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模式研究 ——以朝阳燕都国际酒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2 1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建筑被建造,建筑被拆毁,这样的拆建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以及城市文脉的断裂。根据世界能源预测表明,205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1975年的4倍,其中,建筑物耗能占总能源消耗的11%-25%。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的建筑其功能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对于曾经的大拆大建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十分不满足当今的发展方式。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在城市建设领域,针对旧建筑改造的理论和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有效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相对于拆建,改造更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历史优势。本论文从“旧建筑改造模式”切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定义研究的旧建筑类型为一般性历史建筑,相对于重要历史建筑,一般性历史建筑基数大,容易被忽视,针对其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但是一般性历史建筑从底层构建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文脉,是大多数人日常接触和曾经使用过的建筑,是人们日常记忆的物质载体,针对其的改造模式研究,有着普适性的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旧建筑现状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旧建筑改造的基本理论,分析国内... 

【文章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模式研究 ——以朝阳燕都国际酒店为例


菊儿胡同鸟瞰图

立面图,胡同,立面图,再循环


13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充分利用有机更新理论,在创造性的建造新四合院的同时的保持了原有的胡同整体风貌,而且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曾得到过“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图2.1菊儿胡同鸟瞰图图2.2菊儿胡同建筑立面图Figure2.1AerialviewofjuerHutongFigure2.2BuildingelevationofjuerHutong2.2.2建筑再循环理论:1964年美国著名景园大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最先提出了建筑的“再循环”理论:“再循环不同于保存或修复,修复是相当接近地把既存结构物完全地维持其原来的面貌,而再循环是功能的改变,是将其内部组成再重新调整成为人能接受的”。[28]“建筑再循环”理论主要体现在建筑功能的层面,一方面是置换功能,社会发展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市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具有一定历史的旧建筑功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因此需要以符合当下的新功能置换旧功能。另一方面是完善现有功能,科技的日益发展促使使用者对舒适度和便捷性需求持续增加,这就导致旧建筑的原有功能需要被完善以弥补因时间造成的设备过后,局部空间不适合等问题。“建筑再循环”理论指导的建筑改造不是保存和拆建,是延长旧建筑生命周期或轮回建筑生命周期。旧建筑的经济周期达到终点时往往旧建筑的物理寿命并没有达到,这时拆建旧建筑会带来极大的浪费,而通过改造等手段可以延长或重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建筑在其物理寿命周期内的经济价值。建筑再循环是一种积极的手段去应对城市的发展,通过功能的更新,来循环建筑的经济周期,在保证建筑经济价值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延续城市文脉,存留建筑历史,保护生态,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工程实践:1965年美国旧金山市吉拉德里广场的?

拉德,广场,遗产,筒仓


14并成为当地著名的具有传统特色的休闲场所,成为第一座工厂转型的露天购物中心。图2.3吉拉德里广场原址图图2.4吉拉德里广场现状图Figure2.3OriginallocationofGilardisquareFigure2.4CurrentsituationofGilardisquare2.2.3改造再利用理论:1979年,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提出了由于环境破坏和拆除旧建筑造成的资源浪费而“改造再利用”的概念。《巴拉宪章》中说道,“改造性再利用”关键在于为某一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的用途,这些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小限度并且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虽然《巴拉宪章》中明确提出“改造再利用”的理论来保护建筑遗产,但是其改造原则同样可以普及到大量的旧建筑改造中,“改造再利用”理论主要体现在功能和结构层面,通过合适的功能转化保证建筑的空间感和场所感和最小程度的结构改动以完成旧建筑的新生。这种方式以尊重场地尊重老建筑的低调态度去应对旧建筑的改造,可以很好保存建筑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工程实践: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项目,该展馆由八万吨筒仓改造而来,是“改造再利用”理论的积极尝试,设计为八万吨筒仓寻找到非常适合的功能是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展现筒仓建筑相对封闭的空间状态。在民生码头的众多工业遗产中八万吨筒仓是最具震撼力的,虽然其建成时间只有22年,却因为其空间类型不会再次出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曾经作为生产建筑,其原本的旧功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抛弃,留下的不可复制的空间形态和其建造逻辑充满着力量和价值,是改造设计非常好的基矗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需要在延续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改造再利用,使其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拉宪章》指导下的澳大利亚遗产保护——以珀斯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为例[J]. 吴麒,李士林.  新建筑. 2016(03)
[2]论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J]. 秦红岭.  中国名城. 2013(07)
[3]威尼斯宪章:回顾、评述与启示[J]. 曾纯净,罗佳明.  天府新论. 2009(04)
[4]关于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若干问题[J]. 冯立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5]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J]. 张毅杉,夏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8(01)
[6]中国建筑形式的类型化思考[J]. 罗汉军.  华中建筑. 2007(01)
[7]谈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新旧形式关系[J]. 粟轶君.  南方建筑. 2006(12)
[8]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 倪文岩.  建筑学报. 2003(12)
[9]“抽象继承”与“迁想妙得”——历史地段的保护、发展与新建筑创作[J]. 吴良镛.  建筑学报. 1993(10)
[10]马丘比丘宪章[J]. 陈占祥.  城市规划研究. 1979(00)

硕士论文
[1]基于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美术馆设计研究[D]. 胡小华.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普通社区既有建筑改造为社区养老设施研究[D]. 潘龙.华南理工大学 2019
[3]以观光体验型乡村振兴为目标的乡村建筑改造设计研究[D]. 杨雯琼.北京建筑大学 2019
[4]传统建筑保护及改造的机制与策略研究[D]. 程莎莎.青岛理工大学 2019
[5]旧厂房功能再生策略研究[D]. 谢冕.华侨大学 2019
[6]基于文脉主义的旧建筑改造及附属景观设计研究[D]. 李铁夫.上海师范大学 2019
[7]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再生与改造设计研究[D]. 唐璐.华侨大学 2018
[8]旧建筑改造中既有材料的再利用研究[D]. 孙一帆.东南大学 2018
[9]基于旧建筑改造的精品酒店设计策略研究[D]. 邹煜凯.华南理工大学 2017
[10]基于重庆地域性的旧建筑再利用模式研究[D]. 陈维果.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5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05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