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基于熵理论的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1:14
  近年来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的主要动力,物流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全国各地欣起一股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然而物流园区的发展给区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不容小视。如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园区内企业之间协同性差、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排放超标以及重复建设等,这些不足导致物流园区经济效率低下、资源无法共享。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新型的物流网络节点——生态型物流园的产生就具备了必要条件,这既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本文基于这样的理念,借鉴熵理论、生态学理论、工业生态学、物流园区等多种理论知识的思想,对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判别研究。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介绍研究意义、界定研究问题、阐明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阐述,并指出现有物流园区生态研究存在的研究空间。其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影响因素指标研究综述
        1.2.3 熵与生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物流园区生态演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2.1 熵理论
    2.2 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2.2.1 物流园区的内涵
        2.2.2 物流园区的功能
        2.2.3 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 生态学理论
        2.3.1 工业生态学
        2.3.2 生态工业园
第3章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机理分析
    3.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及特征
        3.1.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
        3.1.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构成
        3.1.3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3.2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律
    3.3 物流园区生态化系统形成机理
        3.3.1 开放性和非平衡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3.3.2 非线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3.3.3 随机涨落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外在动力机制
    3.4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的熵流分析
        3.4.1 物流园区生态熵的内涵
        3.4.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熵流分析
第4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建流程
        4.1.1 设计原则
        4.1.2 构建流程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初设
        4.2.2 问卷调查
        4.2.3 指标筛选
    4.3 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4.3.1 指标的确定
        4.3.2 指标的说明
    4.4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4.4.1 确定指标客观权重的方法
        4.4.2 指标客观相对权重的确定
第5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方向判别应用实例
    5.1 H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
    5.2 H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模型与过程
        5.2.1 判别模型
        5.2.2 判别过程
    5.3 判别结果分析
    5.4 管理建议
结论
    1.研究结论
    2.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 B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C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权重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J]. 王丽杰,王雪平.  理论探讨. 2013(05)
[2]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研究[J]. 吴文征,鞠颂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3]区域物流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方向辨别——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周凌云,穆东,喻小贤.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4]基于最小碳排放的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研究[J]. 吕品.  物流技术. 2013(07)
[5]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制药企业物流中心选址[J]. 韩伟伟.  中国市场. 2013(10)
[6]青海省绿色物流现状与对策分析[J]. 李燕.  中国商贸. 2013(06)
[7]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极大熵目标分群算法[J]. 李赟,老松杨,刘钢,王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2(12)
[8]“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 郭毓东,刘珊,李咏兰.  商业经济. 2012(20)
[9]两种群随机动力系统的信息熵和动力学研究[J]. 谢文贤,蔡力,岳晓乐,雷佑铭,徐伟.  物理学报. 2012(17)
[10]基于DEA的青海物流园区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 杨莹,车阿大.  青海社会科学. 2012(04)

硕士论文
[1]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D]. 卢建锋.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6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676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