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1 08:07
摘 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近期国家制定规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其中,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基于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的重要性,文章提出在冷链物流活动管理中,建立以RFID为检测手段,以互联网、3G通信技术为纽带,以ERP、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RFID 云计算 冷链物流 供应链管理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产品流通腐损率达到20~30%,肉类和水产品的损失率也达到12%和15%。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慢、基础差,虽然最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专业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10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5%、15%和23%,而欧美发达国家果蔬和肉禽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95%和100%。为此,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广泛推广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建立一批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为此,要大力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企业构建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GNSS、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技术,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GNSS、ERP、云计算等技术,或者是综合技术的应用。
1.条型码技术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等特点,在商品库存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可以和RFID技术共同使用。
2.RFID技术及在冷链中的应用。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如潮湿、污染、低温等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在冷链物流系统中,可以把RFID温度传感标签放到需要监控温度的物品内部检测温度,比如可以通过系统的读取装置实现每小时,甚至每分钟检测货物温度一次,并记录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3.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统称)技术。该技术包括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较,还具有通信短报文功能,能主动报告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的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全国普及应用。
4.云计算技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通常简称为“云”,是一种通过 Internet 按需交付计算资源使用付费的基础架构。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因此,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信息平台。
基于RFID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流程示意图
1.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RFID系统建立商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等信息,在开始进行冷藏或冷冻作业之后,自动记录产品的温度信息,同时把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供应链的 ERP系统,或传送到云计算系统,保存信息并监控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在运输环节,车载RFID读取器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温度传感器标签的温度信息,联同GNSS系统获得的车辆行驶信息,如车速、位置等,通过3G移动的GPRS通信接入互联网,再保存到ERP或云计算系统。
3.在储存或配送环节,应用RFID和条码技术实现对货物入库、保管、出库的管理,同时继续读取货物的温度信息。
4.在销售环节依然要对货物的温度进行监控,结合POS系统完成对商品流向进行跟踪。商品销售后可以回收RFID标签以再次使用。
5.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该货物的生产历史、过程,便于追索。如果最终消费者是企业的话,可以由企业在接收货物前,通过该系统实时跟踪货物的去向和温度变化情况。
[2] 何玉池·广州市农超对接的发展思路·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年6月.
[3] 中国冷链产业网·http://www.lenglian.org.cn·2013年1月.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产品流通腐损率达到20~30%,肉类和水产品的损失率也达到12%和15%。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
一、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冷链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特性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主要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在商品供应链中,涉及冷链物流的大致分为五类:(1)初级产品,包括水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花卉产品;(2)加工食品:包括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食品;(3)熟食:如冰淇淋和奶制品等;(4)快餐原料,如快餐成品或半成品;(5)特殊商品,如药品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慢、基础差,虽然最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专业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10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5%、15%和23%,而欧美发达国家果蔬和肉禽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95%和100%。为此,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广泛推广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建立一批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为此,要大力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企业构建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GNSS、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技术,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冷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在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中,主要应用到条型码、RFID技术、GNSS、ERP、云计算等技术,或者是综合技术的应用。
1.条型码技术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等特点,在商品库存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可以和RFID技术共同使用。
2.RFID技术及在冷链中的应用。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如潮湿、污染、低温等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在冷链物流系统中,可以把RFID温度传感标签放到需要监控温度的物品内部检测温度,比如可以通过系统的读取装置实现每小时,甚至每分钟检测货物温度一次,并记录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3.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统称)技术。该技术包括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较,还具有通信短报文功能,能主动报告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的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全国普及应用。
4.云计算技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通常简称为“云”,是一种通过 Internet 按需交付计算资源使用付费的基础架构。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因此,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信息平台。
三、基于RFID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
针对产品质量保证的需要,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则”: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其中,冷链物流温度监控尤其重要。因此,应用RFID温度传感标签管理系统进行温度监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食品加工企业、物流公司、储运企业、超市等,在冷链物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配送和销售环节,应用RFID技术对货物进行管理和监控(主要是温度监控和位置监控),利用当前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ERP系统,或云计算技术作为信息平台构建起RFID为基础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有效加强对产品在各环节中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降低因温度变化造成的产品腐损率,确保产品质量。基于RFID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流程示意图
1.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RFID系统建立商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等信息,在开始进行冷藏或冷冻作业之后,自动记录产品的温度信息,同时把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供应链的 ERP系统,或传送到云计算系统,保存信息并监控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在运输环节,车载RFID读取器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温度传感器标签的温度信息,联同GNSS系统获得的车辆行驶信息,如车速、位置等,通过3G移动的GPRS通信接入互联网,再保存到ERP或云计算系统。
3.在储存或配送环节,应用RFID和条码技术实现对货物入库、保管、出库的管理,同时继续读取货物的温度信息。
4.在销售环节依然要对货物的温度进行监控,结合POS系统完成对商品流向进行跟踪。商品销售后可以回收RFID标签以再次使用。
5.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该货物的生产历史、过程,便于追索。如果最终消费者是企业的话,可以由企业在接收货物前,通过该系统实时跟踪货物的去向和温度变化情况。
四、结语
我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进行冷链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RFID、GNS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构建信息平台的核心元素,从而构建起以RFID为检测手段,以互联网、3G通信技术为纽带,以ERP、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模式。参考文献:
[1] 李学功·现代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7月.[2] 何玉池·广州市农超对接的发展思路·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年6月.
[3] 中国冷链产业网·http://www.lenglian.org.cn·2013年1月.
本文编号:9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