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威胁判断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Abstract]:Target threat judgment is the degree of threat to me based on target situation judgment, and is the core content of modern combat command and decis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a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odel for judging the threat level of air target in single ship to air defense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parameters of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are identified offline by semi-supervised fuzzy identification iterative algorithm, and the threat level of target is identified online by off-line identific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in real time using accumulated typical target situation cases.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 in judging the threat level of the target.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讯:《系统工程基本教程》[J];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2 凌松;;向您推荐《科学家谈系统工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2年03期
3 郭宝柱;;再谈系统工程方法[J];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05期
4 AndrewP.Sage ,陈德顺;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其应用简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0年10期
5 李习彬;熵-信息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有效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6 吴燕燕;;系统工程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7 陈红艳;;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2期
8 张小勇;;研究区域发展规划的系统工程方法论[J];大自然探索;1987年04期
9 陈洪凯;唐红梅;;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J];价值工程;2010年17期
10 胡萍;;系统工程方法论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机制中的应用[J];水利经济;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基发;;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演变[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王光源;严建钢;董文洪;;对海作战模拟中的目标模糊威胁判断研究[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天民;夏世芬;;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4 周直;何秀杰;;国际工程施工承包风险的模糊辨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陈晨;陈杰;张娟;;防空火控系统火力分配的多目标优化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明智;娄寿春;聂成;;地面防空作战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周逊盛;金晓明;荣冈;;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动态系统模糊辨识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宋睿卓;师五喜;;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辨识[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吴小俊;曹奇英;王士同;陈保香;刘同明;;基于一种简单模糊规则系统的模糊辨识方法研究[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孟坚;陈军宁;柯导明;赵海峰;;模糊辨识在电力设备热故障自动诊断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保存;精确作战解析[N];中国国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陆荣军 赵波 本报特约记者 林浩;深情融注运筹天地[N];解放军报;2009年
3 滕建群;为应付21世纪的“挑战”[N];解放军报;2002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任之;俄刊:俄南部或将爆发战争?[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倪薇;像训练飞行员一样训练CEO[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经士仁(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中科院系统科学所研究员);复杂的世界 系统的眼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樊吉社;后冷战时代的军控形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边歆;“肉鸡”引发热“吵”[N];网络世界;2009年
9 田文杰 姜育杰;打造弹炮一体防空训战平台[N];解放军报;2005年
10 陈国栋 刘转林 柳刚 (本报记者 柳刚 整理);地空导弹:擎起祖国蓝天之盾[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幼堂;舰空导弹指挥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启会;高炉冶炼过程的模糊辨识、预测及控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静大海;机器人关节面时变物理参数在线识别方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4 乔建苹;超分辨率重建与图像增强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顶学;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改进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昊;整车悬架振动智能半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赵亮;基于协同PSO算法的模糊辨识与神经网络学习[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闫华;基于重构的超分辨率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红军;编队协同抗导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施建中;基于模糊聚类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平立;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方法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2 潘江华;遗传算法及其在模糊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3 冯杉;对我国汽车工业政策因素影响的系统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4 池世春;模糊PID算法在电弧炉电极控制中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梁敏;模糊预测控制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6 黄莺;工程项目索赔及索赔风险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曾海莹;基于T-S模型的模糊广义预测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永发;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的实时检测和辨识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广;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火焰检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孙立萍;基于T-S模型的模糊辨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14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