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研究 ——基于时空指数分解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30 03:57
在人类社会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发展历程中,能源资源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由此引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等相关问题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其中,提高单位GDP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有效解决能源需求紧张和降低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区域差异以及时空演进状况对于今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5年29个省市地区的能源消耗以及经济产出数据,利用空间——时间指数分解法(ST-IDA)将能源强度分解为经济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三种因素来分析我国各地区能源强度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情况。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首先,我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天津的能源强度下降幅度最大。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例如,山西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经济结构效应的影响,云南的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能源强度效应的影响,而贵州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能源结构效应的影响。其次,从区域角度来看,在中...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指数分解相关研究
1.2.2 区域能源强度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中国能源强度差异的分解模型分析
2.1 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的理论分析
2.1.1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2.1.2 空间——时间指数分解法
2.2 中国能源强度差异的时空指数分解模型构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强度的时空差异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2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的差异与变化
3.2.1 中国能源强度的省市差异
3.2.2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3 中国各区域能源强度的差异及变化
3.3.1 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差异
3.3.2 中国各区域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4 地区间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3.4.1 天津和福建的能源强度差异
3.4.2 天津和福建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3.5 各省市任意两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5.1 各省市在1997年和201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
3.5.2 各省市在1997年和2015年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聚类分析
4.1 聚类分析方法
4.2 对各省市能源强度的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6879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指数分解相关研究
1.2.2 区域能源强度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中国能源强度差异的分解模型分析
2.1 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的理论分析
2.1.1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2.1.2 空间——时间指数分解法
2.2 中国能源强度差异的时空指数分解模型构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强度的时空差异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2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的差异与变化
3.2.1 中国能源强度的省市差异
3.2.2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3 中国各区域能源强度的差异及变化
3.3.1 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差异
3.3.2 中国各区域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4 地区间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3.4.1 天津和福建的能源强度差异
3.4.2 天津和福建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3.5 各省市任意两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5.1 各省市在1997年和201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
3.5.2 各省市在1997年和2015年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各省市能源强度聚类分析
4.1 聚类分析方法
4.2 对各省市能源强度的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6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16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