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信任管理的信任量化表示与凭据公平交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3:04

  本文关键词:信任管理的信任量化表示与凭据公平交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信任是人们之间从事交易活动时最基本的要求。在这种交易过程中,人们往往是面对面的进行,或者是基于曾经面对面交往的历史经验基础。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社区相关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将不再“面对面”。因此,有必要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信任机制,方便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易等活动时快速确立相应的信任关系,满足网络应用对实体身份及其相关社会属性的信任管理需求。 为了对网络实体的信任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结合当前关于网络环境下信任关系的信任管理研究现状,本文将信任管理区分为基于信誉的主观信任管理和基于凭据的客观信任管理,针对用户信任属性的量化表示问题和用户信任凭据的公平交换问题,围绕信任属性区间软划分方法、多维属性信任管理模型以及信任凭据交换改进模型,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提出一种基于云理论定性概念的信任属性区间软划分方法。 针对用户信任属性的量化表示问题,区别于基于等距离区间法的信任区间硬划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理论定性概念的信任区间软划分TRSDM方法,通过信任属性的采集数据从原子概念转换、定性概念提升和区间概念表形成这三个阶段,详细定义了TRSDM方法对信任属性区间软划分过程,达到信任属性的定量数值向信任关系的定性概念转换的目的,利用区间概念表实现基于云理论定性概念的信任属性区间软划分。通过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可知,TRSDM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关于采集数据分布特性、定性概念不确定性以及采集数据时效性的三个问题。 2)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属性信任度概念表的信任模型。 继续针对用户信任属性的量化表示问题,区别于将多个维度信任度进行合并的表示方法,结合信任区间软划分TRSDM方法,提出了 一种基于多维属性信任度概念表的信任管理TCTTM模型,通过区间概念表形成、信任度概念形成与更新、隶属概念判定、信任等级评估,详细阐述了TCTTM模型对多维度信任属性联合表示处理过程,达到揭示这些信任属性间的内在关联性的目的,利用信任度概念表实现基于信任度概念的多维属性信任度表示。通过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可知,TCTTM模型有效解决了如何使用多个定性概念进行针对实体网络行为的信任等级评估问题。 3)提出一种适用于信任管理的四步骤公平交换协议和凭据交换改进模型。 针对用户信任凭据的公平交换问题,首先论证“基于第三方的不可否认的公平交换协议至少运行四步骤”的结论,之后提出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的系统模型,并基于该系统模型设计基于可转换认证加密的四步骤公平交换FFEP协议。通过形式化分析表明,FFEP协议具备交换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均不可否认的特点。最后针对自动信任协商HBTN模型信任发展阶段存在的凭据公平交换问题,提出基于FFEP协议的公平交换改进模型,有效防止自动信任协商过程中信任凭据数据交换时可能发生的不公平交换问题。
【关键词】:信任模型 云模型 定性概念 信任度概念 公平交换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14-17
  • 1.1.1 信任管理背景14-16
  • 1.1.2 本文研究的信任问题16-17
  • 1.2 研究内容17-21
  • 1.2.1 研究目标17-18
  • 1.2.2 研究路线18-19
  • 1.2.3 主要研究成果19-21
  • 1.3 论文组织结构21-22
  • 第二章 信任管理的相关基础综述22-39
  • 2.1 信任关系相关定义22-30
  • 2.1.1 信任的定义22-25
  • 2.1.2 信任的分类25-27
  • 2.1.3 信任与认证27-28
  • 2.1.4 信任管理模型28-30
  • 2.2 基于信誉的主观信任管理模型30-34
  • 2.2.1 主观信任管理模型介绍30-32
  • 2.2.2 信任云管理模型32-34
  • 2.3 基于凭据的客观信任管理模型34-38
  • 2.3.1 客观信任管理模型介绍34-36
  • 2.3.2 自动信任协商36-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基于云理论定性概念的信任区间软划分方法39-67
  • 3.1 研究问题提出39-41
  • 3.2 预备知识介绍41-48
  • 3.2.1 信任形式化表示介绍41-42
  • 3.2.2 云理论基础综述42-48
  • 3.3 信任区间软划分方法48-57
  • 3.3.1 TRSDM方法描述48-49
  • 3.3.2 转换为原子概念49-51
  • 3.3.3 提升至定性概念51-53
  • 3.3.4 形成区间概念表53-57
  •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57-65
  • 3.4.1 仿真实验说明57-59
  • 3.4.2 仿真实验分析59-65
  • 3.5 本章小结65-67
  • 第四章 基于多维属性信任度概念表的信任管理模型67-88
  • 4.1 研究问题提出67-68
  • 4.2 预备知识介绍68-70
  • 4.3 信任度概念信任模型70-79
  • 4.3.1 TCTTM信任模型描述71-72
  • 4.3.2 信任模型相关定义72-73
  • 4.3.3 形成区间概念表73-74
  • 4.3.4 形成信任度概念表74-76
  • 4.3.5 更新信任度概念表76
  • 4.3.6 判定隶属概念76-78
  • 4.3.7 评估信任等级78-79
  •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79-86
  • 4.4.1 仿真实验说明80-81
  • 4.4.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81-86
  • 4.5 本章小结86-88
  • 第五章 适用于信任管理的信任凭据公平交换研究88-106
  • 5.1 研究问题提出88-89
  • 5.2 预备知识介绍89-90
  • 5.3 基于可转换认证加密的四步骤公平交换协议90-99
  • 5.3.1 协议至少运行四步骤结论91-92
  • 5.3.2 可转换认证加密系统模型92-93
  • 5.3.3 四步骤公平交换FFEP协议93-95
  • 5.3.4 协议形式化证明95-99
  • 5.4 自动信任协商公平交换改进模型99-105
  • 5.4.1 自动信任协商模型HBTN介绍99-101
  • 5.4.2 HBTN模型存在的公平交换隐患101-102
  • 5.4.3 HBTN模型公平交换改进模型102-104
  • 5.4.4 公平交换改进模型的安全性分析104-105
  • 5.5 本章小结105-10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6-109
  • 6.1 本文总结106-107
  • 6.2 进一步工作107-109
  • 参考文献109-123
  • 致谢123-12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12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沙云,刘旭红,刘玉树;高维云模型及其在多属性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2 罗鑫;杨义先;胡正名;苏志远;;开放网络环境中的信任管理框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张青;张龙;温巧燕;陈更力;;基于签密的认证邮件协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宋远骏,李德毅,杨孝宗,崔东华;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云模型评价方法[J];电子学报;2000年12期

5 李德毅;三级倒立摆的云控制方法及动平衡模式[J];中国工程科学;1999年02期

6 李德毅;知识表示中的不确定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10期

7 李德毅,刘常昱;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8期

8 路峰;吴慧中;;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10期

9 王洪利;冯玉强;;基于云与或树的复杂决策问题规约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10 张飞舟,范跃祖,沈程智,李德毅;基于隶属云发生器的智能控制[J];航空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曾帅;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信任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韦凯;网格环境下信任模型及其访问控制应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东安;网格计算中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4 曲向丽;网格环境下互信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赵贻竹;开放式环境中自动信任协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小峰;信任管理的策略表示与量化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刘百灵;自动信任协商中敏感信息保护机制及提高协商效率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窦伊男;根据多维特征的网络用户分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马小龙;信任管理中动态信任传递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信任管理的信任量化表示与凭据公平交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49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