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研究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geological prospecting projec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ajor breakthroughs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re the ardent hope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for geological undertakings.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project in Xinjiang has initiated the reform of modern geologica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has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Carrying out the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project planning area,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tegrating multi-channel funds, and realizing complete exploration; Taking prospecting as the leading factor, breaking down the professional barrier and real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re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significan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明;薛春纪;王剑辉;王庆明;;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典型矿床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2 何国琦;朱永峰;;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2006年03期
3 翟裕生;;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J];地学前缘;2007年01期
4 李智明;地勘单位应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J];地质与勘探;2000年04期
5 穆东,任一鑫;矿产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1年02期
6 王全明,叶天竺,王保良,李龙,方一平,李树羽;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特点及对当前勘查工作的启示[J];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7 陈克强;韦龙明;周志坚;孙岩;郭全;;新疆西天山博故图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7年06期
8 王凤生,郭真;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加强全省地质资料管理[J];吉林地质;2002年03期
9 王剑辉;郭鹏勇;;试论地质调查项目 预算标准评估工作[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10期
10 王剑辉;郭鹏勇;乔兰;;地质项目概算管理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瑶;中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辉;陈俊丽;;地质项目预算与核算管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2011年03期
2 陈宣华;杨农;叶宝莹;王志宏;陈正乐;;中亚成矿域多核成矿系统西准噶尔成矿带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3期
3 方维萱;黄转盈;唐红峰;高珍权;;东天山库姆塔格—沙泉子晚石炭世火山-沉积岩相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J];中国地质;2006年03期
4 娄德波;肖克炎;孙艳;李楠;;成矿概率面金属量法在东天山铜镍矿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0年01期
5 张敦虎;孙顺新;李聪聪;张光超;牛军强;;新疆阿勒泰地区及其邻近地段构造控煤特征[J];中国地质;2010年05期
6 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吴昌志;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东天山板块缝合区(带)的构造演化与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关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赵鹏大;陈永清;;科学选靶的理论与途径[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方维萱;郭玉乾;;基于风险分析的商业性找矿预测新方法与应用[J];地学前缘;2009年02期
9 薛春纪;赵战锋;吴淦国;董连慧;冯京;张招崇;周刚;池国祥;高景岗;;中亚构造域多期叠加斑岩铜矿化:以阿尔泰东南缘哈腊苏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为例[J];地学前缘;2010年02期
10 王支农,李纯,常凤池,郝书军,缪燕江,李新华;某中外合作企业在地质勘探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地质与勘探;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光明;秦克章;李金祥;;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地质与成矿背景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申萍;沈远超;刘铁兵;卢洁瑾;魏锦萍;宋国学;孟磊;;新疆西北缘晚古生代金铜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3 申萍;沈远超;;西准噶尔与环巴尔喀什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对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代华五;申萍;沈远超;潘鸿迪;刘铁兵;孟磊;关维娜;;西准噶尔包古图含矿岩体矿物学特征及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申萍;沈远超;刘铁兵;潘鸿迪;孟磊;宋国学;代华五;;西准噶尔谢米斯台铜矿的发现及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6 王谋;王果;师志龙;鲁克改;;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多金属成矿控制因素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武;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中亮;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黄志新;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杨帅师;内蒙古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统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全明;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任凤和;黑龙江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时永明;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雄军;云南老君山矿集区多因复成成矿模式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建东;个旧锡矿花岗岩接触—凹陷带空间展布特征、控矿机理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雷;兴安盟有色金属矿产勘查问题和对策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贺震川;中国西部地区“资源诅咒”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马力;S院ZHW地区金矿普查项目进度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舢;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李朝文;东天山上石炭统侵入岩的成因与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1年
