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制度 中国 美国 对比分析
【摘要】:科技报告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美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技术中心;
【关键词】: 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制度 中国 美国 对比分析
【分类号】:G322;G327.12
【正文快照】: 科技报告是指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科技管理或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用于积累、传播和利用的特殊文献。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科研活动相关信息的收集、跟踪和管理,科技报告开放共享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国防科技报告是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J];航空科学技术;2004年01期
2 张爱霞;;美国能源部科技报告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振礼,尹建;美国科技档案工作探析(四)──中美科技档案工作之比较及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J];档案与建设;2001年08期
2 霍振礼,尹建;美国为什么不存在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的专门概念[J];档案学通讯;2003年05期
3 庞立;周小延;;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及开发利用问题[J];当代图书馆;1999年02期
4 马立毅;;美国能源部科技报告简介[J];辐射防护通讯;2006年06期
5 胡红亮;王维亮;于洁;;网络时代的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6 王维亮;美国政府科技报告的调查分析——关于近几年来发行数量减少问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7 郭学武;朱江;;开放科技报告服务体系建设刍议[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8 霍振礼;务实传统的档案工作[J];山西档案;2000年03期
9 张爱霞;;美国能源部科技报告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1期
10 张东,赵新力;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的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键;;关于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凡;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武,乔传福;中美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差异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邵莹;李珍玉;;中美国债市场比较分析及启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宗浩;陈亚东;;反就业歧视论[J];求索;2006年08期
4 王储;;19世纪美国西部工业化探析——兼论我国西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J];开发研究;2008年01期
5 张红涛;;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学理论;2009年19期
6 丑则静;;试析东亚共同体语境下美国外交走向与中国的应对之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7 吴慧颖;;从倾销与反倾销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问题[J];现代商业;2010年24期
8 蒋浩;;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实证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尹华;朱绿乐;;中美两国柑橘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许航宇;从美国90年代以来科技政策的发展谈我国21世纪科技政策的制定[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光明;;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及我国的借鉴[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2 高孟春;;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李志英;;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比较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冬;;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之比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5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9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祥斌;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2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4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7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苗苗;美国新干涉主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皮菊云;中美两国企业社会责任对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聂蕊;中美环境标准制度比较[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高飞;美国购物中心与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树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郑忠民;论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美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亚丹;美国明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中国宁波的启示[D];同济大学;2005年
8 陈莹;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安全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9 赵云;对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印;中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7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3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