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组织与战略管理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程铁信 陈 美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过 摘要: 程实证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研究假设。然后,通过 140 位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有效问卷调研,利 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
验证和修改,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结 果的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项目管理中有效进行知识转移的相关建议和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知识管理;知识转移;项目管理 关键词: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 知识取代了传统的劳 动力、 资本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Laurence Prusak 曾指出: 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 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快速获取新的知识。 目前, 项目的成功率虽然大幅提高, 项目浪费大幅减少, 但是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仍旧不容乐观, 项目失 败和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 Standish Group 公司对全美 6516 个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做过统计, 美国是项目 管理的发源地, 项目管理应该做的比较好, 但统计结果发现, 成功的项目所占比例仅为 27%, 50%的项目超 有 支, 损失高达 590 亿美元, 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信息时代一些新型项目的管理还缺乏经验, 缺乏有效的知 识管理手段。 很多专家、 学者正在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 Nonaka 根据知识创新活动的特点, 提出了著名的 “知识螺旋” (SECI 模型, ) 将知识创新活动分为社会化、 外化、 整合和内化四种模式, 这实际上就是个体知识向 [1] 组织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 。 Holsapple 和 Jones 提出了一个系统知识链的概念, 他们从组织内的知识和组织的 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出发构建了知识链, 从研究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 认为知识链管理是基于知识流在 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 实现知识的捕获、 选择、 组织和创新, 具有价值增值功能[2]。Wang 和 Tony 研究了从母公司向子公司转移知识过程,他们认为知识转移分为母公司对知识传授的过程和子公司 接受知识的过程, 在每个过程中都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 母公司传授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进行转移的意愿, 子公司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获取的意向[3]。Hitzek 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系统研究了项目间学习的知识管理 问题, 并从组织维度、 人力维度、 工具维度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4]。 在国内, 徐金发等对企业知识的转移进行研究时, 发现企业知识的发展与转移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境, 并从文化、 战略、 组织结构和过程、 环境、 技术和运营五方面构建了知识的情境维度, 分析情境与企业知识转
收稿日期: 2007-11-19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08JCZDJC24200 )。 基金项目: 程铁信,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陈美,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2010 ) 112 管理评论 Vol.22 No.12
组织与战略管理
移的互动关系, 提出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和相应的两种情景模式[5]。王开明对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过程和机 理进行了研究, 他从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 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知识转移的动力和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6]。 大 连理工大学的王众托院士, 提出了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综述了本领域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探讨了 项目管理中如何组织和管理知识, 使其在项目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在决策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7]。 丁祥海, 唐任仲对项目管理中创新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 对知识的产生、 获取、 积累和扩散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8] 进行了探讨 。针对项目管理急需大量新知识, 张雄林等在 Nonaka 的 SECI 模型基础上提出 “知识发酵” 模型, 即在参与者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由某种创意引导, 通过群体成员大量的个人思维活动, 伴随成员之间的知识 交流, 相互反复激发、 评价、 修正, 逐渐形成新的知识[9]。 目前, 对于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解并不统一。