6 崔海霞;区域“资源诅咒”和采掘业企业“超额收益率”并存及其原因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马丛;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资产收益实现制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王让;河南桐柏固县镇蓝晶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延凯;矿区规划研究及其在马钢集团姑山矿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蕊;资源型企业物流能力向城市物流转移之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英;;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S1期
2 沈远超,邹为雷,曾庆栋,刘铁兵;矿床地质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年02期
3 朱振芳;对有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问题的刍议[J];中国地质;1999年12期
4 王福同,冯京,胡建卫,王磊,姜立丰,张征;新疆土屋大型斑岩铜矿床特征及发现意义[J];中国地质;2001年01期
5 芮宗瑶,王福同,李恒海,董连慧,王磊,姜立丰,刘玉琳,王龙生,陈伟十;新疆东天山斑岩铜矿带的新进展[J];中国地质;2001年02期
6 王福同,庄道泽,胡建卫,冯京,姜立丰,张征,胡长安;物探在新疆土屋地区铜矿找矿中的应用——兼谈斑岩铜矿“三位一体”的找矿模式[J];中国地质;2001年03期
7 龙保林,薛迎喜,冯京,庄道泽,姜立丰,肖志坚,朱裕生,肖克炎,宋国耀;新疆东天山斑岩铜矿的找矿模型试探[J];中国地质;2001年05期
8 姜晓玮,王永江;西天山阿希型金成矿系列及其成因[J];中国地质;2002年02期
9 王书来,王京彬,彭省临,郭正林,仇银江;新疆可可塔勒铅锌矿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04年03期
10 杨文平,张招崇,周刚,闫升好,何立新,陈柏林;阿尔泰铜矿带南缘希勒克特哈腊苏斑岩铜矿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锋;刘天祥;;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协调发展[J];甘肃冶金;2007年01期
2 张钦文;李华雄;;加大煤田地质工作力度 提高后备资源保障程度[J];能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3 ;风雨历程50载——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建局五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掠影[J];青海国土经略;2009年03期
4 高忠华;;机械厂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煤炭科技;2008年03期
5 ;开拓创新求发展 抓住机遇创佳绩——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五十周年[J];青海国土经略;2009年02期
6 李颖慧;王渊;;我国纺织企业信息化的困难与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张磊;;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地勘单位的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7期
8 杨荆舟;;希腊地质工作管理掠影[J];云南地质;1985年04期
9 郭兰在,王漠;实现新疆矿产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对策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02期
10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J];青海政报;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钦文;李华雄;;加大煤田地质工作力度提高后备资源保障程度[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张莉;梁文俊;高广磊;;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3 姚华军;王文;张润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探讨[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峰;;曲阜市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孔祥智;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王钊;;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所引发的思考[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莉;吴惠勤;黄晓兰;张宇明;吴秋玲;;学术类科技期刊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展云虎;;浅谈高职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侯倩倩;徐世艳;吕珂;;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下滑探析及对策[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钦文;李华雄;;加大煤田地质工作力度 提高后备资源保障程度[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孟祥三;用《决定》精神指导地质工作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李京波;海南文昌成立地质矿产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孟凡君邋王平 张兴俭;栉风沐雨走磅礴[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戴春湖 王钊 殷巨宝;五度风雨 五年辉煌[N];新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叶立新 许成宽;为安徽工业强省“输血送粮”[N];安徽经济报;2007年
6 李伟锋;地质矿产勘查投入核算范围明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孙矿生;关于加强地勘工作的五点看法[N];中国矿业报;2004年
8 ;地质立局 强队富民 找矿立功 服务安徽[N];安徽经济报;2008年
9 阎静 张平;新疆涌动地质勘查热[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吴岗 梅志刚;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蓬;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志军;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轩;贸易技术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黄建勇;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蔡东宏;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袁洪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徐桂林;新时期地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晶;我国执业药师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10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指芬;内蒙古赤峰地勘院企业文化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2 申展;我国政府投资效率问题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谭双翼;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刘勇军;长沙市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杨柳;罗湖区中小学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7 郑峰;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马建军;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的初探[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施丽容;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殷旭贞;当前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3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40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