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7:03

  本文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沿边地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先行启动,加强与毗邻国家地方政府的务实合作,以“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民心相通、货币流通”开展面向周边国家市场的产业和服务贸易合作。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先导领域更是重点领域。新疆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西北毗邻,具备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国家关于《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的发布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这一中哈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先行启动,对于推动中哈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发展平台。以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载体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对外开放的格局,使伊犁成为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先导示范区,加速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为我国推动沿边开放做出有益尝试。本论文以国内外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现状及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通过阐述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战略意义,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的市场潜力进行预测,分析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等来论证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障碍因素。其次,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和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大胆设想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雏形,大力发展合作中心的商贸旅游服务,着力将合作中心打造成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重要集散地;第二步,构建若干跨国旅游线路,扩大旅游合作内容;第三步,合作区发展成熟以后,尝试逐步将将无障碍旅游的范围扩展至伊犁州(新疆)和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斯坦)。本文同时也提出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和机制构建,即:签署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框架协议、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组织协调机制、设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基金、形成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安全保障机制、搭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监控反馈机制和共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人才培训机制等。在中哈跨境合作区的发展思路上,分别从营造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旅游便利化环境、开发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拓展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市场一体化营销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发展对策,以期为未来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跨境旅游合作区 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潜力 新疆 哈萨克斯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7
  • 一、跨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概念界定12-13
  • 二、国内外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13-14
  • 三、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14-16
  • 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运营及产业发展研究16
  • 五、文献评述16-17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一、研究思路17-18
  • 二、研究方法18-19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19-20
  • 一、创新之处19
  • 二、不足之处19-20
  • 第二章 构建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20-27
  • 第一节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相关理论20-22
  •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21
  • 二、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21
  • 三、跨界治理理论21-22
  • 第二节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效应分析22-24
  • 一、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市场扩大效应22-23
  • 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规模经济效应23
  • 三、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交易成本节约效应23-24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现状分析24-27
  • 第三章 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27-50
  • 第一节 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战略意义28-32
  • 一、加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28
  • 二、释放中哈经贸合作潜力28-29
  • 三、加速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29-30
  • 四、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提供范例30
  • 五、提升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竞争力30-32
  • 第二节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市场潜力预测32-40
  • 一、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简介32-34
  • 二、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过程34-39
  • 三、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结论39-40
  • 第三节 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40-46
  • 一、跨境旅游资源丰富40-41
  • 二、地缘区位优势明显41
  • 三、中哈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基础较好41-43
  • 四、旅游合作的制度基础良好43-44
  • 五、民族文化相近人民友好44
  • 六、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雏形具备44-46
  • 第四节 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主要障碍46-50
  • 一、旅游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掣肘46-48
  • 二、旅游便利化建设急需提升48
  • 三、国际旅游企业引领作用缺失48-49
  • 四、安全隐患和语言沟通障碍削弱游客积极性49-50
  • 第四章 跨境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50-56
  • 第一节 欧盟旅游一体化的成功经验50-53
  • 一、欧盟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进程50-51
  • 二、欧盟旅游业一体化的成功经验51-53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53-56
  • 一、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概述53
  • 二、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53-56
  • 第五章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思路56-61
  • 第一节 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56-57
  • 第二节 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合作机制57-61
  • 一、签署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框架协议57-58
  •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组织协调机制58
  • 三、设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基金58-59
  • 四、形成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安全保障机制59
  • 五、搭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监控反馈机制59-60
  • 六、共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人才培训机制60-61
  • 第六章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对策61-65
  • 第一节 营造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旅游便利化环境61-62
  • 一、完善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61
  •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智慧旅游信息网络61-62
  • 三、形成便捷的跨文化旅游沟通体系62
  • 第二节 开发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特色旅游产品62-63
  • 一、创新开发特色旅游线路62-63
  • 二、设计开发国际化与特色兼顾的旅游周边产品63
  • 第三节 拓展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市场一体化营销63-65
  • 一、整合中哈旅游资源开跨境旅游市场63
  • 二、加强联合宣传推广打造跨境旅游合作区整体品牌63-64
  • 三、推进中哈旅游企业合作组建跨国旅游企业集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作者简历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6年02期

2 罗明东;;为旅游研究创建新的平台——《旅游研究》创刊始末[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3 ;《旅游科学》改版启事[J];旅游科学;2010年01期

4 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J];旅游论坛;2011年01期

5 马丽丽;;试论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9期

6 王少华;;郑州古都旅游形象调查与研究[J];河南农业;2012年02期

7 韦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7期

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9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10 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J];旅游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九位;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5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