学者王开明、 万君康认为, 知识的转移包括知识的发送和知识 的接受两个基本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由两个不同的参与者 (发送者和接受者 分别完成, ) 并通过中介媒体连接 [10] 起来的 。刘芳和欧阳令南认为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知识转移过程包括初始、 实施和整合三个阶段[11]。Hed- lund 提出知识转移的三个步骤: 编码化及内化、 外延和占有、 消化及扩散[12]。Szulanski 等学者认为组织内的知 识转移不是一个动作, 而是一个过程, 据此提出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他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3] 初始阶段、 执行阶段、 蔓延阶段和整合阶段 。 从知识转移模型和知识转移过程的相关综述的研究中发现, 知识转移是当前知识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本文 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 ) 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的探讨阶段, 当前的研究大都是针 (1 国内外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 对企业组织内的知识转移, 但关于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研究还较少, 另外, 研究缺乏系统性, 定量研究不充 分, 实证研究较少。 (2 在研究知识转移的模型时, ) 虽然对于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但是并没有把这些影响因素 同特定的转移过程结合起来, 针对性不强。另外,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理论上提出各种影响因素, 并未对各类 影响因素进行验证, 也无法得出各影响因素对于特定知识转移过程的作用大小, 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 系, 因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模型的变量
1、 因变量 知识转移结果的度量方法有多种, 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主观的度量方法是让被调查者 对转移结果直接打分的方式, 在评估知识转移结果上用的比较多, Lane 和 Lubatkin 用 5 级量表让被调查 如 者打分评估企业联盟在企业学习新技能或能力方面带来了多大的帮助[14]。 客观的度量方法就是通过实际的数 [15] 据来说明转移的结果。Tsai 直接用创新和绩效作为知识转移的度量 ; Karlsen 和 Gottschalk 在 IT 项目的知识 转移影响因素研究中, 采用了项目成功的度量指标来衡量知识转移的绩效, 具体包括项目绩效、 项目结果、 系 统实施、 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四个指标[16]。 综合以往的研究, 本文衡量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绩效的指标采用了转移效果、 自身收获和团队收获这三 个指标。其中, 知识转移效果包括知识转移的效率、 转移的途径和内容等方面; 自身收获就是知识个体在处于 知识源和知识受体两个角色中自身所得的收获, 包括对项目管理的进一步理解加深、 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团 队收获是整个项目团队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达到的效果, 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的降低、 团队知识存 量的有效发挥等。本文主要采用主观度量方法即用 5 级量表让被调查者从转移效果、 自身收获和团队收获对 转移绩效直接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估。 2、 自变量 对于影响知识转移原因, 已经有一些学者做过一定探讨, 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发现了一些影响知识转移的 因素。 在国外, Cummings 和 Teng 提出研发团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 研发团队了解想要得到的知识存在 MANAGEMENT REVIEW Vol.22 No.12 (2010 113 )
组织与战略管理
于知识源的何处而转移、团队在何种程度上共享相似的知识、知识源和知识受体相互作用而转移知识的程 度、 知识源将知识转移给知识受体所经过的过程 [17]。Simonin 对联盟中知识转移因素作了实证研究, 他针对 147 家跨国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 企业的学习意愿、 学习能力、 知识模糊性 3 个因素对知识转移的顺利程度产 [18] 生影响 。 在国内, 张亮在研究中指出知识型战略联盟中知识的可获取性、 联盟伙伴的互动关系、 联盟企业的学习 [19] 能力、 联盟伙伴间的差异等因素是影响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刘芳, 欧阳令南认为跨国公司内部转移 的影响因素包括: 知识的特性、 母公司转移知识的意愿和子公司吸收知识的能力[11]。 吴勇慧认为组织内个体层 面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 知识的内隐程度, 双方的知识距离, 知识源的保护意识[20]。 庄亚明、 李金生的研究 认为企业知识联盟中, 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因素有: 知识的模糊性、 内隐性、 特殊性、 复杂性; 合作者的经 [21] 验、 自我保护、 文化差异 。徐占忱、 何明升的研究指出 表 1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 主体间的相洽性、 内容的歧义 性、 背景的模糊性、 媒介的阻滞性和人为的干扰性[22]。 陈 菲琼的研究表明知识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 是知识模糊性因素、 转移双方的经验、 合作者的保护、 [23] 文化差异和组织差异 。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 结合项目管理本身的特性, 本 文把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为: 知识特性、 知识源特性、 知识受体特性、 知识传递方式、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自变量 影响因素 自变量 内隐性 知识特性 系统性 复杂性 知识源特性 转移意愿 传授能力 学习动机 吸收能力 双方之间的差异 知识传递方式 文档方式 经验交流 友好交往 沟通态度 外部差异 内部差异 团队收获
