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汽车工厂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3:39
汽车工厂项目通常有着高信息化、高柔性度、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同时由于汽车工厂对能源的消耗量极大,车间内布置有大量输送能源的管线,衍生出设计难度大、综合管线密集复杂、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对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借助BIM技术对项目进行可视化模拟与分析,解决上述难题,追求精细化的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首先根据汽车工厂项目特点建立了一套有针对性的BIM协同设计方法,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应用。利用包含有全部工程信息的BIM模型,对BIM技术在可视化展示与协调、工程量统计、物料追踪以及厂区物流模拟方面进行了论述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IM协同设计技术能够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施工过程中问题出现几率,并能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确度,通过高效控制项目预算,使得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然后针对汽车工厂项目中管线密集复杂的情况,利用BIM技术进行综合管线的碰撞检测和系统优化设计,阐述了碰撞检测的规则设定、进行步骤、状态甄别方法等,并对综合管线支吊架系统的应用优势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BIM技术在复杂管线优化方面的应用可以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建筑工程行业的两次技术革命
第1章绪论3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性能和综合能耗进行分析模拟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建筑工程能量分析与研究不应该仅体现在建筑后期运行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以及衍生出的设计优化更是建筑工程能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BIM技术的大力推动及各地对绿色建筑概念相关要求的提出,建筑工程能量模拟在建筑工程行业也愈发普遍[7]。1.3BIM概念1.3.1BIM的核心理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工程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计算机中建立出一个提供单一、完整、包含逻辑关系的虚拟建筑信息库,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中不仅包含建筑工程的几何信息,还包含大量的非几何信息,如构件的连接方式、承压能力、材质、编码、耐火极限、品牌、生产厂家和采购信息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能够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项目审批、方案深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采购、生产加工、施工建设、验收交付、运营维护、改扩建等全过程。对建筑物信息的创建生成、分析校对、交流传递及管理维护进行整合衔接,对项目的建造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持续发挥作用[8](如图1.3.1)。图1.3.1BIM技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根据BIM定义可见,3D模型的表达表明了构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构件上的信息表达了我们的设计参数。BIM重点在于信息,核心在于模型,应用在于全过程协同(如图1.3.2)。
第1章绪论4图1.3.2建筑工程行业BIM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1.3.2BIM的主要特征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易协调性、模拟性、联动性、参数化和贯穿全生命周期6大特点。(1)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这是BIM技术区别与传统2D平面图纸的最大区别之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运用将传统的点、线、面变成了墙、柱、梁、门、窗、设备等,使得项目参与的各方能够对项目整体一目了然[9]。在传统二维设计阶段,建筑工程项目采用二维的点、线、面的方式对设计信息进行表达,缺乏立体感和整体感,需要项目参与人员将图纸上的二维信息在大脑中转化为实际建筑物构件的轮廓,非常考验工程技术人员的三维构图与想象能力。这种方式在面对如今建筑行业造型复杂各异的工程项目时,已经暴露出它的弊端。而BIM应用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将设计元素从始至终以三维构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能检视所有的建筑空间和建筑里的各种设备和管线,工程项目参与的各个团队都可以直接浏览模型的每个空间,使用模型进行分析讨论与沟通,进而延伸出更多的视觉分析和对比,甚至是动态仿真施工和运行模拟,辅助项目各方做出正确决策,更直观快速地看到建筑物完成后会产生的问题,了解工程完成后的全貌[10]。(2)易协调性BIM技术的应用,使得项目参与各方基于同一个平台、同一个环境、同一个模型下工作,实时共享信息和数据,实现协同工作。在设计阶段和施工前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干涉和碰撞问题进行核查并形成碰撞检测报告,帮助设计团队进行协调修改,极大提高项目整体设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BIM技术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J]. 高喜玲,丁运斌. 山西建筑. 2020(05)
[2]结合BIM与二维码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方法研究[J]. 刘濠,洪洁茹,章梦霞,王锦阳,徐照. 施工技术. 2020(02)
[3]应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J]. 杨可乐,张彩红. 中外企业家. 2020(06)
[4]基于BIM的建筑一体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分析[J]. 邹亚峰.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2)
[5]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正向设计应用探索[J]. 曾旭东,周鑫,张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6)
[6]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模型建立、碰撞检测研究[J]. 田永刚,张亮,金建伟. 轻工科技. 2019(09)
[7]基于BIM的民用建筑管线综合安装碰撞检测[J]. 唐飞凤. 四川建材. 2019(04)
[8]BIM技术在预制化综合支吊架中的应用[J]. 王林. 建设监理. 2019(03)
[9]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协同设计模式研究[J]. 李畅. 建筑与文化. 2019(02)
[10]BIM技术的建筑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 张玉龙. 建材与装饰. 2018(52)
博士论文
[1]基于云计算的BIM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研究[D]. 刘强.清华大学 2017
[2]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赵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 张洋.清华大学 2009
[4]建筑与气候[D]. 陈飞.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BIM技术在某EPC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程兴.河北工程大学 2019
[2]BIM可视化技术在某综合楼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 杨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3]BIM技术在复杂综合体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D]. 姚瑞哲.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BIM技术在设计优化及智慧工地建设的应用研究[D]. 郑小云.浙江大学 2018
