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理论在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作为火电厂建设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烟气脱硫工程具有投资额大、工艺技术要求高、项目环境复杂、参与方众多、工期要求较为严格等特点。由于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很多技术工艺不是特别成熟,这就尤其需要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团队对烟气脱硫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烟气工程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本文首先对EPC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我国EPC项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EPC模式下的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后,本文对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以实践中某一具体的烟气脱硫工程为例,对EPC管理理论在该脱硫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以及进度、成本和质量方面的控制措施出发,对该脱硫项目的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指出该脱硫工程在项目设计以及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随之有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化,所有产业都对资源有着空前高涨的需求。人们不仅仅在资源的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资源的质量上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诉求。电力资源作为当前世界上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短时间内很难被替代。而在我国的发电行业中,煤炭发电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并且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占据70%左右,虽然国家的能源政策一直在进行着调整,试图使我国逐渐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但是预计在短时间内煤炭发电仍然会占据主要地位,根据相关专家的估计,煤炭直到2020年仍会占据一次性能源的以上。
煤炭发电对我国工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所能容纳的二氧化硫最高值为1200万吨,但是在2005年,二氧化硫的全国排放量为2549万吨,并且煤炭发电占到了其中的52%。在2010年,二氧化硫的全国排放量为3200万吨,而在2020年,预计排放总量将会超过3500万吨。届时,酸雨将会覆盖50%以上的国土,并且将会有80%左右的人身处恶劣的空气污染环境中。因此,如何更好的治理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尤其是煤炭发电所造成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尤为重要。
对二氧化硫排放问题的治理,一方面可以对高硫煤的使用和开发进行限制,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火电厂建设脱硫措施,减少煤炭发电所造成的二氧化硫的排放。目前,烟气脱硫作为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手段,是世界上唯一进行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脱硫方式。作为减轻污染、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对火电厂的脱硫项目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会深刻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运行和实施。为成功的实施脱硫项目,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为使这些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就需要对脱硫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以达到在预定的时间、预计的成本内,完成高质量的脱硫项目。如果脱硫项目的质量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脱硫作用,还有可能对火电厂的安全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1.2EPC脱硫项目研究现状
对EPC脱硫项目研究现状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国内外的有关脱硫技术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的脱硫技术及其发展水平;其次,对国内外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进行分析,以归纳出项目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实施要求。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脱硫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广泛采用的脱硫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以及燃烧后脱硫。燃烧前脱硫采用的是选煤、煤气化和液化以及煤玻等技术;燃烧中脱硫使采用的是低污染燃烧、型煤和流化床燃烧等技术;燃烧后脱硫也叫做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经济、效率最高的脱硫方式,也是当前唯一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和推广的脱硫方式。根据脱硫剂类型的不同,可以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工艺。其中,效率最高的是湿法,其次是半干法,而干法工艺在处理废渣时较有效。同时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国外烟气脱硫现状的特点: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标准规定较为严苟;对脱硫技术标准制定的要求较高;湿法脱硫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项目管理方面,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最早是在改革开放时提出,从德国和日本传入的。此后,借助世界银行等机构在中国建设的工程项目的大量增加,以及国际间科学技术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经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广泛的推广应用。许多的高等院校都专门开设了项目管理专业级课程,专门用来培养项目管理方面的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有关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较多的偏向于对传统领域的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这表明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国外还有较明显的差距。而项目管理方面的落后,会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造成项目整体的失败,使得企业陷入破产或困境。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管理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计划、在进度管理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等等。因此,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项目管理理论进行改善,并且针对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给予指导建议。目前,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建设工程、水利、电力等行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在脱硫工程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关于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乏。因此,本文试图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对EPC脱硫项目进行研究,以改进现有脱硫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第2章EPC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2.1EPC管理模式
2.1.1EPC项目概述
由于EPC项目模式的独特的优越性,在全世界范围内,EPC项目模式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项目实施模式,其市场份额还在不断的扩张中。我国虽然一度在EPC项目模式上发展较为缓慢,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银行和其他海外投资者在内地工程的减少,EPC项目模式开逐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我国的各个工程项目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EPC项目中,业主与总承包商只签订一个总的承包合同,而总承包商可以与其他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将项目的各个部分的工作分包给各分包商,各分包商与业主不再有合同关系,而是直接对总承包商负责。因此,业主由于其工作范围有限,在EPC项目整体的实施过程中作用较少,而总承包商和各分包商则负责项目整体建设的大部分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项目最终绩效的好坏。
基于上文的分析,总承包商的EPC项目管理水平在项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EPC项目管理指将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通过总承包合同全部承包下来,通过EPC项目管理团队对整个EPC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进行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特征如下EPC项目管理团队对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有机的将项目的勘察设计、釆购和施工结合在一起,为项目的整体承包作保证;EPC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的整体实施进行协调控制,使得EPC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能够更好的为项目的整体效应目标服务,最终使得项目取得较好的项目绩效;对EPC项目的进度控制时,需要考虑将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的工作交叉进行,从而起到在保证质量的条件缩短工期的目的;对EPC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时,需要考虑同时控制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的成本。
