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熏蒸控制采后马铃薯绿变技术优化
本文关键词:乙醇熏蒸控制采后马铃薯绿变技术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后马铃薯在物流销售过程中见光易发生绿变,并伴随有毒物质龙葵素的产生,这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也常给商家带来损失。本论文在实验室过去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筛选确定了乙醇熏蒸抑制马铃薯绿变的适宜条件,进一步探讨了结合N_2处理提高绿变控制效果、降低腐烂的可行性,并模拟商品货架条件(温度20 ℃,光照强度150-200lux,光照时间12h/d)对试验结果进行确认,结果表明:1.乙醇熏蒸控制马铃薯采后见光绿变的适宜条件为:浓度600μL/L,熏蒸温度20℃,熏蒸时长24h。熏蒸浓度较小,控制绿变效果不理想,浓度过大易引起马铃薯损伤。600μL/L乙醇熏蒸24h控制绿变的效果显著好于熏蒸12h;在10 ℃下,600μL/L乙醇熏蒸24h控制绿变的效果与20 ℃下熏蒸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2.乙醇结合N_2处理提高了绿变控制效果,并降低了马铃薯的腐烂。不同浓度的乙醇(200μL/L、400μL/L、600μL/L)结合N_2处理中,600μL/L乙醇结合N_2处理控制马铃薯绿变的效果最好。20 ℃,400 lux,24h/d光照条件下,与见光对照相比,600μL/L乙醇结合N_2处理可有效抑制马铃薯表皮叶绿素的生成,延缓绿变6~7天,而600μL/L乙醇熏蒸单一处理仅延缓绿变2天。两个处理马铃薯平均腐烂等级在0.1左右,腐烂程度极小。单纯N_2处理几乎与见光对照CKL同时发生绿变。此外,600μL/L乙醇结合N_2处理显著抑制了马铃薯表皮及块茎中龙葵素的生成,而单纯N_2处理并没有抑制龙葵素的生成,因此是乙醇而非氮气抑制了龙葵素的合成。3.商品货架条件下(温度20 ℃,光照强度150~200 lux,光照时间12h/d),与见光对照相比,600μL/L乙醇结合N_2处理延缓绿变9~10天,单纯600μL/L乙醇处理延缓绿变4~5天,单纯N_2处理几乎与CKL同时发生绿变。因此乙醇结合氮气处理控制马铃薯绿变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马铃薯 采后 见光 绿变 龙葵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255.3
【目录】:
- 符号说明4-8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前言11-17
- 1.1 马铃薯采后绿变及研究的重要性11
- 1.2 马铃薯采后见光绿变问题研究进展11-14
- 1.2.1 马铃薯采后绿变影响因素11-12
- 1.2.2 马铃薯表皮绿变控制技术研究进展12-14
- 1.3 采后马铃薯龙葵素生成及控制研究进展14-15
- 1.3.1 龙葵素的生成途径14
- 1.3.2 龙葵素的特性及致毒机理14
- 1.3.3 影响马铃薯中龙葵素生成的因素14-15
- 1.3.4 龙葵素在马铃薯中的分布15
- 1.4 马铃薯绿变与龙葵素生成的关系15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15-17
-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5-16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16-17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17-25
- 2.1 试验材料17
- 2.2 试验设备17-18
- 2.3 试验试剂18
- 2.4 试验处理18-20
- 2.4.1 单纯乙醇熏蒸处理18-19
- 2.4.2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19-20
- 2.4.3 货架条件下验证性试验20
- 2.5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20-25
- 2.5.1 马铃薯表皮平均绿变等级统计20
- 2.5.2 马铃薯平均腐烂等级统计20-21
- 2.5.3 马铃薯表皮a* 的测定21
- 2.5.4 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的测定21
- 2.5.5 马铃薯表皮及整个块茎中龙葵素含量的测定21-22
- 2.5.6 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乙醇乙醛含量的测定22-23
- 2.5.7 处理后马铃薯口感的评定23
- 2.5.8 马铃薯中V_c含量的测定23-25
- 2.6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统计25
- 3 结果与分析25-46
- 3.1 单纯乙醇熏蒸处理对马铃薯绿变的影响25-32
- 3.1.1 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对马铃薯绿变等级的影响26
- 3.1.2 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对马铃薯腐烂等级的影响26-27
- 3.1.3 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对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7-28
- 3.1.4 乙醇熏蒸温度对马铃薯绿变等级的影响28-29
- 3.1.5 乙醇熏蒸温度对马铃薯腐烂等级的影响29
- 3.1.6 乙醇熏蒸温度对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9-30
- 3.1.7 乙醇熏蒸时间对马铃薯表皮绿变等级的影响30-31
- 3.1.8 乙醇熏蒸时间对马铃薯腐烂等级的影响31
- 3.1.9 乙醇熏蒸时间对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1-32
- 3.2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绿变的影响32-44
- 3.2.1 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表皮绿变等级的影响32-33
- 3.2.2 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腐烂的影响33-34
- 3.2.3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绿变外观及品质的影响34-35
- 3.2.4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平均绿变等级的影响35-36
- 3.2.5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腐烂等级的影响36
- 3.2.6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综合外观品质的影响36-37
- 3.2.7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表皮a* 值的影响37
- 3.2.8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7-38
- 3.2.9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表皮龙葵素含量的影响38-42
- 3.2.10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后马铃薯中残存乙醇乙醛的含量42-43
- 3.2.11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爆炒后马铃薯口感的影响43-44
- 3.2.12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V_c含量的影响44
- 3.3 超市货架条件下,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外观品质的影响44-46
