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发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物流 高职物流 出处:《中国商论》2016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需求分析出发,阐述了产业集群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对高职物流办学的新要求,进而剖析了影响物流产业集群企业和高职物流办学协调发展的利益问题,从双方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两个方面予以充分说明,最后提出了完善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中利益机制的一些建议。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dem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cluste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environment. Then it analyzes the interests which affec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enterpri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rest demand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to be fully explain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benefit mechanism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education and regional logistics.
【作者单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贸易金融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研究》(c-b/2013/03/001)
【分类号】:F250-4;G712
【正文快照】: 1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需求分析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大量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流入流出产业集群区域,必然对区域内的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对专业物流的需求增加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恒江,陈继祥;国外产业集群统计及我国的发展对策[J];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2 张炜;廖婴露;;论产业集群内的中介组织[J];求索;2005年11期
3 郭峰;;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苑全驰;;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集群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06年02期
5 李勤;;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胡小娟;张兴华;;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姚芳;;论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J];理论月刊;2006年10期
8 甄翠敏;丁日佳;;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新东方;2006年09期
9 苏兆国;叶光雄;史本山;;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的作用关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赖作莲;;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华友;;产业集群演化中的文化生态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斌;李燕芳;;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述评[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胡志磊;王淼;;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袁其刚;朱启荣;张伟;刘斌;李金萍;荆荣梅;谢仕伟;;加快山东省产业集群科技知识溢出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龚绍东;;“蜂巢型结构”:产业集群生成的原生形态解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原毅军;董琨;;价值链视角的临港产业集群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刘长松;;试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作用——以大唐镇袜业产业集群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张宏;;产业集群培育的路径与政府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婷;长沙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刘清敏 见习记者 马连鹏;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源泉[N];大连日报;2005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钱平凡;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邹建锋;产业集群:政府不要帮倒忙[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产业转移带动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白竞;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8个[N];承德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东文;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成玉;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7年
9 黄树青;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N];承德日报;2007年
10 贾存斗邋吴广仁;市场主角与助推器 产业集群成就核心竞争力[N];中国工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翁智刚;产业集群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赖磊;战略管理视角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荣仲;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爱杰;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会敏;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9 单双;临时性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霍苗;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明;产业集群边界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马腾云;产业集群空间网络布局与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高全顺;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世先;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5 祖旭东;沈阳市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沈松嵩;嵊州市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志强;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赵艳慧;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王树华;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峥;产业集群演变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45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