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A的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Abstract]:Decision making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sually involves many factors or indicator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to realiz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re is still no ideal solution to the uncertainty problem in the system. Set pair analysis (Set Pair Analysis,SPA) is essentially a statistical method to deal with system uncertainty. Its core idea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ision evaluation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dea of SPA,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synthetically judging decision by using the angle cosine of the same, different and reverse variables.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used to make decision and analysis of power equipment selection ex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not only clear in concept, but also simple in calculation,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 value and high reliabil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D630004)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克勤,宣爱理;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6年01期
2 张鹏,王光远;新集对论[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李鹏;俞国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年04期
4 刘秀梅;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信息不完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01期
5 李云峰;王琛;;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商综合评价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4期
6 杨楠;曹雷;陈希亮;周云;;模糊综合评价在战术训练模拟系统中的运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辉;;集对分析在巢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付洲;杜红伟;李建文;;基于集对分析的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3 葛鸿铭;王婷;郁建桥;胡晓燕;林志芬;尹大强;;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价法对太湖梅梁湾入湖河流交汇处优控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4 龚士良;;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集对态势分析方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赵克勤;;联系数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黎枫;陈亚宁;李卫红;孟丽红;;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7 高浩珉;贾荣宝;;基于集对-层次分析法的自行火炮作战能力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7年02期
8 曹会智;李太慧;王耀军;杨华;宫丽;;基于集对分析的车辆装备保障分队训练质量评价[J];兵工自动化;2009年06期
9 陈校平;车飞;薛茹玲;;基于集对理论的航材保障效能分析及评估[J];兵工自动化;2010年05期
10 蒋云良;关于同异反定量推理路径的选择[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印;刘志勇;;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基础概要[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德才;赵克勤;钱能;;描述和处理系统不确定量的一种新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A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Warship Schemes Based on Grid-fuzzy Borda Number and Identical Degree of Set Pair[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胡华强;石亮;陈游;;应用集对分析理论的辐射源威胁评估与排序方法[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姜春祥;张艳明;何慧;王喻红;;基于集对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斌;赵秀海;;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模糊集对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7 张林凤;沈定珠;;同异反模糊相关分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张锐;赵阳;邵柏;赵一彪;马丁;;统一集智能方法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中应用[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七卷)[C];2005年
9 王其胜;李夕兵;;采场顶板稳定性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娄伟平;陈亚玲;;集对分析在脑出血发生概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宋晓梅;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广君;我国能源运输通道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孟宪萌;基于过程模拟的越流区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于新宇;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衍;赣州城市水安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英艺;基于信息不确定性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赵义超;几种城乡一体化评价模型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10年
4 王云刚;基于信息熵的工程项目过程风险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丹;基于多元评价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贵美;山东桃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与需肥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永诗;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安全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罗昊;铁路枢纽智能运输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佳璐;无人机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张伟伟;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中;张强;吴立云;;基于熵权的TOPSIS供应商选择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邢志浩;曾鹏;王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优化冲突的无状态地理转发协议[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3 戴跃强;徐泽水;达庆利;;基于不同直觉偏好结构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年01期
5 陈其坤,林元庆;基于粗糙集和模糊聚类的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的方案评价决策矩阵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4年04期
7 赵克勤,宣爱理;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6年01期
8 张林;;高校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与研究[J];甘肃科技;2006年12期
9 张鹏,王光远;新集对论[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刘华平;陈华友;;基于粗糙集证券投资决策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相;张春英;;基于SPA的双枝模糊决策分析[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4期
2 王坚强;龚岚;;基于集对分析的区间概率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9年12期
3 谭洁群;王云;朱光军;;关于群决策一致性问题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12期
4 赵芷兰;;决策树决策方法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年17期
5 廖珊;;《沙漠求生》引发的关于群体决策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6 许立言;;“创造工程”法在决策程序中的应用——一种非定量化决策方法的探讨[J];未来与发展;1981年04期
7 柴振荣;多判据决策方法的发展[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6期
8 马瑛;;论科学民主决策的三大系统与三大机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2期
9 王振江,谢刚,刘泓;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新手段 三结合评估术[J];系统工程;1993年06期
10 刘奇志;网络决策分析的积因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良;;集对分析模型下的群组决策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奇志;;用乘积进行合成排序网络的决策分析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俊文;顾昌耀;;基于资源约束的R&D项目选择模型及其决策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高玉波;;传统BORDA数决策方法的几点改进[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霞;;多属性决策的三角模糊函数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伟;张欣翼;颜廷富;;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动态决策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田玉楚;吕勇哉;;信息熵测度及其在风险决策中应用[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组合决策法研究[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景荣;;R&D项目中止决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孙宏才;;序[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宁;多重目标:关于现代决策方法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6年
2 保罗·纳特 鲍娜 辛利华 罗纳;决策失败成为焦点[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3 刘文瑞;商鞅变法的决策思考[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景素奇;五种决策 五种效果[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5 吴杰 王博凡;浅谈领导决策的方法和艺术[N];协商新报;2008年
6 常叶青;中西方决策思想之比较[N];财会信报;2006年
7 卢得祥 郭根会;小议决策理念[N];西藏日报;2006年
8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振平;贯彻科学发展观 提高领导决策水平[N];福建日报;2008年
9 元真 沈建平 张良;现代企业发展须重视科学决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厉以宁;新型企业家的四项标准[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基于灰色关联和证据推理的直觉模糊信息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陈媛;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与选择的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孙永河;基于非线性复杂系统观的ANP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AHP与AIM[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姚升保;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丽媛;复杂偏好下多属性大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周利安;有线数字电视项目风险评估与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刘成明;多属性行为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跃;基于模糊理论的设备多目标维护决策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寇佳;基于数据分析的项目决策方法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金涛;基于博弈论的群体决策方法选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孟利宇;几种灰色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陈常青;多属性组合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孙晓东;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几种决策方法及其应用[D];青岛大学;2006年
7 戴彬;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及其程序实现[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8 龚岚;概率不确定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韩路英;二层决策问题的研究及区间决策方法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10 井影;基于相似关系的粗糙规划决策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8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29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