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的研制及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7 08:22
  目的:分析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概念变革、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明确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核心范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模式;编制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并探讨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慢性皮肤病心理社会适应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变革、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遵循Arksey和O’Malley范围研究的原则,检索从2009年1月到2018年12月EMBASE、Pub Med、CINAHL和Psyc INFO收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相关信息,归纳出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变革、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第二部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模式的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学,2018年8月起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与观察,访谈资料转录后经过初始、聚焦、轴向和理论编码4个关键阶段,通过不断比较对数据进行迭代编码和分析,直至资料达到饱和...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6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慢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1.2 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研究现状
        1.1.3 慢性皮肤病心理社会干预研究进展
    1.2 理论基础
        1.2.1 Roy适应模式
        1.2.2 Lazarus和 Folkman情感调节应对
        1.2.3 Sheldon和 King积极心理学
    1.3 研究假设和意义
        1.3.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研究假设
        1.3.2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变革、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1 背景
    2 方法
        2.1 界定研究问题
        2.2 确定相关文献
        2.3 筛选文献
        2.4 数据可视化
        2.5 整理、总结和报告结果
    3 结果
        3.1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变革
        3.2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
            3.2.1 人口学因素
            3.2.2 疾病因素
            3.2.3 心理因素
            3.2.4 社会因素
        3.3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干预措施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模式的质性研究
    1 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伦理问题
        2.2 研究参与者
        2.3 抽样的方法与过程
        2.4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4.1 形成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2.4.2 访谈场所
            2.4.3 正式访谈
            2.4.4 参与式观察
            2.4.5 转录
        2.5 资料分析
        2.6 文献的应用
        2.7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慢性皮肤病的影响
        3.2 背景因素
        3.3 生理体验
        3.4 心理体验
        3.5 社会体验
        3.6 自我认知
        3.7 积极心理社会适应
        3.8 消极心理社会适应
    4 讨论
        4.1 心理社会适应是动态变化的结果
        4.2 自我认知是心理社会适应的核心范畴
        4.3 心理社会适应的背景因素
        4.4 心理社会适应的体验
    5 结论
第三部分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研制及与生存质量关系的量性研究
    1 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伦理问题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形成初始化问卷及条目池
            2.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2.4 资料收集工具
            2.4.1 人口统计学资料调查表(附录D)
            2.4.2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附录E)
            2.4.3 皮肤病生存质量指数(附录F)
            2.4.4 阿森斯失眠问卷(附录G)
            2.4.5 医院焦虑与抑郁问卷(附录H)
            2.4.6 领悟社会支持问卷(附录I)
        2.5 资料收集
        2.6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形成初始化问卷
        3.2 内容效度
        3.3 预调查
        3.4 项目分析
        3.5 探索性因子分析
        3.6 验证性因子分析
        3.7 效标关联效度
        3.8 K组分析
        3.9 内部一致信度
        3.10 重测信度
        3.11 问卷总体及维度间相关性分析
        3.12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的分析
        3.13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分析
            3.13.1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单因素分析
            3.13.2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3.3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路径分析
            3.13.4 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单因素分析
            3.13.5 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3.6 白癜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单因素分析
            3.13.7 白癜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4 慢性皮肤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14.1 慢性皮肤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14.2 慢性皮肤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4.3 慢性皮肤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路径分析
            3.14.4 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14.5 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4.6 白癜风患者生存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14.7 白癜风患者生存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项目分析
        4.2 效度
        4.3 信度
        4.4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4.5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4.6 慢性皮肤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对临床工作和未来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病耻感测量工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董佳,周郁秋,孙玉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2]慢性手部湿疹的心理社会因素[J]. 李黎,刘盼盼,李吉,谢红付,匡叶红,李捷,粟娟,朱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2)
[3]银屑病病人疾病耻辱感与社会支持及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 朱蓓蓓,曹春艳.  护理研究. 2016(29)
[4]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沈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09)
[5]睡眠质量的衡量标准[J]. 孙玉兰,陈祥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02(14)

博士论文
[1]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D]. 晏晓颖.中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D]. 张雯雯.东北石油大学 2019
[2]社会工作介入住院皮肤病患者心理压力的实务研究[D]. 赵玥.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45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645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7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