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03 14:53
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净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补充城市地下水、滋养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过度发展的城市环境和人工控制的雨水管网影响下,雨水自然循环过程发生改变,下渗环节削弱,产流速度加快规模增强,导致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对社会运行、城市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加持”下,这种影响的强度和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在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中,景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空间形态和承载城市复合功能的基本框架,能够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基于生态设计思想的景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系统介入人工和自然之间,以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生态方法化解城市雨水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生态思想在城市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表现及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作为研究主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是城市肌理组织的重要节点,是承载复合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雨水利用潜力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就城市雨水管理提出不同策略和方法,荷兰等国家亦开展雨水广场实践项目,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实践和雨水广场设计提供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生态性雨水广场...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雨水问题
(一)内涝灾害多发影响社会秩序
(二)径流污染影响城市水环境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
三、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多重效益
(一)雨水资源化现状
(二)雨水利用多重效益
(三)我国展开雨水资源化优势和必要性
四、城市生态失衡
五、景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实践领域拓展
(一)景观功能重新定位
(二)景观实践领域拓展
六、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
(一)概念辨析
(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基本概念
二、雨水广场
(一)雨水广场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二)要点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案例分析
(三)类比分析
(四)现场调研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城市发展对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需求
第一节 生态思想融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理论表现及影响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城市生态学
(一)生态学发展背景
(二)城市生态学发展概况及具体内涵
(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四)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展影响
二、生态设计思想的表达——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及基本特点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三、景观和城市关系的重新界定——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一)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二)景观都市主义具体内涵
(三)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特点
四、基于生态主义思想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初探
(一)生态设计理论发源
(二)生态规划理论诞生
(三)生态设计思想实践
五、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连接理论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内涵
(二)生态连接理论
(三)生态连接理论启示
六、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一)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
(二)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重要特性
一、自然主导做功
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结合
三、空间、功能形成连续
四、设施效率综合提升
五、城市生态质量改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广场结合雨水管理利用潜力探究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的管理和影响
一、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一)不透水地面
(二)“装饰性”绿化
二、传统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方式
(一)单一的排放目标
(二)单一工程化形式
三、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气候变化挑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
(二)公共对于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高
四、雨水资源利用的多学科探究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雨水利用体系技术理念探究
一、国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体系探究
(一)美国“低影响开发”(LID)
(二)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
(三)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SUD)
(四)小结
二、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
(一)遵从自然,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理念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蓄留的雨洪管理策略
(三)“引—蓄—留—排”的雨水利用技术
(四)借雨造景,以声化境的雨水利用手法
(五)小结
第三节 城市广场管理利用雨水潜力探究
一、分布格局具有网络节点特征——城市网络节点
(一)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二)与街道的协调
(三)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
(四)考虑广场交通组织
二、场所平面尺度较大,竖向空间变化简单——空间形态单调
(一)下沉广场
(二)洼地和缓冲带
(三)生物滞留盆地
三、景观构成要素丰富——铺装、水体、植被、景观标识等等
(一)水体设计
(二)植物设计
(三)透水铺装
第四节 雨水广场案例研究
