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二语语义偏好的内隐学习及其优势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8:17
  内隐学习是个体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Reber,1967),在母语和二语的习得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不仅语音、语序、词的曲折等语言形式可以内隐习得,词汇的形义联结、语义韵、语义偏好等语义也可以内隐习得。本研究关注的是二语语义偏好的内隐学习。语义偏好是一种词汇的搭配意义,具体指的是某些词与具有相似语义特征的一类词共同出现的倾向(Paciorek&Williams,2015a,2015b)。本研究考察中国学习者能否内隐习得英语词汇的语义偏好以及内隐学习在二语语义偏好的学习中是否具有优势效应。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为二语词汇搭配意义的内隐学习提供新的有力证据,揭示二语词汇学习的机制,并为二语词汇的有效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1采用单因素(实验组/控制组)被试间设计,考察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能否内隐习得英语词汇的语义偏好。实验2采用单因素(附带学习组/有意学习组)被试间设计,考察内隐学习在二语语义偏好的学习中是否存在优势效应。不同于以往研究将附带学习视为内隐学习,将有意学习视为外显学习,即只考虑学习过程的意识性来区分内隐和外显学习,本研究将同时考...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二语语义偏好的内隐学习及其优势效应研究


限定状态人工语法图(Reber,1967)

控制组,实验组,直觉


3实验研究30将猜测和直觉合并作为内隐结构知识的指标,记忆和规则合并作为外显结构知识的指标(Dienes&Scott,2005)。被试结构知识的正确率见图3.1。表3.3实验组和控制组各类结构知识的反应比例(M±SD)组(n)内隐结构知识外显结构知识猜测直觉记忆规则实验组(n=35)0.33±0.260.53±0.280.03±0.050.11±0.26控制组(n=33)0.32±0.290.57±0.270.06±0.090.05±0.09表3.4实验组和控制组各类结构知识的正确率(M±SD)组(n)内隐结构知识外显结构知识猜测直觉记忆规则实验组(n=35)0.54±0.140.54±0.140.56±0.290.60±0.29控制组(n=33)0.42±0.160.51±0.200.47±0.240.47±0.28图3.1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构知识的正确率注:Errorbars表示95%CI,**表示p<0.01,*表示p<0.05。

内隐学习,英语词,语义,优势效应


3实验研究37图3.2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结构知识的正确率注:Errorbars表示95%CI,***表示p<0.001,*表示p<0.05。附带学习组被试基于内隐结构知识的选择正确率(M=0.59,SD=0.19)显著高于随机水平,t(26)=2.41,p=0.023,d=0.46;基于外显结构知识的选择正确率(M=0.65,SD=0.27)也显著高于随机水平,t(17)=2.39,p=0.029,d=0.56。有意学习组被试基于内隐结构知识的选择正确率(M=0.59,SD=0.21)显著高于随机水平,t(23)=2.13,p=0.044,d=0.44;基于外显结构知识的选择正确率(M=0.73,SD=0.24)也显著高于随机水平,t(19)=4.19,p<0.001,d=0.94。上述结果表明,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被试既获得了有关英语词汇语义偏好的内隐结构知识,也获得了有关英语词汇语义偏好的外显结构知识。3.2.3.5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效果比较首先,参照传统先前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研究(Andringa,S.etal.,2011;Denhovskaetal.,2018;Dulanyetal.,1984;Guoetal.,2011;Perruchet&Pacteau,1990;Reber,1976;Reberetal.,1980;vandenBos&Poletiek,2008;Ruizetal.,2018;郭秀艳等,2003;郭秀艳等,2011;李锋盈等,2009;缪小春,杨金鑫,2004;宋广文,蔡成后,2005;张翔,杨治良,1992;周爱保等,2004)的做法,将附带学习视为内隐学习,将有意学习视为外显学习,即仅考虑学习过程的意识性来区分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J]. 郭秀艳,姜珊,凌晓丽,朱磊,唐菁华.  心理学报. 2011(09)
[2]诗歌平仄相对规则的内隐学习[J]. 李锋盈,顾巧燕,李伟健.  心理科学. 2009(05)
[3]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J]. 虞旻泓,刘爱伦.  心理科学. 2006(03)
[4]平面几何图形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J]. 宋广文,蔡成后.  心理科学. 2005(03)
[5]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J]. 缪小春,杨金鑫.  心理科学. 2004(03)
[6]汉语儿童英语语音特征内隐与外显学习的比较研究[J]. 周爱保,张鈃铭,张长英,陶沙,樊赤军.  心理科学. 2004(01)
[7]非文字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J]. 郭秀艳,邹玉梅,李强,黄佳.  心理科学. 2003(02)
[8]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 郭秀艳,杨治良.  心理学报. 2002(04)
[9]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比较研究[J]. 张翔,杨治良.  心理科学. 1992(04)

博士论文
[1]形—义联结的内隐学习及其隐喻性迁移[D]. 李锋盈.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汉语词汇形—义联系的内隐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蕾.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汉语单字词形—义关系的内隐学习研究[D]. 陈维雯.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41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041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