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与改进对策
本文选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评价 ; 参考:《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少、投资管理混乱和与外部不协调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产业走向市场、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的普通税制、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目的税制、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的其他资金来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外部的协调性,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rge fund gap, few financing channels, confused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disharmony with the outside. Therefore,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to the market, improve the ordinary tax system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m the target tax system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develop other sources of capital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xtern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济南大学
【分类号】:F29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郜建人,蒋时节;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4期
2 张伟,王新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加琪;民间资本介入档案馆建设的思考[J];档案时空;2004年12期
2 张伟;以城市土地资本化推动城市经营问题的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伟;论转轨时期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丘健明;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规模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丽英;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全军;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重庆大学;2001年
2 王英炜;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耿同敏;河南省燃气行业市场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卢永军;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政策析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樊建强;高速公路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姚月丽;BOT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7 王立忠;项目融资在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关立坡;北海城市发展战略与融资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罗建平;中国合会立法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夏永久;;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与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2 高清,梁岩松,方淑芬;先进制造技术无形效益的模糊评价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3 马阿滨;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4 贺胜柏;论多属性对象系统的综合经济评价[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陈晚清;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杨艳芳;谈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J];山西建筑;2003年09期
7 董黎明,冯长春;城市土地综合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初探[J];地理学报;1989年03期
8 郭柏林;大城市中心区工业布局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年02期
9 陈质枫;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局面[J];城市;1995年04期
10 文博;对项目财务评价的地点讨论[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新向;;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建设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2 袁学良;王庆松;马春元;张凯;;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式研究——以煤炭行业为例[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高更和;高歌;陈明道;;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调查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刘晓红;刘小明;李娟;;绩效考核评价的模糊问题[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殿廷;王丽华;吴铮争;吴巧新;袁俊;胡献丽;周海波;康旺泉;邢军伟;任春艳;;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于效率与公平统一性的设计[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6 刘海潮;张保林;;基于收益模糊变动的竞争风险评价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则增;王敦强;陈桂英;;灰色系统理论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评价中的应用[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秦现生;王炜;赵焕丛;姚斌;;基于“动态抽样——相关系数”的质量体系保持能力评价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郑凤杰;朝克;;内蒙古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与简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何春林;;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明宏;楚雄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刘维涛;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成立[N];人民日报;2007年
3 徐双福;左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N];通辽日报;2007年
4 张慧忠;妙手绘蓝图古交展新姿[N];太原日报;2007年
5 武志强;为了家园更美丽 浓墨重彩谱华章[N];白银日报;2006年
6 夏国辉 记者 刘星;强化基础设施 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N];大连日报;2006年
7 何然;宁夏城市面积5年增长近50%[N];华兴时报;2007年
8 李富;红山区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建设北方生态城[N];赤峰日报;2008年
9 刘扬;本市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N];北京日报;2003年
10 记者 畅江;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N];白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爱民;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赵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姚禄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陈绍金;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兰芬;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潘胜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及其绩效评价[D];湖南大学;2007年
9 王丽英;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李雅卓;哈尔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胡英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叶邦银;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迟庆峰;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鲍清杰;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宇翔;关于城市财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8 唐玉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与政府的“有序退出”[D];兰州大学;2006年
9 谭跃飞;株洲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黄玲;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收民营资本的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8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78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