- 3.3.1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控制马铃薯绿变的效果44-45
- 3.3.2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表皮a* 值的影响45-46
- 4 讨论46-48
- 4.1 采后马铃薯表皮绿变的影响因素46
- 4.2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抑制马铃薯表皮叶绿素合成的可能原因46-47
- 4.3 乙醇熏蒸结合N_2处理对马铃薯龙葵素合成的抑制47-48
- 5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丽;王德勇;;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粮食;2006年01期
2 ;201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5月底在贵阳市举行[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05期
3 舍楞;郏金梅;王春;;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2年04期
4 ;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重庆开幕[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3年07期
5 韩黎明;原霁虹;;基于区域视角的马铃薯产业文化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3年09期
6 施建忠;马铃薯推广大赛再次登陆中国[J];中国食品;2002年07期
7 杨宏伟,冯雪飞,刘期成;整合资源优势 加大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山西马铃薯产业[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10期
8 王薇;;让马铃薯食品为美好生活造福[J];农产品加工;2008年06期
9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课题组;;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J];甘肃金融;2009年03期
10 王薇;;坚定信心 共同促进马铃薯产业和谐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延安;;关于做大做强陕北马铃薯产业的几点建议[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2 蒲育林;康竹君;赵荣;;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分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3 李荫藩;梁秀芝;王春珍;陈云;王玉春;岳新丽;帅媛媛;;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4 刘绍文;;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做大做强的优势[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5 杨映明;;大力发展云南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做强马铃薯产业 使农民、企业双增效[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秦海峰;;加强马铃薯采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马铃薯产业化进程[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蒲育林;王蒂;韩舜愈;;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A];2005年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伍克俊;;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2005年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成来;;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明;中国马铃薯产业化之路[N];光明日报;2000年
2 刘国信;植物之王———马铃薯[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庄俊康 刘霞 蔡伦;安定打响百万吨马铃薯转化战[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4 丁乡;我国马铃薯出口形势看好[N];山东科技报;2004年
5 记者 张锐;中国(昆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闭幕[N];云南日报;2004年
6 本版编辑 王永华 李秀萍;小小马铃薯有望做成大产业[N];兵团日报(汉);2006年
7 谭飞 刘军;马铃薯指导价:政府在越位还是补位?[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崇宁 阿克鸠射;凉山马铃薯 全省一流[N];凉山日报(汉);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友明 实习生 李恩志;又好又快发展马铃薯产业[N];凉山日报(汉);2007年
10 郭建虎;安定区政协提案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N];民主协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玉梅;马铃薯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笑宇;马铃薯抗黑痣病鉴定技术及其抗病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汪成龙;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马铃薯分级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马铃薯捡拾机关键设计参数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阳;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郭祥想;马铃薯全粉对干脆面品质影响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4 黄思宇;华南地区马铃薯典型种植区面积和生长进度遥感监测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5 时永;马铃薯捡拾机设计及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兰宁宁;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7 金瑞;基于高光谱图像和光谱信息融合的马铃薯品质检测方法[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郑钊光;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张辉;马铃薯复配米配方及工艺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10 张海原;兴业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乙醇熏蒸控制采后马铃薯绿变技术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0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