[5]BIM技术在天津湾综合体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研究[D]. 黄兴华.天津大学 2018
[6]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价值分析[D]. 梁立军.天津大学 2018
[7]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的BIM技术应用[D]. 陈兆云.安徽建筑大学 2017
[8]运用BIM软件精确统计工程量的方法研究[D]. 王法兵.天津大学 2017
[9]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与结构、给排水专业的协同设计流程研究[D]. 兰彪.华中科技大学 2017
[10]设计施工阶段BIM应用框架和实施策略研究[D]. 许永博.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0148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建筑工程行业的两次技术革命
第1章绪论3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性能和综合能耗进行分析模拟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建筑工程能量分析与研究不应该仅体现在建筑后期运行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以及衍生出的设计优化更是建筑工程能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BIM技术的大力推动及各地对绿色建筑概念相关要求的提出,建筑工程能量模拟在建筑工程行业也愈发普遍[7]。1.3BIM概念1.3.1BIM的核心理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工程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计算机中建立出一个提供单一、完整、包含逻辑关系的虚拟建筑信息库,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中不仅包含建筑工程的几何信息,还包含大量的非几何信息,如构件的连接方式、承压能力、材质、编码、耐火极限、品牌、生产厂家和采购信息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能够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项目审批、方案深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采购、生产加工、施工建设、验收交付、运营维护、改扩建等全过程。对建筑物信息的创建生成、分析校对、交流传递及管理维护进行整合衔接,对项目的建造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持续发挥作用[8](如图1.3.1)。图1.3.1BIM技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根据BIM定义可见,3D模型的表达表明了构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构件上的信息表达了我们的设计参数。BIM重点在于信息,核心在于模型,应用在于全过程协同(如图1.3.2)。
第1章绪论4图1.3.2建筑工程行业BIM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1.3.2BIM的主要特征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易协调性、模拟性、联动性、参数化和贯穿全生命周期6大特点。(1)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这是BIM技术区别与传统2D平面图纸的最大区别之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运用将传统的点、线、面变成了墙、柱、梁、门、窗、设备等,使得项目参与的各方能够对项目整体一目了然[9]。在传统二维设计阶段,建筑工程项目采用二维的点、线、面的方式对设计信息进行表达,缺乏立体感和整体感,需要项目参与人员将图纸上的二维信息在大脑中转化为实际建筑物构件的轮廓,非常考验工程技术人员的三维构图与想象能力。这种方式在面对如今建筑行业造型复杂各异的工程项目时,已经暴露出它的弊端。而BIM应用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将设计元素从始至终以三维构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能检视所有的建筑空间和建筑里的各种设备和管线,工程项目参与的各个团队都可以直接浏览模型的每个空间,使用模型进行分析讨论与沟通,进而延伸出更多的视觉分析和对比,甚至是动态仿真施工和运行模拟,辅助项目各方做出正确决策,更直观快速地看到建筑物完成后会产生的问题,了解工程完成后的全貌[10]。(2)易协调性BIM技术的应用,使得项目参与各方基于同一个平台、同一个环境、同一个模型下工作,实时共享信息和数据,实现协同工作。在设计阶段和施工前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干涉和碰撞问题进行核查并形成碰撞检测报告,帮助设计团队进行协调修改,极大提高项目整体设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BIM技术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J]. 高喜玲,丁运斌. 山西建筑. 2020(05)
[2]结合BIM与二维码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方法研究[J]. 刘濠,洪洁茹,章梦霞,王锦阳,徐照. 施工技术. 2020(02)
[3]应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J]. 杨可乐,张彩红. 中外企业家. 2020(06)
[4]基于BIM的建筑一体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分析[J]. 邹亚峰.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2)
[5]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正向设计应用探索[J]. 曾旭东,周鑫,张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6)
[6]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模型建立、碰撞检测研究[J]. 田永刚,张亮,金建伟. 轻工科技. 2019(09)
[7]基于BIM的民用建筑管线综合安装碰撞检测[J]. 唐飞凤. 四川建材. 2019(04)
[8]BIM技术在预制化综合支吊架中的应用[J]. 王林. 建设监理. 2019(03)
[9]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协同设计模式研究[J]. 李畅. 建筑与文化. 2019(02)
[10]BIM技术的建筑协同设计应用研究[J]. 张玉龙. 建材与装饰. 2018(52)
博士论文
[1]基于云计算的BIM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研究[D]. 刘强.清华大学 2017
[2]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赵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 张洋.清华大学 2009
[4]建筑与气候[D]. 陈飞.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BIM技术在某EPC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程兴.河北工程大学 2019
[2]BIM可视化技术在某综合楼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 杨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3]BIM技术在复杂综合体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D]. 姚瑞哲.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BIM技术在设计优化及智慧工地建设的应用研究[D]. 郑小云.浙江大学 2018
[5]BIM技术在天津湾综合体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研究[D]. 黄兴华.天津大学 2018
[6]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价值分析[D]. 梁立军.天津大学 2018
[7]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的BIM技术应用[D]. 陈兆云.安徽建筑大学 2017
[8]运用BIM软件精确统计工程量的方法研究[D]. 王法兵.天津大学 2017
[9]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与结构、给排水专业的协同设计流程研究[D]. 兰彪.华中科技大学 2017
[10]设计施工阶段BIM应用框架和实施策略研究[D]. 许永博.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01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60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