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决策哲学思想的原则与时代特色
[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positive decision-making refers to the ideological line, position, viewpoint and method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subject always adheres to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actice, which is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the decision-maker. Deng Xiaoping as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义;邓小平副总理会见日本生产性高级经营者访华团[J];企业管理;1980年02期
2 边集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浅释》书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2年06期
3 买买提明·玉素甫;张宏超;刘宾;;略论十一世纪维吾尔著名思想家、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哲学思想[J];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01期
4 王宾如;“情之巧至,诗以之至”——王夫之诗情说刍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02期
5 路齐一;;也谈哲学思想与科学发现、技术革命的关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08期
6 邬树人;管理和哲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7 吴昌年;;论《福乐智慧》的哲学思想[J];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8 荆公;老子道德经对经营的启示[J];经营与管理;1988年02期
9 汪稚禧;与陈继华同志商榷[J];经营与管理;1988年07期
10 陈继华;老子哲学思想与现代管理艺术[J];经营与管理;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绍富;;浅论病理教学中哲学思想的运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李祝舜;;李侗哲学思想初探[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邓如辛;;邓小平的主体理念探析[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张家阔;;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新发展[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陈晓雪;;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6 马文孝;;略论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实践意义[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7 张秀珍;;邓小平人口思想初探[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杜艳华;;邓小平对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周知民;;邓小平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刘世华;;邓小平与“振兴中华”[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如毅 李岩;怎样理解邓小平“不搞争论”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2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3 董德刚;如何理解“不够格”的社会主义[N];北京日报;2000年
4 李文长;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武装教育管理干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景新华 沈壮海;精心组织系列化主题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王晓;《儒学大师董仲舒》[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石仲泉(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三个代表”思想的巨大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毕宪顺(作者单位:山东工程学院);主体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强大生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艾新全;邓小平在重庆二三事[N];重庆日报;2000年
10 李强 键立;用邓小平人口思想武装头脑 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人口环境[N];中国人口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屠春友;邓小平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邓务贵;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党风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和水;邓小平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范伟;新国家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雷绍业;小康大德[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信平;天师道哲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姜长青;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继标;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俞秀玲;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再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克诚;论邓小平对依法治国的杰出贡献[D];郑州大学;2000年
4 钟行前;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5 刘仁春;论邓小平动态有序的稳定—发展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丽梅;张h;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何建津;《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迁及其人学意蕴》[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蕾;论邓小平廉政法制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陶悦;试论邓小平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33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43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