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家用汽车逆向物流优化策略——基于南京市居民家用汽车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9 20:15
   当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和社会存量持续快速增长,而报废汽车的产生也逐渐进入高峰期。然而,目前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运作效率较低,尤其是正规渠道回收的报废汽车比例仅为30%,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文中首先以南京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了南京市居民家用汽车社会存量状况,以及汽车使用寿命的分布、报废途径和偏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废旧汽车回收的现状,提出了家用汽车逆向物流优化策略,最终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政策和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部分图文】:

汽车,使用寿命,南京市,居民


如果以10年作为南京市居民家用汽车的报废平均年限,则可粗略估算未来第5~10年间南京市居民将报废约231万辆汽车,这一数量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回收数量的2倍,由此可见对这些报废汽车进行有效正规回收将非常重要。3.2 家用汽车报废途径及影响因素

汽车社会,存量,二手车


根据调查结果,家用汽车的社会存量中仅有7%为二手车,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南京市居民对于二手车的购买热情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手车市场的流转不透明、交易非标准化等因素导致的对二手车交易的不信赖问题。在汽车动力类型方面,尽管目前大多数家庭仍然使用燃油汽车,但新能源汽车已占据约10%的比例。考虑到我国政府在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举措,这一比例表明这些举措在刺激汽车消费者将购车选项移向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汽车,类型,使用时间


在汽车动力类型方面,尽管目前大多数家庭仍然使用燃油汽车,但新能源汽车已占据约10%的比例。考虑到我国政府在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举措,这一比例表明这些举措在刺激汽车消费者将购车选项移向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汽车存量的已使用时间可视为在用汽车的“年龄”。从调查结果来看,最短使用时间为一年以内,最长使用时间为16年,平均使用时间为4.3年。可见,南京市居民的家用汽车相对“年龄”较小,75%的在用汽车为近五年所购置。这也印证了近些年居民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的增强,以及国家出台的有利于汽车购置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卢丹;颜先华;;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分析[J];河北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2 梁碧云;梁月梅;陈友健;;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8期

3 赵丽莉;;汽车的绿色逆向物流分析[J];资源再生;2007年02期

4 董贵颖;胡坚堃;黄有方;;废旧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优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5 胡贵彦;张珍;;汽车逆向物流流程规划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06期

6 赵丽莉;;用“绿色物流”理念解析“汽车逆向物流”[J];汽车工业研究;2007年05期

7 张雅蕊;刘学林;马俊;;模糊环境下报废汽车多目标逆向物流网络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5年12期

8 贾小龙;付锐;王雷;;闭环供应链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J];科技导报;2009年12期

9 孙浩;黄轲;;废旧汽车逆向物流产业组织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08期

10 梅旭;桂康;;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J];时代汽车;201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应;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娜;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网络优化与绩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李强;废旧汽车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与网络构建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3 吴小虎;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程长;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李晓玲;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钰雷;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满江;基于绿色度的汽车逆向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陈磊;循环经济下的逆向物流指数构建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敏;K汽车零部件公司建构逆向物流网络的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10 鄢融;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江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1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861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