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5 22:04

  本文关键词: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国港口信息共享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港口信息共享的程度成为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建设水平对于改善港口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商品周转效率、提高物流水平、推动港口国际化转型、提升城市和港口的竞争实力,促进港口的加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对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序、长效运行的思路缺失。因此,本文以温州港口信息共享为例,对港口信息共享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寻求新的路径,对于推进共享的实施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本文将要涉及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包括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梳理了网络治理和电子治理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港口信息建设中的信息共享现状的理性审视,分析出我国港口在网络建设和数据库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共享发展不平衡,各主体业务系统协同不足,建设标准不一等管理缺陷。第三部分重点研究目前国内港口信息共享机制在不同主体、不同部门之间的限制和制约,提出了信息共享顶层设计的缺失,传统政府管理的“惯性存在”,信息共享责任主体不明确,考核机制的缺失,各主体之间利益需求导致利益冲突等多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是以温州港为例,以温州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案例设计,用以引导我国当前的港口信息共享建设。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最核心内容,对国外先进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共享推进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出对于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而后以网络治理和电子治理为视角,提出了我国港口信息共享的对策,包括建设顶层政策法律法规,完善行业规范;优化各主体职能,明确各主体责任;强化多元主体的相互合作,培育信任、协商、参与机制;建立信息共享评估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组建特殊协调机构,寻求合作主体利益均衡。第六部分为总结陈述部分,总结出全文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关键词】:港口 信息资源 信息共享 障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91.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绪论10-24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4
  • 二、文献综述14-21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1-22
  • 四、论文创新点22-24
  • 第一章 信息共享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24-30
  • 第一节 概念界定24-25
  • 一、信息与信息资源24
  • 二、信息资源共享24-25
  • 第二节 理论基础25-30
  • 一、网络治理理论25-27
  • 二、电子治理理论27-30
  • 第二章 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现状及其存在问题30-36
  • 第一节 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的发展现状30-32
  • 一、港口管理的信息化30-31
  • 二、中国电子口岸EDI系统应用日益深入31-32
  • 三、港口电子商务和物流系统发展迅速32
  • 第二节 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32-35
  • 一、软硬件基础设施薄弱32-33
  • 二、信息资源共享发展不平衡33-34
  • 三、各主体业务系统协同不足,建设标准不一34-35
  • 第三节 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存在问题的分析35-36
  • 第三章 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共享的障碍原因分析36-43
  • 第一节 信息共享顶层设计的缺失36-38
  • 一、信息资源共享立法的缺失36-37
  • 二、信息共享组织保障的缺失37
  • 三、信息共享统筹规划的缺失37-38
  • 第二节 传统政府管理的“惯性存在”38-40
  • 一、政府部门权利单一向度38-39
  • 二、政府内部“碎片化”制度结构39
  • 三、信息供给制度单一39-40
  • 第三节 信息共享责任主体不明确,考核机制的缺失40-41
  • 一、信息共享责任主体不明确40
  • 二、信息共享工作激励机制与领导岗位激励机制的不一致40
  • 三、个人信息共享考核机制的缺失40-41
  • 第四节 各主体之间利益需求导致利益冲突41-43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信息权利之间的冲突41-42
  • 二、公共利益的需求与部门信息权利之间的冲突42
  • 三、信息共享成本、风险因素与部门经济因素之间的冲突42-43
  • 第四章 温州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的案例分析43-53
  • 第一节 港口信息共享案例设计43-45
  • 一、案例选择43-44
  • 二、数据收集44
  • 三、数据分析44-45
  • 第二节 港口信息共享案例描述45-50
  • 一、“温州港物流信息平台”项目背景45
  • 二、温州港信息共享现状45-46
  • 三、温州港信息共享问题46-50
  • 第三节 港口信息共享案例分析50-51
  • 一、缺乏协调机制50
  • 二、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50
  • 三、缺乏对信息化资源的增值开发50-51
  • 四、温州港与全国港口的共同性51
  • 第四节 港口信息共享案例总结51-53
  • 第五章 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对策研究53-67
  • 第一节 港口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共享的国际经验及借鉴53-57
  • 一、以标准化促效率——新加坡港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53-54
  • 二、EDI技术的全应用、第三部门的协调——荷兰鹿特丹港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54-55
  • 三、国家、地区级平台互通——美国港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55-56
  • 四、各国港口信息共享经验的启示及借鉴56-57
  • 第二节 建设顶层政策法律法规,完善行业规范及标准57-59
  • 一、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规章制度57-58
  • 二、完善行业规范58
  • 三、建立信息标准体系58-59
  • 第三节 优化各主体职能,明确各主体责任59-60
  • 一、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责59
  • 二、明确各主体职能,优化各主体职能59-60
  • 三、分配各主体责任,加强对责任回应60
  • 第四节 强化多元主体的相互合作,培育信任、协商、参与机制60-63
  • 一、建立多元主体的信任机制61
  • 二、建立多元主体的协商机制61-62
  • 三、建立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62-63
  • 第五节 建立信息共享评估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63-65
  • 一、将信息共享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贡献程度与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63
  • 二、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63-64
  • 三、建立信息共享评估体系64-65
  • 第六节 组建特殊机构协调各主体利益,寻求合作主体的利益均衡65-67
  • 一、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协调机构65-66
  • 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66
  • 三、建立利益协调机制66-67
  • 结束语67-68
  • 一、本文总结67
  • 二、研究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4
  • 后记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明福,邵正文;港口体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港口;2002年06期

