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环境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以动感单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5 19:25
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一直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话题,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创新才可以完成课程的改革,以达到最优的课堂效果。音乐被视为美的最高境界,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不但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加了体育课的艺术性。传统的体育教学环境下适当地在课堂中加入音乐的干预,可以让教学环境充分达到陶冶、激励、健康功能。动感单车课程具有运动节奏鲜明的特点,适合音乐环境教学。本文试探性的将音乐与动感单车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开展相关验证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音乐环境下动感单车的课程效果。根据结果,设计出适合音乐环境下的体育课程模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体育社会科学学院动感单车公共选修课五个班共计95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在有音乐、无音乐两种环境下进行骑行;同时随机选取10人在同步音乐,异步快音乐,异步慢音乐三种环境中进行骑行。在此期间通过使用心率表、主观用力感量表、锻炼情绪诱导量表、运动记录仪,测量学生生理、心理指标。探讨不同音乐环境下对学生产生的生理、心理效应。研究发现:(1)有音乐、无音乐两种条件下学生的心率、主观用力感、锻炼...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文献变化趋势图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音乐环境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以动感单车为例7图2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在图中共有91个节点,正好对应91个高频关键词,各点之间通过相互连接,表明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同时可以看到,体育课程、课程设计、体育教学、普通高校影响因素则处在较为中心的位置,这种关键词较为聚集的图说明国内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存在较为核心的热点研究问题,同时通过小团体分析,发现共有11个聚类团体。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从最初美国教育教学家杜威提出“桥梁科学”的构想,其中的重点为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加涅提出了自己教学设计的观点: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级化地进行教学,进而获得知识。经过思想萌芽的发展,在20世界中叶到70年代教学设计发展又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将之前不同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整合强调了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需求为依据,此时有学者分别提出了精加工理论、概念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其中都蕴含着两种思想:(1)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完成的,这个过程中应用原有知识来解决特有的问题;(2)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在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的历史沿革见下表6①。①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外教育研究,1998(1).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音乐环境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以动感单车为例9的教学环境创设,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①。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目标”是人们各种行为所要达到的一种准确境地。但目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目标与理论设置的目标不一样,甚至各类项目的课程目标大同小异。按照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五个领域。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关系图见下图3②。图3体育课堂教学各目标关系示意图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③。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目标、媒介、技术、手段等。随着时代科技技术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前课堂需求。因此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设计要讲究多样性、增加趣味性,在运动中体验乐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评。教学评价是为了了解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有任何不足之处,应重新修改,直到找出最优结果,以提高体育教学设计的质量。总结以上设计要素,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掌握课程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制定教学目标,寻找最优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教学评价不断完成设计,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素图见下图4。①程晖.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理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11:181.②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69.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写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音乐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 李杰.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4)
[2]音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策略[J]. 王其庆. 学周刊. 2019(27)
[3]智慧体育教学环境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 高嵩,黎力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4]体艺融合视角下体育和音乐的互动[J]. 郭睿. 四川戏剧. 2019(06)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J]. 孙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6]翻转课堂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J]. 王国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7]音乐对学校体育发展重要性研究[J]. 何小怡. 当代体育科技. 2018(30)
[8]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音乐元素的有效应用和思考[J]. 顾刚琴. 北方音乐. 2018(17)
[9]功能性音乐在健身俱乐部循环式抗阻训练中应用的研究[J]. 胡奎娟,扬鲜兵,钟红卫. 体育科技. 2018(02)
[10]节律性夹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及治疗进展[J]. 高修明,周洁,章丽莉,项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06)
博士论文
[1]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 朱伟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优化[D]. 王俊杰.鲁东大学 2015
[2]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与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关系的研究[D]. 刘彩玉.武汉体育学院 2015
[3]不同节奏音乐对骑车锻炼者心境和主观用力感的影响[D]. 刘永芳.首都体育学院 2010
[4]体育教学环境研究[D]. 张鑫.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9949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文献变化趋势图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音乐环境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以动感单车为例7图2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在图中共有91个节点,正好对应91个高频关键词,各点之间通过相互连接,表明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同时可以看到,体育课程、课程设计、体育教学、普通高校影响因素则处在较为中心的位置,这种关键词较为聚集的图说明国内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存在较为核心的热点研究问题,同时通过小团体分析,发现共有11个聚类团体。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从最初美国教育教学家杜威提出“桥梁科学”的构想,其中的重点为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加涅提出了自己教学设计的观点: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级化地进行教学,进而获得知识。经过思想萌芽的发展,在20世界中叶到70年代教学设计发展又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将之前不同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整合强调了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需求为依据,此时有学者分别提出了精加工理论、概念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其中都蕴含着两种思想:(1)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完成的,这个过程中应用原有知识来解决特有的问题;(2)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在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的历史沿革见下表6①。①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外教育研究,1998(1).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音乐环境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以动感单车为例9的教学环境创设,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①。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目标”是人们各种行为所要达到的一种准确境地。但目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目标与理论设置的目标不一样,甚至各类项目的课程目标大同小异。按照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五个领域。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关系图见下图3②。图3体育课堂教学各目标关系示意图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③。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目标、媒介、技术、手段等。随着时代科技技术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前课堂需求。因此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设计要讲究多样性、增加趣味性,在运动中体验乐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评。教学评价是为了了解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有任何不足之处,应重新修改,直到找出最优结果,以提高体育教学设计的质量。总结以上设计要素,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掌握课程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制定教学目标,寻找最优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教学评价不断完成设计,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素图见下图4。①程晖.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理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11:181.②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69.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写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音乐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 李杰.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4)
[2]音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策略[J]. 王其庆. 学周刊. 2019(27)
[3]智慧体育教学环境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 高嵩,黎力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4]体艺融合视角下体育和音乐的互动[J]. 郭睿. 四川戏剧. 2019(06)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J]. 孙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6]翻转课堂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J]. 王国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7]音乐对学校体育发展重要性研究[J]. 何小怡. 当代体育科技. 2018(30)
[8]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音乐元素的有效应用和思考[J]. 顾刚琴. 北方音乐. 2018(17)
[9]功能性音乐在健身俱乐部循环式抗阻训练中应用的研究[J]. 胡奎娟,扬鲜兵,钟红卫. 体育科技. 2018(02)
[10]节律性夹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及治疗进展[J]. 高修明,周洁,章丽莉,项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06)
博士论文
[1]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 朱伟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优化[D]. 王俊杰.鲁东大学 2015
[2]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与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关系的研究[D]. 刘彩玉.武汉体育学院 2015
[3]不同节奏音乐对骑车锻炼者心境和主观用力感的影响[D]. 刘永芳.首都体育学院 2010
[4]体育教学环境研究[D]. 张鑫.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13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