双方之间的关系
知识受体特性
转移效果 双方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具体结构见表 1。 3、 调节变量 调节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 具有自变量的作用, 也称之为 “次自变量” 。在实验中增加这种变量, 目的是
为了了解它怎样影响或改变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知识转移的研究中, 很多变量被作为调节变量来 进行分析, 如合作时间长短、 项目规模[24]、 组织规模、 项目优先级等[25]。本文是从个体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 素进行分析, 所以不将项目规模和组织规模作为调节变量, 把知识转移的激励和团队的知识存储量作为研究 的调节变量。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根据以上变量的选取, 本文对自变量、 因变量及调节变量之间提出以下假设, 详见表 2。
表 2 假设列表 因素 相关假设 第 1 类假设: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H1a: 知识的复杂性和转移效果之间负相关 知识特性 H1b: 知识的系统性和转移效果之间正相关 H1c: 知识的系统性和团队收获之间正相关 H1d: 知识的内隐性和转移效果之间负相关 H1e: 知识的内隐性和自身收获之间负相关 第 2 类假设: 知识源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知识源 H2a: 知识源的传授能力与知识转移绩效正相关 H2b: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与知识转移绩效正相关 H2c: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与知识转移绩效正相关 知识源与转移双 第 3 类假设: 知识受体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方关系 知识受体 H3a: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与转移效果正相关 H3b: 吸收能力与团队收获正相关 H3c: 学习动机与自身收获正相关 知识传递方式与知识转移的假设 知识传递 第 4 类假设: 方式 H4a: 文档方式和转移效果之间正相关 知识受体与转移 双方差异 知识源与转移双 方差异 因素 转移激励 知识存储量 相关假设 第 7 类假设: 转移激励与转移绩效 H7: 转移激励与知识转移绩效正相关 第 8 类假设: 知识存储量与转移绩效 H8: 知识存储量和转移绩效之间正相关 第 9 类假设: 知识源与转移双方差异假设 H9a: 知识源转移意愿的增加能减少双方关系中的内部差异 H9b: 知识源较强的传授能力能减少双方之间的外部差异 H9c: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和双方之间的外部差异负相关 第 10 类假设: 知识源与转移双方关系假设 H10a: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和双方友好关系之间正相关 H10b: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和双方沟通态度之间正相关 H10c: 知识源的传授能力和双方友好关系之间正相关 第 11 类假设: 知识受体与转移双方差异的假设 H11a: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和双方之间外部差异负相关 H11b: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和双方之间内部差异负相关 H11c: 知识受体的学习动机和双方之间外部差异负相关
(2010 ) 114 管理评论 Vol.22 No.12
组织与战略管理
续表 因素 相关假设 H4b: 经验交流和自身收获正相关 知识受体与转移 第 5 类假设: 知识转移双方关系与转移绩效的假设 双方关系 转移双方友好的关系和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 知识转移 H5a: 双方关系 H5b: 转移双方友好关系和自身收获正相关 H5c: 转移双方态度和团队收获正相关 知识转移双方差异与转移绩效的假设 第 6 类假设: H6a: 双方的外部差异和转移效果负相关 知识转移 H6b: 双方的外部差异和自身收获负相关 双方差异 H6c: 双方的内部差异和转移效果负相关 H6d: 双方的内部差异和团队收获负相关 H4c: 经验交流和团队收获正相关 因素 相关假设 第 12 类假设: 知识受体与转移双方关系的假设 H12a: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和双方友好关系正相关 H12b: 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和双方态度正相关 H12c: 知识受体学习动机与双方关系正相关
综合以上假设,本文把在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以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图 1 (实证模型 M1 中。简洁起见, ) 该模型未显示从观测变量到潜变量的诸多测量模型。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前文 的理论模型和假设共同构成了一个包含独立变量、 调节变量和因变量的复杂的实证模型。
图 1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实证模型 M1
实证研究
本文以不同行业的不同项目团队作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实证调研, 所调研行业涉及到工程项目、 项目、 IT 金 融、 咨询、 科研等领域。 1、 数据的收集和问卷发放情况 在本研究的实证调研中, 以中科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和 IPMP 的 B 级认证学员为样本, 共发放 150 份问 MANAGEMENT REVIEW Vol.22 No.12 (2010 115 )
组织与战略管理
