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运动协会与政府间关系的规范分析
本文关键词:单项运动协会与政府间关系的规范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政治学理论,对政府与单项运动协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政府需要单项运动协会代行项目管理职能,因为单项运动协会具有更高的管理效能。为了防止"第三部门失效",政府必须加强对单项运动协会的监管力度,同时接受单项运动协会对自身的监督与制约,以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及腐败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系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部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政府职能 单项运动协会 体育市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TY001)
【分类号】:G812.3
【正文快照】: 我国单项运动协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政府机构既是改革的发起者,又是改革的对象,这就带来了“谁给理发师理发?”的难题。政府机构也是由形形色色的“经济人”组成的,在设计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个体利益与部门利益,因而我国单项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宫维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冲突的逻辑进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曹世华;雷金火;;论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阳春花;易志高;;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樊行健;胡成;;论会计管制与会计制度弹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周光礼;;论中国政府与教育中介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法学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杨伦增;;学术期刊外部效益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10 杨伦增;;学术期刊办刊经费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编辑之友;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泓;;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A];“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进己;;东亚文化圈发展的展望[A];“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牟钟鉴;;儒学在思考[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C];2004年
4 毛文华;徐国根;;高校体育产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5 潘华;;中德体博会的比较研究[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6 曾文革;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试论跨国公司与国家的互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葛秀华;从“西方化”到“中国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华敏;江泽民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庞兰强;行政法视野中的公益法人[D];山西大学;2003年
5 刘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重构:制衡、激励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尚永昕;准政府组织及其行政法规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彭惠文;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沈恒超;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3年
9 谭元满;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陈敬玉;现代女装设计元素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纯献;;我国体育政治软实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2 孟阿丹;;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形象影响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3 郝强;康萍;;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6期
4 钱宗梅;刘志民;;我国职业赛场秩序维护策略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6期
5 田雨普;;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的我国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年02期
6 王家力;王健;盛克庆;;我国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发展沿革[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4期
7 王成;田雨普;;“十一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4期
8 田轶;章思琪;;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9 范芹;;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曹士云;王莉娅;白莉;;中国老年妇女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林;宋楚欢;张学伟;张培;;乌鲁木齐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管理问题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吴雅莉;;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张杰;;我国竞技健美操组织管理现状的探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乐;;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发展的“请进来”战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冉学东;陈俊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体育社团改革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孙冉;;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之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郝海亭;徐晓敏;;政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8 杨风华;;公共体育场馆有效供给——基于民营化及政府职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林;于建勇;张立;孟祥瑞;杨越;黄海燕;;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报告——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吴春霞;;关于建立我国竞技体育新型“举国体制”的探讨[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凯;中国体育管理论剑北体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实习生 顾伟佳;从无人问津到小胖墩纷至沓来[N];解放日报;2009年
3 王佳元;体育资源配置:是否分权还要看国情[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杨政;俄罗斯欲改善体育管理[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实习生 于海艳;从“郎聂之争”看体育产业发展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尹波;全运·亚运·奥运[N];济南日报;2009年
7 王向娜;中国马速度大赛落幕[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记者 刘波;昆明将建世界第二高原网球培训基地[N];昆明日报;2008年
9 苏祥新;警惕“后奥运虚耗”[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王佳元;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不可偏废[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豪杰;论体育医疗服务系统——价值论证与系统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苗治文;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孙越;中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袁雷;论体育对政治发展的价值[D];吉林大学;2009年
5 董欣;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孙月霞;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价值观与管理体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靳厚忠;论体育竞技表演业的内部分工[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崔鲁祥;中国职业体育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协同治理—职业篮球、足球实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刘夫力;中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亚林;治理视角下中国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重塑[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梁园;我国体育管理硕士学位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陈立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根;学校体育管理的道德领导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德萍;包头市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周玉敏;体育课后学习与终身体育的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杜芸芸;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9 冯军政;中国政府体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与改革路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朱学强;学校体育细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54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