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13:57
  江华瑶族长鼓舞的雏形最早显现于元未、明初时期,距今已有800年左右,村民们习惯将其称之为“播公”,其以独特的身体运动符号承载起丰富而厚重的瑶族文化。2008年,瑶族长鼓舞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束了漫长曲折的边缘化发展历程,实现了地方性舞蹈向国家性舞蹈身份的转变。文章对长鼓舞在前非遗时期与后非遗时期的传承和保护状况进行梳理,试图理清成功申遗后长鼓舞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瑶族长鼓舞的起源概况——长鼓舞成功申遗之前——长鼓舞成功申遗后”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对其传承和保护状态的异同变化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构成与职责以及传承的方式、传承场域、传承内容结构的变迁等问题。研究认为:瑶族长鼓舞成功申遗后的保护工作呈有序化开展,在推广与传播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成效:1.长鼓舞的生存空间基本得到保障,实现了政府、学界、民众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格局;2.在民俗传统节日...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


江华火车站外的巨型长鼓

塑像,瑶族,自治县


154研究结果与分析4.1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基本情况概述4.1.1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简介江华县因县治在阳华岩之江南,因此得名。县域在秦以前属荆、楚之地,秦时属长沙郡;三国时,地入东吴,属广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改隶永州总管府,属荆州;唐昭宗乾宁三年,属楚国;宋隶道州,属湖广行省;明隶永州府,属湖广巡抚;清顺治六年(1649年),属湖南巡抚。1949年11月江华县和平解放,1955年11月25日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该县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岭北麓,潇水上游,湖南省最南端位于湘、粤、桂、三省接壤之处,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总人口45.83万,其中瑶族人口占27.4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1.5%,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居住面积最广的瑶族自治县,也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长鼓舞是流传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舞蹈,在江华的大圩、两岔河、未竹口、贝江、湘江、务江、花江等10多个乡镇均是长鼓舞的分布区。图4.1和图4.2皆为融入长鼓元素的地标性建筑。图4.1江华火车站外的巨型长鼓图4.2县中心花园的长鼓塑像4.1.2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


长鼓舞“屈”的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J]. 闫艺,李雪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2]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J]. 金晓飞.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新论与学校传承[J]. 丛密林,邓星华.  体育文化导刊. 2019(11)
[4]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历程、困境及发展策略[J]. 刘喜山.  体育文化导刊. 2019(10)
[5]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危状况与保护措施研究[J]. 崔家宝,周爱光,陈小蓉.  体育文化导刊. 2019(07)
[6]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J]. 刘雨,李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7]英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成功经验及本土化启示[J]. 任塘珂.  体育与科学. 2019(03)
[8]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 崔家宝,周爱光,陈小蓉.  体育科学. 2019(04)
[9]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太极拳传承与保护的理性思考[J]. 任天平,王国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2)
[10]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原生态和现代生存需求的矛盾——以西部红拳为例[J]. 姜霞,刘新民,黄繁,顾同,晋少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2)

博士论文
[1]安塞腰鼓传承方式及其变迁研究[D]. 孙双明.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 陆作生.北京体育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鄂西南建始县“丝弦锣鼓”的现代传承研究[D]. 闫涛.湖北民族大学 2019
[2]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体育推广路径研究[D]. 袁理脉.贵州民族大学 2018
[3]民族传统体育视角下山西翼城花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王娜娜.西北民族大学 2018
[4]广西壮族会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D]. 韦斌.广西民族大学 2017
[5]广西瑶族长鼓舞的审美探究[D]. 杨晋越.广西大学 2016
[6]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D]. 玉金宇.西南大学 2015
[7]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D]. 陈世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2
[8]湖南江华地区瑶族长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 范泽容.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9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059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