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涡河流域(河南段)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20:52
  涡河流域(河南段)属淮河流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地下水是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在资源、生态和地质环境利用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等因素影响,涡河流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研究涡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和演化规律,对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托河南1:5万兰考幅、杞县幅水文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地下水化学、同位素示踪、数值模拟等技术和方法,分析了涡河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循环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涡河流域地下水由浅到深,水样中超标组分及各组分超标率均减少,且基本小于地表水。水体矿化度基本低于1g/L,水质整体较好。由浅到深,水样水化学类型基本从HCO3·SO4·Cl-Na·Mg·Ca型变为HCO3-Na·Mg·Ca型,再到HCO3-Na型。地表水水质均一性较好,浅层地下水受地表水和人类活动影响,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中层地下水在西北地区和南部边界水化学...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涡河流域(河南段)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


涡河流域(河南段)地理位置图

分布图,河南,河流,降雨量


华北水利水电硕士学位论文102.2气象水文概况2.2.1气象涡河流域地处暖温带,区内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根据开封、商丘等地气象站多年降水量资料统计,流域年平均降水量638.16~690.63mm,年最大降水量1044.5~1078.4mm,最小降水量347.9~382.5mm。降水在季节分配上不均匀,一般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11月至翌年3月的五个月中,仅占年降水量的15%~25%。降水量向东南方向略有增大趋势(图2-2)。湿度以6~9月份最大,蒸发5、6月份最强烈[51]。由于降水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在一年内经常出现旱、涝交替的现象。多年平均蒸发量1556~2058mm,蒸发强度由西向东减弱。年平均气温13~15℃。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1~1℃;7~8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25~27℃,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75%。图2-2涡河流域(河南段)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图Fig2-2DistributionmapofperennialaveragerainfallintheGuoheriverbasin(Henansection)2.2.2水文涡河流域(河南段)北临黄河,主要河流为涡河,支流包括运粮河、惠济河、蒋河、铁底河、赵之河、黄子河、尉扶河、大沙河及清水河等(图2-3)。

水系图,水系图,河南,河流


研究区概况11图2-3涡河流域(河南段)水系图Fig2-3RiverpatternofGuooheriverbasin(Henansection)涡河是淮河中游北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跨豫、皖两省,流域面积15905km2,河道全长423km,其中豫境196km,流域面积(河南段)1.4万km2。据涡河玄武站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6.83m3/s,最大流量473m3/s(1965年)。淮北平原区主要河道(河南段),呈西北东南走向。涡河水主要来源于运粮河,其源头在河南开封以西,黄河南堤脚下,自西北向东南,穿过中牟县与开封市之间陇海铁路,在朱仙镇南侧有一条支流,后途经通许、扶沟、太康、柘城、鹿邑入安徽省亳州,经涡阳、蒙城,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河源地面高程78m,河口19m,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济河口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运粮河自杏花营农场的秫米店村西北入境,穿杏花营、仙人庄、西姜寨、朱仙镇等乡(镇),最后于大李庄乡的四合庄入涡河,在境内全长35.6km,流域面积214km2,流量61m3/秒。惠济河源于开封城西北黄汴河源,全长181.8km,流域面积4130km2。干流自开封城东南角黄汴河口开始,穿过陇海铁路桥,向东南经高楼、汪屯桥,到后伍村东北马家河入惠济河口北,全长10.74km,流域面积177.9km2。根据惠济河砖桥闸站监测数据可知,自1951至1994年,惠济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4m3/s,1957年出现最大流量值934m3/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四子王旗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侯庆秋,董少刚,张旻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4)
[2]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评价马莲河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时空变化[J]. 王雨山,郭媛,周殷竹,李戍,王茜.  干旱区地理. 2020(02)
[3]基于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对济南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预测[J]. 亓协全,袁超,成世才,谢国磐.  化工矿产地质. 2019(04)
[4]天津浅层地下水海水入侵的水化学特征及氧同位素示踪研究[J]. 赵卫,梁昊,宫少军,乔吉果,彭鑫,李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5]唐山曹妃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咸化成因[J]. 侯国华,高茂生,党显璋.  地学前缘. 2019(06)
[6]陕西黑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J]. 王晓艳.  中国沙漠. 2019(04)
[7]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朱金峰,刘悦忆,章树安,郑航.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8)
[8]柳江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证据[J]. 谷洪彪,迟宝明,王贺,张耀文,王明远.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8)
[9]蒲阳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J]. 邓启军,李方红,李伟,刘昭,刘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2)
[10]地下水资源评价发展及现状研究[J]. 梁丽青,刘喜峰,常颖.  江西建材. 2016(20)

博士论文
[1]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D]. 崔素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河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评价[D]. 高淑琴.吉林大学 2008
[3]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D]. 王福刚.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同位素技术刻画安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D]. 张敏.郑州大学 2019
[2]黄河影响带地下水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 贺国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本文编号:3304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304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