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制度变迁
[Abstract]:The reform proces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has always reflected a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emergence and practice of agent system infuse market vigor into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is change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better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agent system.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商旅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早生;改革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势在必行[J];建设监理;2003年03期
2 庄少勤;方勇;;中外合作大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上海建设科技;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唐勇军;;基于资源和信息的公司权力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6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范仓海;唐德善;;中国水资源制度变迁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8 宋山梅;于海龙;;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9 王建红;张月想;;土地制度创新对近代农民参与革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10 雍新琴;张安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主体与对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马凌;李光宇;;浅析政府干预的法律规制——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史晋川;王婷;;从BT”被封杀论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陈雪原;李青;;北京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的典型模式[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唐胜军;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雪宗;公司清算义务人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琼;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2期
2 孙承志,高光勇;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6期
3 马斌,王莹;论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转换及定位——兼论三元制度创新主体的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黄晓军;试析我国行业协会的制度变迁[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聂智琪;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苏南模式的启示[J];开放时代;2003年02期
6 李盛;制度变迁与城市规划的组织变革[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7 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8 吴艾莉;徐建华;;审计委员会制度变迁诱因之谜[J];生产力研究;2005年09期
9 李琦;;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宏观变迁[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林超;;制度变迁对上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关于我国城镇化制度变迁的若干建议[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东北财经大学金广建设管理学院课题组;何佰洲;;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体制性障碍与制度变迁[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3 马江;章尺木;;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杰;;旧城土地调控与失效相伴的产权制度反思[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金东;;交通节能制度变迁的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7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8 ;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商协会的制度变迁[A];各省市区水泥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文集[C];2011年
9 刘伯恩;;论推进循环经济中的制度变迁[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爱先;国有土地配置制度变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王宸;一边是“两荒” 一边是高薪[N];机电商报;2007年
3 周其仁;小产权,大机会[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李正图;浙江经验值得推广[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陶一桃;借鉴香港经验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史波 李炜;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与创新[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冯涛;制度变迁的层级推进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N];西安日报;2001年
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戴 斌;更高层面考察黄金周[N];人民日报;2007年
9 黄澜 朱玲;国资管理改革 利益保障与均衡价格[N];首都建设报;2007年
10 曹阳(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农民工”的由来与出路[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4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梁化军;中国证券发行监管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与绩效检视[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淑云;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惠澎;国有资本运营的制度变迁与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武艳杰;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国家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华;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改革绩效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2 刘炯;劳动分工与制度变迁:相关关系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玲;行业协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姚励冰;中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陈培芳;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6 周海平;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睿智;人力资本中的制度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明;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刘霖;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桂青;农民兼业化及其对家庭经营制度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13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