卷, 收回问卷 126 份, 其中 1 份无效问卷被弃用, 实用有效问卷 125 份; 另外通过电子邮箱发放问卷 86 份, 收 回 15 份, 实用有效问卷 15 份,, 在数据收集阶段我们共收集了有效问卷 140 份。 2、 问卷的基本分析 (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对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常用的两阶段分析流程, 首先对模型进行有效性度量, 然后对模型结果进行检验。 度量, 可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进行。 问卷的信度是考查问卷测量的可靠性, 是指测量所得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 本文采用 Cronbach 的一致 性系数 系数) (α 来分析信度, 通常 Cronbach’ α 的值为 0.7, s 被看作是项目信度检验的标准, 值大于 0.7, α 项 目被认为是具有内部一致性, 为和以往知识转移的研究保持一致, 我们保留了一些低于 0.7 的项。 效度是指实 证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变量的真实含义,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模型的构建进行效度检验, 采用方 差最大法 (varimax 进行正交旋转, ) 提出特征值大于 1 的因子作为公因子, 并用 KMO (Kaiser-Meyer-Olkin 样 ) 本测度指标来检验指标间的相关性。KMO 越接近于 1, 越适合做公共因子分析。KMO 在 0.9 以上, 非常适合; 0.8-0.9, 很适合; 0.7-0.8, 适合; 0.6-0.7, 不太适合; 0.5-0.6, 很勉强; 以下, 0.5 不适合。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度 量结果见表 3。
表 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度量结果 结构变量 变量 内隐性 知识特性 系统性 复杂性 知识源特性 知识受体特性 知识传递方式 双方之间的关系 双方之间的差异 转移意愿 传授能力 学习动机 吸收能力 文档方式 经验交流 友好关系 沟通态度 外部差异 内部差异 自身收获 转移绩效 团队收获 转移效果 0.849 0.706 0.488 0.711 0.651 0.729 0.743 0.772 0.716 0.750 0.741 0.742 0.662 0.765 Cronbach’ α s KMO 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 (% 单项 43.145 28.925 10.022 45.516 44.263 51.717 35.150 56.606 27.769 49.048 35.872 45.793 40.976 39.589 25.859 15.250 80.698 89.779 86.867 82.375 84.920 86.763 82.092 累计
根据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度量结果表可以看到, Cronbach’ α 的值都在 0.7 左右, s KMO 指标都在0.7 以上, 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很理想。 (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本论文主要采用 SPSS 15.0 作为工具分析样本的基本特征。 在所有有效样本中 (n=140 , ) 本文的项目管理团 队主要来自工程、 项目、 IT 金融、 咨询服务等, 其中工程行业的项目团队占了总体的 47.1%, 行业占26.4%, IT 因 为在这两种行业中, 最容易组成项目团队。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来看, 56.4%的个体处于 31-45 岁之间, 37.1%的个体处于 19-30 岁之间,这主要是因 为 31-45 岁年龄段的人一般工作 5-6 年左右, 他们早已熟悉了工作事务的流程, 在以后的工作中, 他们比较 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19-30 岁之间的个体由于刚刚踏入工作岗位或工作 1-2 年, 在此阶段的个体正处于学 习阶段, 熟悉工作流程的阶段。所以在这两个阶段的个体是最容易进行知识转移的。 从性别来看, 男性占 81.4% 女性占 18.6%, 男性明显要多于女性, 并且多于一半以上 (占 81.4%) 这主要 , 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 并不能说明性别对知识转移有很大影响。 从学历的分析结果来看: 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本科学历 (67.1%) 其次是本科以上学历 , (26.4%) 然后是大 ,
(2010 ) 116 管理评论 Vol.22 No.12
组织与战略管理
专及大专以下学历 (6.4%) 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还是比较 , 高的。 从职位的分析结果来看: 40.7%人是处于中层管理 人员位置, 35.7%的人处于基层管理人员的位置, 其他层 次的员工比例少一些, 这说明知识转移具有平等性, 无论 职位高低都需要进行学习。 3、 模型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调研问卷,我们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 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 下面以表 2 中的假设 (H1a-H1e 为例进行检验与分 ) 图 2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 析。我们构建知识特性与转移绩效的初始结构模型并进 行检验, 根据模型的输出结果和各个拟合参数, 采用 LISREL 软件的修改建议对模型进行修正, 最后得到比较 理想的模型, 模型中各路经系数见图 2。 从理想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假设 H1b 和 H1c 经过检验后证明得到数据的支持, 其他假设均未得到 支持。假设 H1b 和 H1c 得到实证支持, 表明项目管理团队中的知识越系统化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越能提高知识 转移绩效。在当今知识时代, 知识都是多方面、 多领域的综合, 不论知识有多隐性、 多复杂, 知识的复杂性和内隐 性加以综合, 形成了知识的系统性。 此外, 在模型验证过程还增加了路径 “知识的系统性到自身收获” 所有的模 。 型假设都进行了实证检验, 所得检验结果见表 4。
表 4 假设实证检验结果列表 序号 验证结果 第 1 类假设: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1a β=0.76, T=8.75 支持 假设 H1b 假设 H1c β=0.90, T=5.90 支持 假设 H1d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1e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2 类假设: 知识源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2a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2b 假设 H2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3 类假设: 知识受体特性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假设 假设 H3a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3b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3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4 