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单元无回答的实验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3 14:29
无回答误差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控制难度大的非抽样误差,对估计量的危害很大,以至对调查数据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降低无回答率是控制无回答误差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是从事前预防的角度研究降低单元无回答的可行性措施。选择兰州市城关区为样本区,采用实验调查法对我们提出的在调查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访问时间、访问方法、访问员及访问次数的措施进行印证研究。第一章通过对控制无回答措施的文献综述,发现在学术界较偏重于对事后补救措施和项目无回答的事前预防措施研究,而关于单元无回答的事前预防措施研究,具体化的、规范化的、实际操作可行性的少,尤其在国内,在方法研究中结合实验论证的很少。依此提出进行防范单元无回答措施的实验研究。第二章是实验设计。依据实验目的,把访问时间、访问方法及访问员作为三个影响单元回答率的因素,选用多因素实验设计,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将整个样本区划分为19个区组,一个区组就是一个不同因素的不同水平的交叉组合,采用PPS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技术抽取每个区组的调查样本。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即对实验调查报告进行分析。首先对所抽取样本的代表性检验,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访问时间、访问方法、访问员...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被调查者对访问方法的选择
法选择结果为:入户19.1%、拦截32.4%、电话25%、邮寄18调查者的说法,面对面的调查可以使被调查者更清楚了解所要以,对于中、青年调查对象适合于选择电话访问,拦截访问对于有好的表现,而对老年调查对象更适合于选择拦截访问。4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与访问方法选择的联系于我们实验收集到的信息只有“回答”样本的特征,对于无回答信息,所以这一部分和下一部分我们只对“接收回答”样本做分法共得到318份单元回答样本(入户46份、拦截110份、电话28份)。这318位回答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如下图:
平下访问方法和收入之间的关联性很显著,说明访问方法的选择与调查对象的收入有关联。从图3一4中不同访问方法下不同收入的回答者分布来看,入户访问的回答者大部分是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低收入者;拦截访问的回答者大部分是收入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一类“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推广[J]. 邓国华. 统计研究. 2004(10)
[2]经济统计调查中缺失数据的修复[J]. 周惠彬,任栋. 统计与决策. 2004(10)
[3]类平均法在无回答偏差调整中的应用[J]. 庞新生,赵俊康.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02)
[4]存在项目无回答时的因子分析[J]. 杨晓萍. 应用概率统计. 2003(03)
[5]无回答误差的预防与补救[J]. 黄诒蓉. 统计与决策. 2003(08)
[6]抽样调查中无回答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兼对《调查技能教程》中无回答调整的方法与应用条件的扩展[J]. 鲁志贤. 统计研究. 2002(12)
[7]企业市场调查中敏感性问题的处理[J]. 涂光华,马岚. 统计研究. 2002(10)
[8]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比较[J]. 石艳芬.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05)
[9]处理无回答的校准估计[J]. 金勇进,张琅. 统计研究. 2002(06)
[10]抽样调查中项目无回答的估算和替代[J]. 王宝海. 上海统计. 2001(11)
本文编号:3340601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被调查者对访问方法的选择
法选择结果为:入户19.1%、拦截32.4%、电话25%、邮寄18调查者的说法,面对面的调查可以使被调查者更清楚了解所要以,对于中、青年调查对象适合于选择电话访问,拦截访问对于有好的表现,而对老年调查对象更适合于选择拦截访问。4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与访问方法选择的联系于我们实验收集到的信息只有“回答”样本的特征,对于无回答信息,所以这一部分和下一部分我们只对“接收回答”样本做分法共得到318份单元回答样本(入户46份、拦截110份、电话28份)。这318位回答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如下图:
平下访问方法和收入之间的关联性很显著,说明访问方法的选择与调查对象的收入有关联。从图3一4中不同访问方法下不同收入的回答者分布来看,入户访问的回答者大部分是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低收入者;拦截访问的回答者大部分是收入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一类“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推广[J]. 邓国华. 统计研究. 2004(10)
[2]经济统计调查中缺失数据的修复[J]. 周惠彬,任栋. 统计与决策. 2004(10)
[3]类平均法在无回答偏差调整中的应用[J]. 庞新生,赵俊康.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02)
[4]存在项目无回答时的因子分析[J]. 杨晓萍. 应用概率统计. 2003(03)
[5]无回答误差的预防与补救[J]. 黄诒蓉. 统计与决策. 2003(08)
[6]抽样调查中无回答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兼对《调查技能教程》中无回答调整的方法与应用条件的扩展[J]. 鲁志贤. 统计研究. 2002(12)
[7]企业市场调查中敏感性问题的处理[J]. 涂光华,马岚. 统计研究. 2002(10)
[8]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比较[J]. 石艳芬.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05)
[9]处理无回答的校准估计[J]. 金勇进,张琅. 统计研究. 2002(06)
[10]抽样调查中项目无回答的估算和替代[J]. 王宝海. 上海统计. 2001(11)
本文编号:3340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34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