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教学对于习得二语介词‘to’的作用
本文选题:介词to 切入点:基于意象图式的教学 出处:《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英语介词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领域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许多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将意象图式理论应用于多义介词的习得研究。文献和数据表明在多义介词over, on, in, above等习得方面,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比传统词义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介词to使用频率较高,且在英语词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介词to的意象图式理论研究,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对于其习得的作用的实证研究相对甚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和传统词义教学,来探索意象图式理论对于二语介词to习得的作用。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四个研究个问题:1)较之传统词义教学,意象图式教学对于介词‘to’的习得总体效果如何?2)较之传统词义教学,六种类型意象图式教学对于介词‘to’的习得效果如何?3)学习者介词选择心理活动是否反映意象图式的教学对于介词‘to’习得的影响?4)学习者介词选择心理活动是否反映六种意象图式的教学对于介词‘to’习得的影响?被试者是来自于香港大学思培学院(苏州校区)的建筑项目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实验组23名学生,控制组是22名学生。由于实验组的三名学生和控制组的两名学生未完成三项测试,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各20人的成绩被视为有效数据。控制组的教学材料是柯林斯词典里介词to的16个意义和相应的32个例句(每个意义列举两个例句)。实验组的教学材料是介词to的6个意象图式和同样的三十二个例句(每个意象图式列举两个例句)。测试材料,是30个介词填空题,包括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其中16个应该填介词to,另外14个是干扰介词。受试者被要求完成前测,后测和再测三项测试,并且写下选择合适介词的原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来自于被试者做的三份测试卷,包括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有关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数据来自于他们在完成三份测试卷时写下的选择介词的原因。通过用SPSS和EXCEL等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讲,尽管意象图式教学和传统词义教学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介词t0的多项意义,然而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的角度看,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较传统词义教学法,效果更为明显。2)关于六种意象图式的教学影响,路径图式教学在短期和长期效果方面,较传统词义教学,有更大的优势。连接图式和天平图式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学生提高对介词to的习得3)然而,方位图式和背景图式不能帮助学生掌握介词to的意义,而且刻度图式不能对学生习得介词to带来积极影响。4)学生的心理活动表明,意象图式指导下的学生受意象图式理论的影响,选择介词时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而传统词义教学指导下的学生选择介词的原因仍然是‘词组’,‘记忆’,‘猜测’,‘感觉’和‘不知道’。5)在六种图式指导下,学生受到路径图式,连接图式和天平图式的影响较大,受到方位图式,刻度图式和背景图式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启示:1)理论上,这项研究构建了介词to的六种意象图式:路径图示,方位图式,连接图式,刻度图式,天平图式和背景图式。2)教学方法上,这项研究证明了意象图式理论对于二语介词to习得的积极作用。国内英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项研究结果并且将其应用于介词教学。3)学习方法上,中国的二语习得者可将意象图式理论应用于介词学习。他们应该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学习构建介词多个意项之间的联系,而非机械地记忆介词的多个意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倩;;论意象图式在认知活动中的省力作用——以“上—下”空间意象图式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刘佳佳;;关于意象图式定义的讨论(英文)[J];青年文学家;2012年13期
3 师璐;试论意象图式及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鹿军红;上-下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投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义娜;贾巍;;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词缀层面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8期
6 袁野;;意象图示研究中的问题及最新成就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7 王晶;;“外”的意象图式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1期
8 史丽;;汉语间接回指之意象图式分析[J];学理论;2009年27期
9 李庆杰;姜海燕;关晶晶;陈国新;刘洋;冯晓蕾;;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幽默翻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4期
10 李东;平坦;;从意象图式解析中国唐代诗歌的英译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洋;;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的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叶佳坡;;意象图式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杰;“直”意象图式及其隐喻延伸的英汉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王新然;意象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小彤;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成语的认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婷;实证研究:意象图式对英汉交替传译表现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彭克飞;词汇的认知理据对促进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5年
6 雷占萍;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敏敏;意象图式教学对于习得二语介词‘to’的作用[D];东南大学;2015年
8 张s,
本文编号:1579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57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