2 赵相英;地方港口协会需要进行三个转变[J];中国港口;2002年09期

3 王伟;港口码头重复建设的博弈分析[J];水运管理;2004年03期

4 李川;港口兴 福建兴[J];中国港口;2005年10期

5 姚文成;;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应遵循的原则[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3期

6 孙德红;;浅议港口的联合与合并[J];中国港口;2006年03期

7 孙德红;;浅议港口的联合与合并[J];水路运输文摘;2006年08期

8 李轩;;河北整合三大港口资源[J];港口经济;2007年02期

9 刘长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港口发展[J];水运管理;2008年08期

10 杨书臣;;日本港口经济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港口经济;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论港口战略联盟的建立[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萍;杨勇;;港口经济系统演化及其机制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冯济明;;应重视长三角港口群中江、浙两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佰凤;韦海瑜;;充分发挥中小港口作用促进防城港市商贸物流大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海斌;;强化法治意识 振兴瑞安港口经济[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7 周友丰;屠红珍;;明确港口发展方向推动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8 张yN;;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红 茅伯科;港口为什么要彻底下放地方[N];中国交通报;2001年

2 记者 李枝宏;我市港口工业游渐成气候[N];大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红梅;省政府港口重组整合调研组来威调研[N];威海日报;2008年

4 驻鲁记者 殷玉香 通讯员 王迎军;《山东省港口条例》4月1日正式施行[N];中国水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许辉;整合港口资源:政府协调 企业主导[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记者 胡细莺;加快推动珠海港口经济科学发展[N];珠海特区报;2011年

7 罗强;港口须居安思危[N];中国水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杜迈驰;尽快深化港口体制改革[N];中国交通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胡士祥;港口资源该怎样整合[N];中国交通报;2003年

10 吴冰、周睿、贾刚为;港口资源整合需要环境支持[N];中国交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遵峰;转型期港口资源优化配置与管控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吉阿兵;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红杰;集装箱船回环式连续装卸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朱娜;我国港口上市公司经营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勾岩;考虑船舶等待时间均衡的泊位岸桥联合分配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邵欢;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童晨涛;港口调度现代信息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尤德义;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关世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邢帅;天津港的区域经济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鞠宏志;辽宁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张新洁;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港口资源整合效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51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