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基于洗涤精馏的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开发

发布时间:2020-05-24 04:01
【摘要】:针对山东潍坊某焦化厂荒煤气净化工艺,研究开发了用于荒煤气净化和余热回收的新型洗涤精馏技术,采用Aspen Plus对洗涤精馏塔以及煤气净化工艺流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能产生高压蒸汽的热量回收系统,采用Energy Analyzer进行了换热网络集成。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荒煤气余热回收不充分现象及余热回收设备易被炭粉等颗粒堵塞问题,结合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除尘措施,提出了基于洗涤精馏的荒煤气余热回收工艺,达到既能充分回收荒煤气余热又能避免设备堵塞目的。(2)采用模拟加实验的方法获得煤焦油虚拟组分的切割曲线:通过实沸点蒸馏方法对潍坊某焦化厂提供的高温煤焦油进行了实沸点蒸馏实验,将实验数据导入Aspen Plus拟合出煤焦油虚拟组分的切割曲线,馏程为76.9℃~1086.5℃。(3)基于BK-10模型对577℃,15000Nm~3/h荒煤气降温至90℃的工况进行模拟,采用灵敏度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塔板数对洗涤精馏塔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同时产出三种不同品质蒸汽的产量并计算对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当塔板数为9块时,塔顶煤气中焦油含量最低,为27.20g/m~3;对洗涤精馏塔进行热集成,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优化回收系统,当同时产4kgf/m~2蒸汽637.5kg/h、10kgf/m~2蒸汽727.1kg/h和20kgf/m~2蒸汽821.6kg/h时的经济效益最大,年经济效益为191万元/a。(4)模拟了粗煤气的脱萘和脱苯过程的工艺流程,荒煤气进料量9049kg/h,温度90℃,采用灵敏度分析法探讨了塔板数和洗油量的变化对脱萘和脱苯效果的影响。脱萘塔和脱苯塔理论板数变化范围均为5~15块,洗油进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800~3500kg/h和22734~25576kg/h,经过优化,当脱萘塔和脱苯塔理论板数均为10块,萘洗油进料量为2200kg/h,苯洗油进料量为22734kg/h时的分离效果最佳。脱萘后的煤气萘含量为0.58g/m~3,低于煤气脱萘标准0.7816g/m~3,脱苯后的煤气苯含量1.31g/m~3,低于煤气脱苯标准2g/m~3。(5)将优化后的洗涤精馏工艺流程和优化后的脱萘、脱苯工艺流程进行耦合,并对整体工艺流程的换热网络做进一步优化,优化后可同时产4kgf/m~2蒸汽637.5kg/h、10kgf/m~2蒸汽729.5kg/h和20kgf/m~2蒸汽1203.5kg/h。基于洗涤精馏的荒煤气余热回收工艺还可用于煤制油、煤气化等新型煤化工的净化和余热回收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546.5;X7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君;陈建玉;张洪建;范飞;李鹏飞;石志强;肖剑;;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模拟及其换热网络优化[J];化学工程;2018年01期

2 庞利敏;包江滔;;催化裂化分馏和吸收稳定全流程模拟与优化[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6年05期

3 张胜中;高景山;袁甲;郭土;张英;;集成强化传热的换热网络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J];现代化工;2015年10期

4 孙宝东;线葵娟;李明珠;;炼焦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J];冶金能源;2015年05期

5 薄守石;;Aspen Energy Analyzer在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5年14期

6 杨东伟;郁鸿凌;惠建明;耿秋红;李瑞阳;;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的传热实验研究[J];煤炭转化;2015年02期

7 崔耀鹏;;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J];天津冶金;2014年06期

8 张建;;焦炉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J];冶金能源;2014年06期

9 刘庆达;丁震;李昌胤;刘云;;焦炉烟道气余热回收工艺分析[J];燃料与化工;2014年05期

10 郑志刚;刘应春;潘澍宇;;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的换热网络优化[J];现代化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建江;杨懿;谢国威;;焦炉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郑文华;;焦化厂余热回收利用技术[A];2013年干熄焦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孙思伟;郑文华;;“十二五”我国焦化工业的发展[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文华;;焦化厂余热回收利用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东芳;三塔变压精馏分离甲醇—乙腈—苯的过程综合与热集成[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国强;荒煤气性质研究与余热综合利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世生;苯系有机硅单体分离塔系与换热网络的模拟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4 佘晓英;煤焦油分离过程工艺模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8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678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