2.2EPC模式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2.2.1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其本身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项目管理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而其中对项目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人们对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视,推动对项目质量的深入的研究,也逐渐丰富着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使项目的实施能够满足各方的要求、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最终交付的项目具有一定的质量特点。为实现上述项目质量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管理过程,该过程涵盖了项目质量管理的所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样对项目质量管理所指定的要求和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质量的计划、监控和保障会深刻影响质量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时也会影响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是为实现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独特性,项目的独特性是指与一般的工业产品生产不同,项目具有独特的活动过程,整体上不具有重复性。每个项目都有其区别于其他任务的特殊要求,没有两个项目是完全相同的。项目的独特性是项目一次性的基础;
(2)—次性,项目的一次性即临时性。作为一次性的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一旦完成,项目即告结束,没有完全相同的项目重复出现,这就是项目的“一次性”;
(3)多目标属性,项目的目标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每个项目都有特定的成果目标,其实现过程受到多重约束性目标的制约。多目标属性的根源是使利益相关者满意,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多元性,导致了项目目标的多样性。项目的多个目标之间可以是相互协调的、相互制约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优化
(4)生命期属性,项目是一次性的任务,有起点和终点,有明显的开始、结束标志,任何项目都会经历启动、规划、实施、收尾这样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生命期”。项目的一次性是项目生命期属性的根源;
(5)相互依赖属性,项目的相互依赖属性是指项目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子过程组成的整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要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组织实施项目;
(6)冲突属性,冲突属性是由于项目的不一致性而导致项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项目管理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确定性贯穿于项目整个生命期,不确定性引起不一致性从而产生冲突。项目之间有为资源与其他项目进行的竞争,有为人员而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竞争。
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项目满足目标要求所需要的全部过程,其主要包括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过程质量规划是指围绕项目所进行的规划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各方职责、编制质量管理计划以及建立质量管理文件体系等的全部活动;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项目实体能够满足质量需求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控制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相关活动;质量改进是要通过改进项目的实施过程质量来实现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种以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的活动。
第3章EPC管理理论在脱硫项目中的应用研究......25
3.1某脱硫项目简介.....25
3.1.1项目背景......25
3.1.2脱硫项目概况......28
第4章基于EPC管理理论的某脱硫项目改进分析.......48
4.1某脱硫项目问题和潜在风险分析.......48
4.1.1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48
第5章结论与建议......58
5.1总结......58
5.2建议.......59
第4章基于EPC管理理论的某脱硫项目改进分析
4.1某脱硫项目问题和潜在风险分析
本项目管理团队将EPC管理理论灵活的应用于本脱硫工程的管理实践当中,在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本脱硫工程的实际运作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也隐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本文主要从项目设计以及项目建设阶段两个方面来分析本项目存在问题和风险。
4.1.1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本脱硫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对于项目的设计工作格外重视,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提高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在设计阶段,也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为后续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
(1)限额设计产生的问题和风险
传统的对设计收费的方式是采取工程项目造价乘以相应比率,这种计费的方式使得造价越高,设计单位能够获得的设计费也就越多。从而产生一种负面的激励,即部分设计单位可能会故意的提高工程造价以获得更多的设计费。为了限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项目采用将造价控制在一定限额之内。要求设计人员在前期阶段起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经济分析方法科学合理的分配项目投资,在保证脱硫工程预定功用的前提下,以分配到的金额的高低进行设计;如果发现有超标的情况,立即重新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直至将其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这种措施的缺陷在于容易限制设计人员的创造力,不敢去设计那些可能会略微提高建设成本但是在后期的运营使用当中会大大较少成本的方案,从而不利于项目整体的运行。从项目整体来看,这种限额设计的方法反而增加了成本。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总结
脱硫工程项目作为火电厂建设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具有投资额大、工艺技术要求高、项目环境复杂、参与方众多、工期要求较为严格等特点。由于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很多技术工艺不是特别成熟,这就尤其需要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团队对烟气脱硫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得烟气工程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方面得到预定的目标。本文首先对EPC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我国项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EPC模式下的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后,本文对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以实践中的某一具体的烟气脱硫工程为例,对EPC管理理论在该脱硫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以及进度、成本和质量方面的控制措施出发,对该脱硫项目的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脱硫工程在项目设计以及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随之有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1)脱硫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在时间上的限定条件较为苛刻,在成本上花费较大,在成木管理上的目标性较强,在质量目标上设定的要求较高,在程序管理上有特定的要求,在电厂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脱硫项目的投资巨大、工期要求紧迫、项目复杂性高、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较困难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等特性共同导致了脱硫项目的管理工作异常复杂。
(2)脱硫项目管理的目标应当包括:①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并使得项目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与标准;②控制项目的成本在预算水平以内,在保证脱硫系统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③使得最终建成的脱硫系统必须达到国家政策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必须能够达到废气处理、环境保护的目的。
(3)矩阵式管理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的调动公司各部门的专业人才与优秀管理人员作为项目的一员,在解决复杂的工作时,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所有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并且,矩阵式管理中的参与人员仅仅是在项目部中担任临时性的工作,其原有的工作岗位仍然存在,这样就不会存在后顾之忧,能够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