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21 10:45
本文关键词: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决策 群决策支持系统 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协同合作
【摘要】:为了解决群体决策系统面临的组织结构复杂、决策成员合作能力差、系统缺乏自主能力等问题,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和组织参与决策的成员资源,提高群决策性能,本文将基于 Agent 的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引入 GDSS 中,旨在通过多 Agent 相互协同与合作来解决群决策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 GDSS 的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对 GDSS 进行研究,一是群决策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二是支撑技术的研究。文章分析和论述了 Agent 技术和多 Agent 系统,探讨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 GDSS 来提高 GDSS 的智能性合作,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多 Agent 的分布式群决策支持框架模型-MAFDGD,旨在探讨解决 Agent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在 GDSS 的应用问题。文中着重介绍了 MAFDGD 的功能结构设计,并利用 Agent 具有自主性、协作性等智能技术解决 GDSS 中决策任务分解、合作、通信、模型管理等难题。文章最后结合航班计划及经济性能优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介绍了 MAFDGD 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对系统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群体决策 群决策支持系统 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协同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C934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GDSS 的发展历程11-12
- 1.2 GDSS 的研究现状12-13
- 1.3 GDSS 的研究热点13
-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GDSS 的技术研究15-30
- 2.1 传统决策支持与群体决策支持对比分析15-22
- 2.1.1 DSS 的特性分析15-16
- 2.1.2 DSS 的结构分析16-17
- 2.1.3 GDSS 功能特性分析17-18
- 2.1.4 GDSS 的划分和组成结构18-22
- 2.1.5 GDSS 与DSS 的关系22
- 2.2 群体决策技术22-24
- 2.2.1 NGT 法22-23
- 2.2.2 德尔菲法23
- 2.2.3 AHP 法23-24
- 2.3 GDSS 中的网络技术24-25
- 2.3.1 GDSS 的Client-Broker-Server 结构25
- 2.3.2 Client-Broker-Server 结构要素25
- 2.4 GDSS 中构件开发技术25-27
- 2.4.1 面向对象技术与构件技术26-27
- 2.4.2 GDSS 中的构件复用27
- 2.5 GDSS 的群件技术27-30
- 第三章 Agent 技术及其在GDSS 中的应用研究30-37
- 3.1 Agent 基本技术特征30-33
- 3.1.1 Agent 理论及技术特性30-31
- 3.1.2 Agent 技术的特点分析31-32
- 3.1.3 Agent 的行为方式32-33
- 3.2 多Agent 系统及体系结构33-35
- 3.2.1 多Agent 体系结构33-34
- 3.2.2 多Agent 系统的特点34-35
- 3.3 基于多Agent 的群决策支持35-37
- 第四章 基于多Agent 的群决策支持模型设计37-54
- 4.1 MAFDGD 模型体系结构设计37-39
- 4.2 模型中各功能模块设计39-44
- 4.2.1 协调Agent 的功能结构描述40-41
- 4.2.2 决策Agent 的功能结构描述41-43
- 4.2.3 通信Agent 的功能结构描述43-44
- 4.3 群决策过程设计44-47
- 4.3.1 决策问题分配算法设计45-46
- 4.3.1.1 决策问题分配步骤45-46
- 4.3.1.2 最佳分配方案计算46
- 4.3.2 协同合作算法设计46-47
- 4.4 决策推理机制设计47-49
- 4.4.1 总控推理机控制策略48-49
- 4.4.2 领域推理机控制策略49
- 4.5 决策模型选取策略设计49-51
- 4.6 用户界面接口设计51-54
- 4.6.1 用户模式51-52
- 4.6.2 应用Agent 的自适应用户模式52-54
- 第五章 应用系统实践及其评述54-71
- 5.1 系统概述54-60
- 5.1.1 系统功能简介54-55
- 5.1.2 系统开发环境55-56
- 5.1.3 系统开发步骤56-60
- 5.2 系统实践60-69
- 5.2.1 应用服务器端技术实现60-61
- 5.2.2 “讨论面板”技术61
- 5.2.3 协同工作中的并发控制实现61-63
- 5.2.4 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实现63-64
- 5.2.5 模型调用的实现方式64-66
- 5.2.6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66-68
- 5.2.7 多Agent 通信机制的实现68-69
- 5.3 系统实践效果评估69-7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73
- 6.1 工作总结71-72
- 6.2 工作展望72-73
- 致谢73-74
-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74-75
- 参考文献75-7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同营;基于生产过程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89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89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