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向下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优化与协同研究
本文选题:战略导向 切入点:航天型号项目 出处:《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国防工业和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航天型号项目如雨后春笋,增长迅速,原有的单个项目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航天集团的多型号项目管理需要,型号项目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促使航天型号多项目管理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航天战略作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家已经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器、登月工程、卫星等众多发展规划,并逐步进入国际航天产业竞争市场,这些战略的实施,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航天型号项目上,基于航天产业战略,如何选择和配置型号项目,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项目组合配置(Project Portfolio Allocation,PPA)作为对一系列对项目组件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战略视角入手,分析航天企业型号项目组合配置问题,将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提出航天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视角,分析项目组合配置的核心要素,从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即: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设计了相应的项目组合配置模型;按照提出的理论假设,对应航天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进行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模型的构建及验证,将系统工程、优化算法、协同学理论与项目管理及项目组合管理相结合,设计航天企业战略导向下的项目组合配置模型及求解算法,并引入实际案例,验证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与当前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论文的创新点和创新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所述:第一,从航天战略导向的视角分析和研究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问题,分析项目组合管理与航天型号项目保持一致的内在关联性,按照战略管理层次的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识别项目组合配置方案与航天企业战略保持一致的核心要素,具体将战略导向分为总体战略导向、业务战略导向和职能战略导向,并分别对应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的战略贴近度、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优化和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属性协同,以此构建航天企业型号项目组合配置模型,为从不同层次度量项目组合配置提供评价和度量的对象。第二,以航天企业总体战略为视角,将协同学和系统理论思想引进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战略贴近度研究领域,运用熵理论度量战略和项目组合配置方案各适配序参量的配置合理性程度,在定义适配序参量、适配熵、适配度和贴近度等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战略贴近度的度量方法,提出了总体战略导向下的型号项目组合配置优化模型,航天企业实践表明该模型能定量反映战略和组合配置方案实施寿命周期内各阶段的适配度和贴近度,帮助航天企业管理人员根据适配序参量和适配度反映的管理信息,处理企业战略和组合方案之间的协同作用,度量项目组合方案的战略贴近度,实现战略导向下的航天型号项目组合方案的最优选择。第三,以航天企业业务战略为视角,研究以项目组合的选择配置实现组织业务战略目标最大化的问题,将组织业务战略目标分解为收益、成本和风险目标,运用模糊集截集原理和目标标准法则把战略目标整合为单个的权衡目标;用梯形模糊数表示项目的不确定参数,并考虑项目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基于业务战略目标的项目组合配置模型,来实现项目组合选择与战略目标的一致;并针对模型提出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第四,以航天企业职能战略为视角,以直觉梯形模糊数的形式描述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的属性协同关系,提出了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的正协同和负协同的定义,在比较了常权状态和其他状态下航天型号项目组合属性协同值Shapley的情况下,建立了以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属性协同理想值为中心的协同权重函数;基于航天企业职能战略导向视角下,构建了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有序加权协同平均算子的决策模型,提出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属性协同有效决策方案,并提出了模型有效的解决算法;最后通过某航天企业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实例,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鑫;;关于加速航天型号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10年03期
2 黄梅;;浅谈航天型号产品新承研单位的质量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12年07期
3 查世双;加强航天型号工艺设计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4 姜卫星;对航天型号研制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1996年11期
5 郑士贵;对航天型号研制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5期
6 王卫东;航天型号质量管理三步曲[J];航天工业管理;2002年03期
7 张崇远;工艺总方案在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中的作用[J];航天制造技术;2003年03期
8 金恂叔;浅谈美国的航天型号任务保证工作(上)[J];航天工业管理;2004年11期
9 金恂叔;浅谈美国的航天型号任务保证工作(下)[J];航天工业管理;2004年12期
10 徐钫;;关于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常好丽;何苗;汪艳兵;杨海成;;面向多级供应商的航天型号产品研制过程质量管理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七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微微;张铁男;贾云庆;;基于质量模糊评价与挣值法的航天型号项目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军 赵炎;航天两大集团公司 协调航天型号运输工作[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柒宣;航天型号产品首次进行经济效益评审[N];中国航天报;2007年
3 ;加强航天型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N];中国航天报;2009年
4 航天科工集团066基地主任 冯志高 党委书记 刘石泉;打造航天骨干力量构建一流企业集团[N];中国航天报;2006年
5 记者 陈立 见习记者 胡逢超;全面提升航天型号总体能力[N];中国航天报;2012年
6 记者 陈全育;着力推进精细化质量管理[N];中国航天报;2009年
7 刘斐;打通型号协同快速通道[N];中国航天报;2013年
8 记者 索阿娣;《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2009年版)》发布[N];中国航天报;2009年
9 记者 贾西平;我航天型号飞行试验实现多项跨越[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王云朋;699厂机加车间 用技术和质量拓宽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续伯;战略导向下航天型号项目组合配置优化与协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清江;基于矩阵模式的航天型号项目管理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晓凉;航天型号可靠性分析及软件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陈琪;面向航天型号研制的CAPP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阮海军;基于事业部体制的航天型号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方圆;航天型号研制项目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许多;航天型号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杜飞;航天型号可行性分析及软件的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建;航天型号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及报价系统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张高;航天型号研制进度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施宁;中国航天型号工程项目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30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63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