一、基于活力提升的荷兰蒂尔雨水广场(Water Square Tiel,Netherlands)
(一)复合功能辐射周边社区
(二)变化空间赋予多重功能
(三)景观节点提升广场活力
二、基于周边高密度空间的荷兰鹿特丹 Benthemplein 雨水广场
(一)对应周边环境设置广场体量
(二)不同空间体量设置不同活动
(三)装置、节点展示雨水活动
三、基于生态系统净化过滤的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一)利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表现场地独特氛围
(二)独立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
四、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德国波茨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第一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原则
一、边界的融合
(一)雨水生态系统生长
二、对立的消解——自然人工共存共建
(一)生态活动和社会活动共存
(二)生态手法和人工设施共建
三、生态的表达——艺术和思想结合
第二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目标
一、生成雨水生态系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二、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内涝风险
三、展示雨水管理过程实现公共教育
四、提升广场活力平衡城市生态
第三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一、利用雨水特性连接内外场地
(一)平面连接——外部道路到广场
(二)竖向连接——建筑到广场
二、组织活动空间交织人与自然
(一)自然主导的雨水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二)人工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三)人与自然交织的空间节点设计
三、因地制宜分布雨水管理功能
(一)公共活动空间的雨水功能分布
(二)自然空间
(三)内部景观节点的雨水功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践——南京“八里河”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第一节 区位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交通流线及出行方式
三、用地情况
四、绿地水系
五、降水情况
六、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一、雨水管理模式落后亟需更新
二、河道水体混浊、水质污染严重
三、景观严重匮乏,环境舒适度较低
第三节 设计理念
一、完善新区生态廊道,构建水绿穿城景观格局
二、以八里河流域为基础,实现多元定位
(一)生态雨水系统
(二)公共服务枢纽
(三)公共活动中心
(四)生态多样集结
(五)自然舒适体验
三、合理组织空间,安排多样功能
(一)滨河地带布置广场“斑块”
(二)因地制宜组织空间类型
第四节 设计生成及方案展示
一、总体平面与鸟瞰
二、根据场地特征确定功能布局
(一)雨水管理功能布局
(二)活动空间布局
三、场地内部节点设计
(一)湿地教育花园
(二)漫步流线
(三)集散广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浦口夏季强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J]. 陈其旭,季厚瑜,陈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3)
[2]荷兰的海绵智慧: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J]. 王露,周忠凯. 中外建筑. 2018(12)
[3]依据ASLA获奖项目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思路分析[J]. 于东飞,乔木. 中国园林. 2018(09)
[4]荷兰蒂尔水广场[J]. De Urbanisten;. 风景园林. 2017(06)
[5]古代雨水利用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 魏泽崧,汪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J]. 张建云,宋晓猛,王国庆,贺瑞敏,王小军. 水科学进展. 2014(04)
[7]生态型景观——利用雨水生态过滤系统为城市提供多重环境功能与效益[J]. 比琳达·哈特,安娜·德莱蒂奇,亚龙·辛格尔,王健斌,张科峰. 中国园林. 2014(05)
[8]生态型景观——利用雨水生态过滤系统为城市提供多重环境功能与效益[J]. 安娜·德莱蒂奇,比琳达·哈特,大卫·麦卡锡,张科峰. 中国园林. 2014(04)
[9]让自然做功——融合“雨水管理”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J]. 张善峰,王剑云. 生态经济. 2011(11)
[10]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 王承慧,孙世界,阳建强. 规划师. 2011(04)
博士论文
[1]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 李倞.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各国雨洪管理理论体系对比研究[D]. 赵昱.天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16699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雨水问题
(一)内涝灾害多发影响社会秩序
(二)径流污染影响城市水环境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
三、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多重效益
(一)雨水资源化现状
(二)雨水利用多重效益
(三)我国展开雨水资源化优势和必要性
四、城市生态失衡
五、景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实践领域拓展
(一)景观功能重新定位
(二)景观实践领域拓展
六、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
(一)概念辨析
(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基本概念
二、雨水广场
(一)雨水广场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二)要点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案例分析
(三)类比分析
(四)现场调研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城市发展对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需求
第一节 生态思想融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理论表现及影响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城市生态学
(一)生态学发展背景
(二)城市生态学发展概况及具体内涵
(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四)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展影响
二、生态设计思想的表达——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及基本特点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三、景观和城市关系的重新界定——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一)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二)景观都市主义具体内涵
(三)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特点
四、基于生态主义思想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初探
(一)生态设计理论发源
(二)生态规划理论诞生
(三)生态设计思想实践
五、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连接理论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内涵
(二)生态连接理论
(三)生态连接理论启示
