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排产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汽车消排产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 出处:《广西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焊机机器人工作站 MOTOMAN-MA1400机器人 消排产品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工业机器人选型和焊机选型,并对工业机器人MOTOMAN-MA1400、DX100控制柜和CMT焊机工作原理进行详尽的分析,详细介绍汽车消排产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组成、汽车消排产品工艺设计、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方案设计。重点介绍主站的方案设计,包括了主站的电气控制流程设计、主站PLC控制程序设计,该主站主控核心是PLC, PLC通过DeviceNet与机器人、从站实现通讯,PLC与触摸屏间采用C网通讯。最后详细介绍了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与测试。通过对汽车消排产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实现双机器人与3个外部轴的联动,机器人可跟踪3个外部轴轨迹做出平滑的弧形;实现了MOTOMAN伺服电机与机器人外部轴变位机的联动;设计了大型翻转变位机,将焊接及上下料工位安装在同一个大翻转台上,员工在一个位置操作,同时机器人在另一位置焊接,实现物流和场地最小化。项目的实现大大减少了产品焊接变形,提高了产品焊接质量。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使焊接物流顺畅,提高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Abstract]:In this paper, industrial robot selection and welding machine selection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robot MOTOMAN-MA1400 DX100 control cabinet and CMT welding machin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composition of welding robot workstatio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the scheme design of welding robot workstation for automobile elimination product, with emphasis on the scheme design of main station. Including the main station electrical control flow design, master station PLC control program design, the master station master control core is PLC, PLC and robot through DeviceNet, slave station to achieve communication. C net is used to communicate between PLC and touch screen. Finally, the installation and test of welding robot workstatio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robot can track the trajectory of three external axes and make smooth arc shape.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MOTOMAN servo motor and the robot's external axis shifting machine is realized. A large turnover positioner is designed. The welding and loading and unloading stations are installed on the same turntable, and the employees operate in one position while the robot is welded in the other pos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ject greatly reduces the welding deformation, improves the welding quality, reduces the area of the area, and makes the welding logistics smooth.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labor intensity and labor cos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6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惠中;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简况[J];宇航材料工艺;1985年06期
2 王炎金,杨景宏,吴雅舒;焊接机器人在铁路客车制造上的应用[J];机器人;2001年S1期
3 李纵跃,林泳,杨永波,韩晓东,张善保;国产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工程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03期
4 林砺宗;刘晓垒;刘义崇;王刚;;开放式五轴焊接机器人的研制[J];机械制造;2005年12期
5 薛龙;焦向东;蒋力培;张卫义;;特种焊接机器人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02期
6 邹勇;蒋力培;薛龙;;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研究及应用[J];现代制造;2008年33期
7 陈伟;孔令成;张志华;赵江海;王秀明;;龙门架式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8期
8 吴翔;马孜;胡英;李爱国;;焊接机器人快速修复与成型辅助软件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大艳;;焊接机器人在重卡装焊线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汽车实用技术;2013年05期
10 ;现代重工船用微型焊接机器人研发成功[J];机电设备;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勇;;焊接机器人系统的应用[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东卫;王建强;高锋;王建辉;李北群;成二辉;王志强;;焊接机器人在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刘升鹏;叶桦;王丹;;工业焊接机器人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蒋力培;薛龙;邹勇;黄继强;梁亚军;;智能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戴光平;;摩托车焊接专机及焊接机器人技术经济刍析[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戴光平;;焊接机器人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7 李庆;孟基海;王蕾;;焊接机器人在长安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及存在问题[A];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四十周年、中国焊接协会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8 侯建伟;武亚鹏;;焊接机器人出现气孔的排查方法及解决措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马蓉;李春亮;覃剑;;焊接机器人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治富;李丽芹;冯唯;;焊接机器人在解放卡车焊装线的应用[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我市首条焊接机器人生产线[N];雅安日报;2009年
2 杜伟伟;国内投入使用首条船舶焊接机器人生产线[N];中国船舶报;2008年
3 记者 汪永安;科学岛研发五自由度焊接机器人[N];安徽日报;2013年
4 广言;大宇成功研发LNG船用焊接机器人[N];中国船舶报;2008年
5 周鲁;新研股份启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
6 曹勇邋周铮;“昆山Ⅰ号”正在申报8项专利[N];新华日报;2007年
7 记者 周鲁;拟启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 新研股份抢滩玉米收获机市场[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于洋;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高难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9 杜伟伟;江苏科大开展焊接机器人装备攻关[N];中国船舶报;2008年
10 金恭;“鸟巢”工程机器人显身手[N];建筑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艳辉;小型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及优化[D];南昌大学;2015年
2 杜宏旺;接管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洪波;电弧传感移动式焊接机器人的数学建模及仿真[D];湘潭大学;2005年
4 毛志伟;旋转电弧传感移动焊接机器人机构设计与仿真[D];南昌大学;2007年
5 罗雨;海底管道铺设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任福深;基于PC+DSP模式的管道插接专用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李鹤喜;基于视觉反馈的焊接机器人自主示教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梁志敏;遥控焊接机器人任务空间的三维重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光;重载焊接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2 郑佳奕;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仿真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吕明真;《焊接机器人》翻译实践报告[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郑超超;一种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仿真系统设计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西洋;播种机机架焊接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高正祥;基于双目视觉的立体曲面焊接机器人测控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陈柳艺;汽车消排产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实现[D];广西大学;2015年
8 戴U_辉;桥式双梁起重机主梁移动焊接机器人机构设计及仿真[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建伟;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何秀全;基于参考轮的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4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41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