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基于软件完整性级别的软件可靠性度量选取框架

发布时间:2020-06-09 15:26
【摘要】:选取合适的软件可靠性度量,对于软件质量保证及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度量选取方法没有考虑软件完整性级别这个重要的设计属性。完整性级别表示软件特性的取值范围,该范围对将系统风险保持在可容忍的限度内是必需的,其对软件可靠性水平有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可靠性度量选取框架:首先给出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度量选取体系;然后在选取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度量选取方法;最后,将提出的度量选取框架应用于ISO/IEC 9126质量模型中的外部软件可靠性度量,根据度量的特点将每种度量不同程度(基本、条件及参考)地推荐给不同的完整性级别。实例表明,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度量选取技术是系统且有效的,所推荐的度量可以满足软件尤其是安全关键软件在不同完整性级别上的需求。
【图文】:

体系图,体系,软件可靠性,软件安全性


2.1 层次化的度量选取体系借鉴现有度量选取方法[5],本文提出一种层次化的度量选取体系,如图1所示。图1 层次化的度量选取体系根据图1,本文提出的度量选取体系是金字塔型的三层体系结构,由度量的综合选取品质、度量选取属性以及度量选取的原则组成,具体介绍如下。2.2 度量选取原则根据软件完整性级别的定义,为软件可靠性度量制定如下5种选取原则。(1)与软件可靠性的相关性该原则反映度量与软件可靠性及其评估之间的关系。备选的度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反映着软件可靠性的水平,最终选用的度量应该与软件的可靠性有着密切关系或重大影响。具体要点:①与失效是否相关;②与故障是否相关;③与软件可靠性及其度量是否相关。(2)与软件安全性的相关性该原则反映度量与软件安全性及其评估之间的关系。备选的度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反映着软件安全性的水平,最终选用的度量应该与软件的安全性有着密切关系或重大影响。具体要点:①是否关心失效的后果;②是否关心故障的后果;③是否关心安全关键软件。(3)可行性①度量方法或公式易于理解和实现,且可能有工具支持;②度量计算所需数据的收集较为容易并且数据的来源可信;③度量结果便于评估和确认;④客观性:度量的结果与其数据输入不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⑤公正性:度量不偏向任何特殊的结果;⑥足够的精度。(4)实践性①度量在软件工程中被应用的程度以及被软件可靠性工程界认可的程度;②用户最关心且可能提出指标要求。(5)特殊性度量不具备通用性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锦辉,姜瑛,孙萍;软件测试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东艳,申功勋;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平台仿真器分系统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王爱莉;王文杰;于林宇;;数据域的软件可靠性及实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曲朝阳,薛亮,骆伟;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框架模型的应用与分析[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任献彬,许爱强,姜永华;某型空舰导弹弹载雷达自动检测设备的设计[J];飞航导弹;2002年07期

6 高洁;;关于软件开发项目监理的研究[J];福建电脑;2006年09期

7 陈敏,汤晓安;软件可靠性之定量评估方法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4年03期

8 陆川,杨劲涛;软件工程监理与软件质量保证[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蔡国永,王志华;异常处理技术及其编程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李洁;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仁胜;软件可靠性和软件最优发布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2 岳建平;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可靠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王成光;流程工业大型实时数据库理论、技术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4 颜炯;基于UML的软件统计测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周卫东;组合导航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礼成;船舶机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蒋国仁;船舶安全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3 田希晖;装甲战车虚拟仪表及可靠性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汪葵;XL纯电动轿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及软件开发[D];天津大学;2004年

5 盛菲;数控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轶欧;嵌入式实时系统测试的充分性研究与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徐思刚;软件可靠性技术及在IS-2000协议软件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廖新根;引信软件可靠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朱鹏;星载SAR控制软件故障注入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10 金峰;装甲战车虚拟仪表系统的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04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704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