类假设: 知识传递方式与知识转移的假设 假设 H4a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4b β=0.88, T=7.82 支持 假设 H4c β=0.89, T=9.03 支持 第 5 类假设: 知识转移双方关系与转移绩效的假设 假设 H5a β=0.48, T=8.47 支持 假设 H5b β=0.73, T=9.05 支持 假设 H5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6 类假设: 知识转移双方差异与转移绩效的假设 假设 H6a β=0.10, T=7.82 不支持 验证结果 β=0.13, T=8.01 不支持 β=0.10, T=6.89 不支持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7 类假设: 转移激励与转移绩效 假设 H7 β=0.56, T=6.72 支持 第 8 类假设: 知识存储量与转移绩效 假设 H8 β=0.75, T=7.06 支持 第 9 类假设: 知识源与转移双方差异的假设 假设 H9a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9b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9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10 类假设: 知识源与转移双方关系的假设 假设 H10a β=0.75, T=7.06 支持 假设 H10b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10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11 类假设: 知识受体与转移双方差异的假设 假设 H11a β=0.75, T=7.06 支持 假设 H11b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假设 H11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第 12 类假设: 知识受体与转移双方关系的假设 假设 H12a β=0.64, T=8.04 支持 假设 H12b β=0.64, T=7.95 支持 假设 H12c 系数不显著 不支持 序号 假设 H6b 假设 H6c 假设 H6d
根据以上假设的验证结果, 对项目管理团队知识转移的实证模型 M1 进行修正得到模型 M2, 见图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结构方程 (SEM 为分析方法, ) 通过不同行业、 不同项目管理团队进行问卷调研, 对项目管理中知识 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
MANAGEMENT REVIEW Vol.22
No.12 (2010 117 )
组织与战略管理
图 3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修正模型 M2
(1 项目管理中知识的系统性、 ) 知识的传递方式、 知识转移双方的关系、 知识转移激励与知识存储量等与 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关系, 该结论与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结果是相近的, 同时与我们的经验判断也相符。 其他因素, 知识源特性、 如: 知识受体特性、 知识转移双方的差异等, 则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并不显著。也就是 说, 知识转移主体 (知识源和知识受体 及其双方差异并不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 而是通过知识转移双方之 间的关系作用于知识转移绩效。项目管理中进行的知识转移主要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进行传递, 这些结论有 的看似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以及我们的经验判断相矛盾, 但有其合理性, 也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修正。 (2 提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绩效, ) 通过模型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首先, 建立合理的转移激励制度, 加 强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受体的学习动机; 其次, 加强转移双方的信任程度, 消除知识源的保护意识。 从知识受体方面来说, 要接收新的知识, 并且运用和再创造这种知识, 也需要一定的激励, 通过利益共享, 促 进转移双方更加积极的参与。 总的来说,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整合了多个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初始模型中提出的 影响因素, 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改和验证, 同时还分析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 影响大小。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大部分组织学习理论和前人的模型相一致, 因此, 本文理论上的贡献在于为一 些理论和前人的概念性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 另外, 知识成为项目关键的推动器之一, 而关于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我国才刚刚起步, 但可以预 见在不久的将来, 知识转移理论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针对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和实践界 的需求, 结合本文研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 扩展研究范围。个体是团队的最小组成单元, ) 在对个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个体和团队之 间、 团体和团队之间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对于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案例研究、 ) 点面结合。实证研究是整个面上验证模型和提出的假设, 而案例研究则是从点上深入分析 和挖掘。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 可以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I. Nonaka , H.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10 ) 118 管理评论 Vol.22 No.12