六、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一)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
(二)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重要特性
一、自然主导做功
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结合
三、空间、功能形成连续
四、设施效率综合提升
五、城市生态质量改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广场结合雨水管理利用潜力探究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的管理和影响
一、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一)不透水地面
(二)“装饰性”绿化
二、传统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方式
(一)单一的排放目标
(二)单一工程化形式
三、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气候变化挑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
(二)公共对于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高
四、雨水资源利用的多学科探究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雨水利用体系技术理念探究
一、国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体系探究
(一)美国“低影响开发”(LID)
(二)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
(三)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SUD)
(四)小结
二、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
(一)遵从自然,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理念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蓄留的雨洪管理策略
(三)“引—蓄—留—排”的雨水利用技术
(四)借雨造景,以声化境的雨水利用手法
(五)小结
第三节 城市广场管理利用雨水潜力探究
一、分布格局具有网络节点特征——城市网络节点
(一)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二)与街道的协调
(三)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
(四)考虑广场交通组织
二、场所平面尺度较大,竖向空间变化简单——空间形态单调
(一)下沉广场
(二)洼地和缓冲带
(三)生物滞留盆地
三、景观构成要素丰富——铺装、水体、植被、景观标识等等
(一)水体设计
(二)植物设计
(三)透水铺装
第四节 雨水广场案例研究
一、基于活力提升的荷兰蒂尔雨水广场(Water Square Tiel,Netherlands)
(一)复合功能辐射周边社区
(二)变化空间赋予多重功能
(三)景观节点提升广场活力
二、基于周边高密度空间的荷兰鹿特丹 Benthemplein 雨水广场
(一)对应周边环境设置广场体量
(二)不同空间体量设置不同活动
(三)装置、节点展示雨水活动
三、基于生态系统净化过滤的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一)利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表现场地独特氛围
(二)独立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
四、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德国波茨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第一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原则
一、边界的融合
(一)雨水生态系统生长
二、对立的消解——自然人工共存共建
(一)生态活动和社会活动共存
(二)生态手法和人工设施共建
三、生态的表达——艺术和思想结合
第二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目标
一、生成雨水生态系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二、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内涝风险
三、展示雨水管理过程实现公共教育
四、提升广场活力平衡城市生态
第三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一、利用雨水特性连接内外场地
(一)平面连接——外部道路到广场
(二)竖向连接——建筑到广场
二、组织活动空间交织人与自然
(一)自然主导的雨水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二)人工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三)人与自然交织的空间节点设计
三、因地制宜分布雨水管理功能
(一)公共活动空间的雨水功能分布
(二)自然空间
(三)内部景观节点的雨水功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践——南京“八里河”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第一节 区位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交通流线及出行方式
三、用地情况
四、绿地水系
五、降水情况
六、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一、雨水管理模式落后亟需更新
二、河道水体混浊、水质污染严重
三、景观严重匮乏,环境舒适度较低
第三节 设计理念
一、完善新区生态廊道,构建水绿穿城景观格局
二、以八里河流域为基础,实现多元定位
(一)生态雨水系统
(二)公共服务枢纽
(三)公共活动中心
(四)生态多样集结
(五)自然舒适体验
三、合理组织空间,安排多样功能
(一)滨河地带布置广场“斑块”
(二)因地制宜组织空间类型
第四节 设计生成及方案展示
一、总体平面与鸟瞰
二、根据场地特征确定功能布局
(一)雨水管理功能布局
(二)活动空间布局
三、场地内部节点设计
(一)湿地教育花园
(二)漫步流线
(三)集散广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浦口夏季强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J]. 陈其旭,季厚瑜,陈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3)
[2]荷兰的海绵智慧: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J]. 王露,周忠凯. 中外建筑. 2018(12)
[3]依据ASLA获奖项目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思路分析[J]. 于东飞,乔木. 中国园林. 2018(09)
[4]荷兰蒂尔水广场[J]. De Urbanisten;. 风景园林. 2017(06)
[5]古代雨水利用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 魏泽崧,汪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J]. 张建云,宋晓猛,王国庆,贺瑞敏,王小军. 水科学进展. 2014(04)
[7]生态型景观——利用雨水生态过滤系统为城市提供多重环境功能与效益[J]. 比琳达·哈特,安娜·德莱蒂奇,亚龙·辛格尔,王健斌,张科峰. 中国园林. 2014(05)
[8]生态型景观——利用雨水生态过滤系统为城市提供多重环境功能与效益[J]. 安娜·德莱蒂奇,比琳达·哈特,大卫·麦卡锡,张科峰. 中国园林. 2014(04)
[9]让自然做功——融合“雨水管理”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J]. 张善峰,王剑云. 生态经济. 2011(11)
[10]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 王承慧,孙世界,阳建强. 规划师. 2011(04)
博士论文
[1]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 李倞.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各国雨洪管理理论体系对比研究[D]. 赵昱.天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1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01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