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10-01 07:24

摘 要:本文论述了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提出构建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 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进行规范化处理加以存储,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并具体提出其在图书馆的采编部门、流通部门的应用。

关键词:图书物流; 信息系统; 图书馆管理
 
物流技术作为先进的制造技术, 已在北美、欧洲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 物流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 其中物流信息系统对此行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物流中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映,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1 构建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 1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现代物流管理的最终任务可以概括为以最少的成本,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条件下, 将正确的商品送到正确的顾客手中。而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 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 以最高的工作效率, 最少的工作成本, 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物流技术是在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社会需求文件信息和出版文件信息, 形成出版能力计划、印刷计划、运输计划、仓储计划、物流能力计划, 并进行成本核算。要使这样一个纵深庞杂、涉及面广的物流体系快速、高效和经济地运行, 是信息这一 润滑剂 的作用。图书物流信息网络增加了图书和出版的信息联系, 以一种快捷方式提供信息及所需的服务。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图书物流信息化最终不仅仅影响物流环节, 而且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 牵一而动全身。图书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信息流动的加快、信息流动的及时准确, 而信息的迅速流动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工作流程的平衡。正是由于图书物流信息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图书物流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 2 构建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就是对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也就是将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 从无序到有序, 从印刷、传播到利用的过程。同时对涉及物流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管理,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构建图书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点:
1 2 1 完整性原则
物流的不同层次通过信息流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物流系统中, 存在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分析的信息系统。
1 2 2 可靠性原则
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是可靠运行的, 实际就是要求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系统的准确性依赖于物流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物流信息必须精确地、及时地反映出版业当前的状况和定期活动, 以衡量图书和分销。
1 2 3 经济性原则
企业是趋利性组织, 追逐经济利益是其活动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系统的投入中也要做到最小投入、最大效益。一个完善的图书物流信息系统要有以下层次: 数据层, 将收集、加工的图书物流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加以存储; 业务层, 对合同、票据、报表等业务表现方式进行日常处理; 运用层, 包括仓库作业计划、最优路线选择、控制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运行信息检测图书物流系统的状况; 计划层, 建立各种图书物流系统分析模型, 辅助高管人员指定图书物流战略计划。系统界面要求提供的图书物流信息要有正确的结构和顺序, 能有效地向决策者提供所有相关的信息, 避免管理者通过复杂操作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系统投入运行后, 还必须保持较低的运行维护费用,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费用。
1 3 最先进的技术在图书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目前已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数据 ( EDI) 、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传送系统、互联网等。电子数据交换 ( EDI)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 将标准的物流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 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出版业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中可直接获得的效益有: 提高出版业内部印刷率; 改善渠道关系; 提高出版业的竞争力; 降低作业成本。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和大量应用, 加之建立局域网 ( LAN) 和广域网 ( RAN) , 借助服务器和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一体化和共享, 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办公室、仓库, 甚至在路上实现信息的交换, 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物流运作决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是一个有助于物流管理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利用专用软件; 物流业可以选择承运人、国际营销和图书分销、存货管理以及在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应用, 使图书物流决策更加迅速、科学。
互联网技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领域, 它使个人电脑实现了最大的功效, 由原来互不相关, 单个作业的电脑变成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系统, 并广泛地应用到了其他终端, 如手机、电视等, 使信息的传送完全地破除了时空的障碍。物流过程的时空运动, 管理者每时每刻都能对其进行掌握, 包括实体移动的位置和各种各样的信息。出版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的不确定性, 相应地提高了图书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1 4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需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 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现信息共享。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担负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中转功能, 各个承担数据采集的子系统按一定规则将公用数据发送给信息平台, 由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加以存储, 根据需求规划或者各物流信息系统的请求, 采用规范格式将数据发送出去。通过物流信息平台, 可以加强物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形成并优化供应链, 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起到调整, 调配社会物流资源, 优化社会供应链、理顺经济链的重要作用, 不但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 还有利于实现与电子商务BtoB 或 BtoC 系统的对接。任何一种交易, 都是以物的转移或服务的提供为最终目的,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模式, 当然也不例外。随着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深入, 如何为其配置电子化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关键问题, 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佳方案。