组织与战略管理
[2] C. W. Holsapple, Kiku Jones. Exploring Primary Activities of the Knowledge Chain[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4, 11:155-174 [3] Pien Wang, Tony W. An Integrated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MNC Parent to China Subsidiary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4,39:168-182 [4] Hitzek.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ter-project Learning[D]. Sweden: Linkoping University, 1999 许强.企业知识转移的情景分析模型[J].科研管理, 2003,24(2): 54-60 [5] 徐金发, [6] 王开明等.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22(10): 2-7 [7] 王众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 2003,36(3): 1-6 [8] 丁祥海, 唐任仲.项目管理中创新知识管理的研究[J].科研管理, 2002(2): 110-115 [J] [9] 张雄林, 和金生等.项目管理中的 “知识发酵”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5(4): 24-27 [10] 王开明, 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10): 2-7 [11] 刘芳, 欧阳令南.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 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10): 40-43 [12] Hedlund G.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73-90 [13]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27-43 [14] PJ. Lane, M Lubatkin.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 461-477 [15] W. Tsai.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44(5):996-1004 [16] [17] [18] J. T..Karlsen, P. Gottschalk.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IT Projects[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4,16(1): 3-10 Jeffrey L Cummings, Bing-Sheng Teng.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0:39-68 B. L. Simoni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4,35:407-427 [19] 张亮.知识型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 2005(8): 68-70 [20] 吴勇慧.组织内个体层面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 2004 50-55 [21] 庄亚明,李金生.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 2004(6): [22] 徐占忱,何明升.知识转移障碍纤解与集群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研究[J].情报科学, 2005(5): 559-663 [23] 陈菲琼.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的知识转移层次研究[J].科研管理, 2001(3): 66-73 [24] H. Bresman, J. Birkinshaw.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9,30 (3):439-462 [25] J. L. Cummings. Knowledge Transfer across R&D Uni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across Intra-and Inter-organizational Units[D]. Washington: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02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ject Knowledge Transfer Cheng Tiexin and Chen Mei
(College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of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ject management are explored in detail and a model based on 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previous researches is established. Then, a survey is conducted as an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se factors, and 140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re inquir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is model is test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are analyzed. Finally, some helpful advice is given, and potential further research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REVIEW Vol.22
No.12 (2010 119 )
本文关键词: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4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