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泉州湾保护区静动态优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22:01
【摘要】: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有利于物种长期生存繁衍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阶段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分区方法中,没有考虑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特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益,其划分的功能区无法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保护区分区模型。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仍存在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衡、技术支撑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优化保护区。因此,本文采用物种分布模型明确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区域,结合网络选择算法构建保护区优化模型,并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从生态学角度筛选珍稀水生动物的相关环境变量,并基于Maxent模型模拟珍稀物种的分布,明确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珍稀水生动物分布集中区域;其次,基于Net-flow模型进一步考虑空间特性及功能区分区,提出多空间特性的一期静态分区模型(OSFS-Netflow),划分出一个连续且紧实的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同时考虑保护区保护效益最大化。最后,采用元胞自动机预测未来3期的物种分布情况,并基于此提出多期静态分区模型(MSFS-Netflow)和多期动态分区模型(MDFS-Netflow),提出功能区分区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珍稀水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泉州湾湿地保护区中部偏东南方向的河口区域,该区域的生态适宜值高;泉州湾湿地保护区建成区未能保护珍稀水生动物的主要生境,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OSFS-Netflow模型规划结果均优于原保护、F-SCP模型和Netflow模型,并确定核心区的保护目标为30%,缓冲区保护目标为10%,紧实权重为0.5为最优参数组合,规划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具有连续性和紧实性,且核心区被缓冲区所包围,主要位于泉州湾偏向东南方向的河口区域。未来3期后,泉州湾保护区的高生态值地块的周边区域会有所提升,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基于此,在多期分区模型中,MDFS-Netflow模型的生态适宜值高于MSFS-Netflow模型,其结果更优。研究设计了新的功能分区整数规划模型,并以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从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的情景进行保护区功能区划分,规划的结果优于原保护区,提出最佳优化方案:应由原保护区向正西方向拓展,覆盖珍稀水生动物的集中区域,有效保护珍稀水生动物及其生境,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泉州湾,保护区,示意图


图 3-1 泉州湾保护区示意图3.1.2 数据采集《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论证报告》[94](以下称“论证报告”)根据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依照泉州海事局、自然保护区和当地渔民提供的水生动物历史监测资料指出,泉州湾内浅海水域中华白海豚出现概率较大,频率为每年 1~3 只,结合不同水生动物的习性整理其可能出现的时点,在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购泉州湾宋代海船模型启事[J];海交史研究;1988年01期

2 李开远;;李先念主席视察泉州湾宋代海船[J];海交史研究;1984年00期

3 杨湘贤;;赵紫阳总理视察泉州湾宋代海船[J];海交史研究;1984年00期

4 ;泉州湾跨海大桥实现陆域和水域全线贯通[J];福建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5 任越;;泉州湾上的海鸥[J];泉州文学;2017年02期

6 程钟康;泉州湾3万吨级通海航道动工[J];水运工程;2002年07期

7 蔡瑞沛 ,张胜利;泉州湾双斑东方渶资源保护增殖初探[J];科学养鱼;2002年04期

8 洪泽生;;泉州湾畔星火旗帜高高飘扬[J];华夏星火;2002年12期

9 郭志超;泉州湾白奇回族不吃猪肉风俗演变中之宗教因素[J];东南文化;1988年01期

10 倪源锟;泉州湾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J];海洋环境科学;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恭任;于瑞莲;;泉州湾近岸海域水体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龚香宜;祁士华;吕春玲;苏秋克;;福建省泉州湾重金属的来源探讨[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王龙;刘国威;刘可心;;“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大都市区空间治理探索——环泉州湾大都市区的空间治理实践[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16年

4 苏秋克;祁士华;E.B.Julia;;泉州湾高分辨率沉积柱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娟;;泉州湾海岸带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6 李云海;林云鹏;;台风麦德姆(2014)对泉州湾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及分布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李裕红;严重玲;;泉州湾海岸植物外来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8 ;泉州湾跨海大桥和安溪连接线将通车 多数乡镇1小时内可上高速[A];《市政技术》2015年增刊(1)[C];2015年

9 蔡明刚;赵雯璐;王俊;杨圣云;黄文怡;林静;;近海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与思考——以泉州湾为例[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赵雯璐;蔡明刚;王俊;杨圣云;肖佳媚;黄文怡;林静;;泉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基于陆源污染物的调查与评价[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陈若海;恋上泉州湾这片天[N];泉州晚报;2015年

2 记者 孙灿芬;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N];泉州晚报;2015年

3 通讯员 李晨;笑声荡漾泉州湾[N];边防警察报;2012年

4 记者 黄小玲;国家正式批准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N];泉州晚报;2011年

5 记者 黄小玲;泉州湾跨海大桥通过初步设计审查[N];泉州晚报;2011年

6 记者 刘益清;13公里海上长虹将飞跨泉州湾[N];福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孙灿芬;泉州湾呼唤转变提升[N];泉州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原仁开;泉州湾何时再展风光[N];福建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江;泉州湾跨海大桥奠基[N];石狮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歌 通讯员 唐雪峰;驶向外海新天地 泉州湾畔鱼满舱[N];泉州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荣成;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D];江苏大学;2011年

2 于瑞莲;泉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丹;福建晋江流域对泉州湾有机氯农药的传输通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伟豪;泉州湾保护区静动态优化模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邵德超;环泉州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柳雅晖;环泉州湾新市镇的防灾减灾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4 葛冰洋;基于电法泉州湾海水入侵规律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5 张娜;泉州湾红树林湿地氧化酶特征及与土壤金属元素的关系[D];江苏大学;2009年

6 廖群;泉州湾湿地土壤水解酶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效氮磷的关系[D];江苏大学;2009年

7 林炳煌;泉州湾沉积物粒度和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帆;城镇区域协调规划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9 李俊晓;基于GIS和RS的环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赖联泓;基于遥感与GIS的环泉州湾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2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612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