2 图书物流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

2 1 在图书馆流通部门中的应用

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经营法则, 叫 帕累托原则
( Pareto principle) , 或称 80/ 20 法则 ( 80/ 20Rule) , 也叫做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法则 这个法则显示, 80% 的产出, 来自于 20% 的投入; 80% 的结果, 归结于 20% 的起因; 图书馆 80% 的流通量, 由图书馆 20% 的馆藏来满足。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满足读者多样性的文献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大力提倡资源共享。而传统的图书馆的馆际互借, 需要读者亲自到馆借还, 很不方便。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或数量较大的馆际互借, 更是无法在质量和时间上满足读者的需要。而我们高校图书馆在合并以后, 采取的是分校区分馆制, 由于没有采用图书物流信息管理, 无法实现通借通还, 不仅给广大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而且也无从实现高校合并所带来的效益。因此采用物流管理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不仅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虚拟馆藏, 而且还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读者群, 缩短图书馆与用户间的时空距离。这样, 我们不仅可以服务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和本国用户, 而且也可以服务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用户。从而使图书馆真正地实现 大图书馆、 大信息观、大读者观 的服务理念。

2 2 在图书馆采访部门中的应用

图书市场的发达, 出版物的剧增, 知识更新周期的加快, 读者知识需求和阅读需求的不断复杂化, 以及与此同时文献采购经费的下降使采访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传统采购工作, 主要渠道是通过当地的新华书店或者采购人员亲自到某地的书市去进行采购, 相对比较快的方式就是采购人员发书面订单来订购图书, 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使采购人员充分了解图书的内容及其各方面的特征, 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 采购跟不上读者的要求, 落后于科技发展步伐, 从而影响了采购的质量。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出现正改变着商业模式, 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文献资源采购方法。通过图书物流信息网络可以了解全球的出版信息, 扩大了图书选购的范围品种。采购人员通过主题检索或者分类检索能够查询到所要购买图书的全部信息, 便于采购人员做出比较, 从而选购满意而适用的图书。网络化采购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购人员不必亲自跑书店了解图书出版信息、察看订单、划订单、人工计算账目、跑书店送订单等, 所有这些繁琐的工作程序, 通过图书物流信息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图书物流信息网络书店的一切数据和信息都在网上传递和流动, 原来所有的费时的工作都可在一瞬间完成, 从而缩短了采购周期, 提高了效率。
图书传统的发货方式大多是通过邮寄和交通工具, 而采用图书物流信息技术可将客户所订购的文献尽快地传递到客户手中, 可以实时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查询到货是否有误。对于有形的文献, 服务传递系统可以对本地和异地的仓库在网络中进行物流调配, 并通过快递业完成文献的传递; 而电子文献, 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则立即从电子仓库中将文献直接传递到客户端。达到了传统采购无法达到的效果, 既降低了交易成本, 又缩短了交货周期。
综上所述, 将图书物流信息系统引入图书馆管理当中, 为图书馆的深入发展拓展了空间,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出版发行商到读者之间的文献运输和流动信息的分配; 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 降低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它促进了文献的共建共享, 极大地提高了读者服务水平。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将它应用于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及咨询等部门, 并将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对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发挥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 1] 侯曼玲, 杨晓华. 从物流管理探讨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 [ J] . 情报科学, 2002, ( 6) .
[ 2] 于修, 钱宝光. 现代物流技术 [ J] .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 4) .
[ 3] 骆温平.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
版社, 2002.
[ 4] 陈潇怡, 欧阳电平. 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信息系统设计 [ J]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 6) .
[5] 菊池康也. 物流管理 [ J]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 6] 丁立信. 物流系统工程 [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0.
[ 7] 宋华, 胡左浩.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 8] 石宗源. 推进连锁经营 加快现代物流流通体系建设
[ J] . 出版发行研究,      2002,  ( 1) .


本文编号:9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9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