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中知识学习对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群体决策中知识学习对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群体决策 知识转移 观点收敛时间 观点演化 观点一致性
【摘要】:传统的群体决策评价方法大多是在一个时间界面上对决策结果的静态集结,而实际上群体决策往往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对决策过程进行动态考虑更切合实际。动态群体决策与观点交互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学习的发生,个体间的知识转移会使决策者的偏好发生改变,因此知识学习对群体决策的观点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综述了动态群体决策中的知识与知识学习、观点演化与交互、观点收敛与一致性的研究现状。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知识学习规则:决策者的知识水平为交互时间的增函数,是影响决策个体知识学习和观点变异的主要因素,且决策者观点的相互影响是非对称的。 本文建立动态群体决策观点演化模型,研究了个体知识学习对动态群体决策观点稳定性和收敛时间的影响。由于决策交互的复杂性,利用知识学习的机理和仿真技术,对动态群体决策中的知识更新、观点演化进行模拟,对知识转移速度与决策观点一致性达成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了以下问题:1)决策者知识水平、知识转移速度和群体观点一致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决策个体的知识水平、邻接节点数和知识学习率对观点稳定性和收敛时间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显着程度;3)随机性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中,群体达到稳定状态时其观点值的分布以及鲁棒性研究。结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探讨知识学习对决策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在决策系统中,考察不同学习交互机制、知识遗忘率、决策个体学习能力以及交互邻接节点数等变量将如何影响观点的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建立知识学习与群体决策观点的动态演化模型,利用仿真技术探讨知识转移对群体决策观点演化规则、观点达成稳定时间的影响机制。 仿真实例说明本文提出的观点演化模型可为动态群体决策观点演化和收敛时间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最后,引入基于观点动力学开展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研究,完成一系列观点演化的模型构建,阐释应用的可行性。 本研究对完善和拓展群体决策理论,改进动态交互绩效,指导决策实践、促进现实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态群体决策 知识转移 观点收敛时间 观点演化 观点一致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3 群体决策研究述评12-21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21-24
- 第二章 群体决策中知识学习的行为特征与动力机制24-45
- 2.1 群体决策中的知识与知识分类24-28
- 2.2 群体决策中的知识学习与行为特征28-30
- 2.3 国内外知识学习研究进展30-35
- 2.4 知识势能与知识流35-41
- 2.5 知识学习影响观点演化的机理与模型41-43
- 2.6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决策个体知识水平和学习率对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45-57
- 3.1 知识学习对决策绩效的影响机理45-46
- 3.2 动态群体决策观点演化模型46-49
- 3.3 决策个体观点演化过程49-50
- 3.4 观点收敛时间的测算与结果分析50-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知识学习速度对群体决策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57-68
- 4.1 动态群体决策偏好一致性58-59
- 4.2 动态群体决策偏好一致性模型59-61
- 4.3 决策者偏好收敛过程61-63
- 4.4 仿真结果分析63-66
- 4.5 本章小结66-68
- 第五章隐性知识对决策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68-82
- 5.1 知识学习和观点演化过程的互动关系和行为特征68-70
- 5.2 动态群体决策偏好演化模型70-74
- 5.3 决策个体观点演化过程74-75
- 5.4 观点收敛时间的测算与结果分析75-81
- 5.5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82-85
- 参考文献85-9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6-98
- 致谢98-99
- 附件9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录书;;Fuzzy偏好关系及其在群体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李守伟;;风险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3 曾安;胡延庆;狄增如;;同步能力与收敛时间最优的生成树[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周文坤;刘家诚;;群体决策中非二元性选择问题的最小决定集[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宛平;王绍智;;一个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6 陆余楚;管智英;耿辉;;选择寿险险种类型的决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7 郑全全;;群体决策的信息取样系列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毕鹏程;;领导风格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邱菀华;;一个新的多目标群体决策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郑全全;金剑强;;不同沟通方式下群体决策信息利用分析[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群体决策”可能风险更大[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承文;从科学发展看“群体决策”[N];中国航天报;2008年
3 首都师大附中 丁伯华;民主决策提升软实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李宽宽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陈国权的四个纬度理论[N];经理日报;2006年
5 上海电信信息网络部网络规划工程师 陈磊;运营商的思考:层次化城域网近在咫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6 任厚毅;全国采油工程优化及信息技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吴明;管理模式流行色[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谁在动摇我的意志[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为何好人也会哄抢财物[N];北京科技报;2005年
10 黄金兰;企业团队管理有学问[N];市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明月;群体决策中知识学习对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田笑丹;电子民主背景下个体交互对群体决策时间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呙敏;决策偏好对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胡明月;群体决策可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艳艳;群体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6 刘鹏;群体决策中若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7 左文宜;社会学习对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杨;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沟通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向军;群体决策中的一致性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小晶;基于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支持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6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70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