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7:03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是一个深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必须将其放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背景下理解。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大力开展老年人体育,通过开展老年人体育不仅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老年人获得感的提升。论文以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获得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城关区60岁以上(包含60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论文首先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从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进行分析,并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育参与形式、不同体育锻炼量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大力开展老年人体育应对老龄化社会
        1.1.2 共建共享发展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
        1.1.3 兰州市老年人体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有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已有研究
        1.3.2 国内外有关获得感的已有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获得感
        1.4.2 体育锻炼
        1.4.3 体育锻炼获得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实地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基本情况分析
        3.1.1 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3.1.2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3.1.3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及场所、项目
        3.1.4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
    3.2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情况分析
        3.2.1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结构内容
        3.2.2 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技能获得情况
        3.2.3 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获得情况
        3.2.4 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获得情况
        3.2.5 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获得情况
    3.3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
        3.3.1 不同性别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
        3.3.2 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
        3.3.3 不同体育参与形式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
        3.3.4 不同体育锻炼量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
    3.4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影响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主观因素
        3.4.2 影响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客观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获得感提升视域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 呂诗蒙,张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2]获得感提升导向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逻辑、关系模型与评价维度[J]. 原光,曹现强.  理论探讨. 2018(06)
[3]我国居民获得感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J]. 王恬,谭远发,付晓珊.  财经科学. 2018(09)
[4]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J]. 吕小康,黄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 曹现强,李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2)
[6]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J]. 郑风田,陈思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2)
[7]“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 张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8]共享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蒋永穆,张晓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3)
[9]暖心热词:获得感[J]. 宋晓岩.  语文建设. 2016(07)
[10]中国加拿大老年体育比较研究[J]. 李宇星,周德书.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4)

硕士论文
[1]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获得感的影响研究[D]. 王媛媛.浙江财经大学 2019
[2]社区服务的居民获得感研究[D]. 王琳云.西北大学 2018
[3]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获得感研究[D]. 王瀅.浙江工商大学 2018
[4]农民工获得感问题[D]. 李伟.东北财经大学 2018
[5]当代大学生获得感研究[D]. 张强.山西师范大学 2018
[6]江西省井冈山革命老区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张佳蕾.广州体育学院 2018
[7]以居民获得感为基础的云南省杞麓湖流域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D]. 李大强.中央民族大学 2018
[8]本科生在高校内部治理改革中的获得感研究[D]. 柳琳璠.南方医科大学 2018
[9]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 钟晓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10]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研究[D]. 刘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3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43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