2 梁淑芬;领导决策必须科学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4年01期
3 张学荣,亓名杰;领导决策行为类型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高道生;;把握领导决策特点 做好信息服务工作[J];秘书工作;1999年08期
5 于俊英;;论秘书的能力[J];秘书之友;2006年05期
6 温伟;;发挥咨询研究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1987年02期
7 戴志东;;宏观着眼 微观入手——做好秘书长工作[J];秘书工作;1996年09期
8 王炳祥;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基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J];理论学习与探索;1999年02期
9 苏墨谦;;办好《衡水信息》服务领导决策[J];秘书工作;2001年04期
10 胡秀荣;新时期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一;;科学决策机制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邱鹏飞;雍国玮;郝思特·绍尔;;德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两阶段公众参与[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润羊;花明;;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4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杨发军;;几种常用的信息选题方法简介[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王佩儿;周琼;;宁波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刘明;唐春媛;;试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苏美蓉;刘仁志;程红光;杨志峰;;关于深化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高超;阎伍玖;;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周瑶华;;建立健全规避领导决策不科学现象的有效机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岚;公众满意度成了评价效能建设的硬杠杠[N];四川日报;2011年
2 记者 贺澜起 通讯员 唐泽 徐翠枚;海南调查食品药品安全公众满意度[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 鲁明智 通讯员 李永生;横山公安下大力气提升公众满意度[N];陕西日报;2010年
4 赵忠韬 记者 樊宝峰;富县检察院:开展六项活动 提升公众满意度[N];延安日报;2010年
5 黄正光 记者 贺巍;万年法院三大举措提升公众满意度[N];上饶日报;2010年
6 王华 记者 张建伟;检察院:推出四项措施 提升公众满意度[N];西部法制报;2010年
7 记者 白龙;公众满意度成指标[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顾意亮;政府绩效考核应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本报通讯员 李永生;横山公安多措并举提升公众满意度[N];榆林日报;2010年
10 ;兴海法院公众满意度位居全省法院第一[N];海南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元文;领导决策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4 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张晓杰;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庄作峰;集体天然林区参与式多目标综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岳晓鹏;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安喜厌;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与民间环保社会团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阮红利;公众参与式GIS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4年
4 马健;可持续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潘军海;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杨莹亮;从行政主导到多元参与的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敬涛;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D];河南大学;2008年
8 潘竹;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金阳新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张艳娇;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张峙;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的公众参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2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12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