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 ——以慈文传媒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3 00:19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成为一种常态,而商誉作为并购重组之下的产物,已发展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科技化程度的显著提升,5G技术领跑全球,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上升,文化消费结构显著升级,文化传媒企业在我国市场方兴未艾。鉴于文化传媒企业本身“轻资产”的属性,其并购普遍存在着“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现象,并购形成高额商誉已成为该行业新的发展态势。但是,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下滑和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逐步到期,产生的减值风险也随着商誉的累计不断增加,多数企业受到巨额商誉减值的影响。根据2019年4月30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报,大量企业因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导致业绩下滑乃至亏损,而其中轻资产的文化传媒企业尤为突出,行业内“业绩变脸”等乱象频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文化传媒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形成了高额的商誉之外,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也未有效地促使企业正确且相对合理地反映商誉的真实数额。因此,对于商誉规模不断累积的文化传媒企业来说,针对其并购形成高额商誉的原因以及高额商誉已形成之后的后续计量...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8年各行业商誉减值金额Fig1-1Goodwillimpairmentamountofvariousindustriesin2018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八号——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以慈文传媒为例12图1-2论文研究框架Fig.1-2Theframeworkofthethese1.4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聚焦于近年来受政策扶持而活跃发展的文化传媒企业,并聚焦真实案例,从商誉形成原因及后续计量两个角度对高额商誉产生的源头以及后续如何消化高额商誉进行全面剖析;二是通过具体真实数据的模拟分析商誉后续计量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经济效果的影响,试图找到一种在实务中可行且反映商誉真实合理价值,同时可间接抑制高额商誉形成且规避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后续计量方法。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以慈文传媒为例20第3章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概述3.1文化传媒行业背景及并购概况3.1.1行业背景(1)行业状况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始终呈增长态势。通过下图3-1可发现,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文化传媒产业却提升了其转型升级的速度,并且稳定健康发展。其核心产业总值,从2012年的9433.4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20959.5亿元。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稳定向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格局,为文化传媒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互联网科技更新换代,文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愈加看重高层次精神需求方面的产品,愈加追求娱乐化与轻松化的服务。而文化传媒企业恰恰可提供这些精神需求方面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传媒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成长为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图3-12012—2018年中国文化传媒核心产业总值及增长率情况Fig.3-1TotalvalueandgrowthrateofChina"sculturalmediaindustryin2012—2018数据来源:《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市“文化传播类”上市公司商誉问题研究[J]. 张黎焱. 当代经济管理. 2020(03)
[2]关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乱象的思考[J]. 陈琪. 财务与会计. 2019(07)
[3]“商誉”的概念与计量研究——模型与分析[J]. 王志伟,胡佳倩. 会计之友. 2019(04)
[4]商誉这颗“雷”:减值还是摊销?[J]. 谢德仁. 会计之友. 2019(04)
[5]文化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改进研究[J]. 刘瑞平. 经贸实践. 2018(20)
[6]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J]. 黄蔚,汤湘希.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8)
[7]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中可比公司选择研究——以文化传媒行业为例[J]. 王晓婷,毕盛. 会计之友. 2018(09)
[8]商誉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李玉菊.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3)
[9]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相关问题研究[J]. 潘妙丽,张玮婷. 证券市场导报. 2017(09)
[10]关于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探讨——减值测试还是分期摊销?[J]. 徐华新. 商业会计. 2017(13)
硕士论文
[1]我国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成因的多案例研究[D]. 宋嫣.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我国文化传媒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 张登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
[3]基于EVA的文化传媒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 高凯.辽宁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65175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8年各行业商誉减值金额Fig1-1Goodwillimpairmentamountofvariousindustriesin2018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八号——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以慈文传媒为例12图1-2论文研究框架Fig.1-2Theframeworkofthethese1.4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聚焦于近年来受政策扶持而活跃发展的文化传媒企业,并聚焦真实案例,从商誉形成原因及后续计量两个角度对高额商誉产生的源头以及后续如何消化高额商誉进行全面剖析;二是通过具体真实数据的模拟分析商誉后续计量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经济效果的影响,试图找到一种在实务中可行且反映商誉真实合理价值,同时可间接抑制高额商誉形成且规避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后续计量方法。
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研究——以慈文传媒为例20第3章文化传媒企业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概述3.1文化传媒行业背景及并购概况3.1.1行业背景(1)行业状况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始终呈增长态势。通过下图3-1可发现,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文化传媒产业却提升了其转型升级的速度,并且稳定健康发展。其核心产业总值,从2012年的9433.4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20959.5亿元。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稳定向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格局,为文化传媒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互联网科技更新换代,文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愈加看重高层次精神需求方面的产品,愈加追求娱乐化与轻松化的服务。而文化传媒企业恰恰可提供这些精神需求方面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传媒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成长为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图3-12012—2018年中国文化传媒核心产业总值及增长率情况Fig.3-1TotalvalueandgrowthrateofChina"sculturalmediaindustryin2012—2018数据来源:《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市“文化传播类”上市公司商誉问题研究[J]. 张黎焱. 当代经济管理. 2020(03)
[2]关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乱象的思考[J]. 陈琪. 财务与会计. 2019(07)
[3]“商誉”的概念与计量研究——模型与分析[J]. 王志伟,胡佳倩. 会计之友. 2019(04)
[4]商誉这颗“雷”:减值还是摊销?[J]. 谢德仁. 会计之友. 2019(04)
[5]文化传媒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改进研究[J]. 刘瑞平. 经贸实践. 2018(20)
[6]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J]. 黄蔚,汤湘希.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8)
[7]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中可比公司选择研究——以文化传媒行业为例[J]. 王晓婷,毕盛. 会计之友. 2018(09)
[8]商誉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李玉菊.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3)
[9]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相关问题研究[J]. 潘妙丽,张玮婷. 证券市场导报. 2017(09)
[10]关于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探讨——减值测试还是分期摊销?[J]. 徐华新. 商业会计. 2017(13)
硕士论文
[1]我国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成因的多案例研究[D]. 宋嫣.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我国文化传媒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 张登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
[3]基于EVA的文化传媒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 高凯.辽宁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6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56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