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国家层面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工作重点由前期的一般项目审批管理转向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的立项决策。目前重大项目尚处于试点申报阶段,在管理上基本依托一般项目经验积累而探索前行,其评估论证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技术手段、支持系统尚不健全,难以适应有序管理的要求。此外,面对重大项目规模大、周期长、风险大,系统性及区域性强,环境保护压力大,实施意义重大等特点,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前的评估论证,科学进行决策分析尤为重要。文章从项目管理阶段和行政管理程序出发,将重大项目评估论证划分为立项决策评估和评估论证两个阶段,从各阶段评估论证的重点出发,分别建立了表征申报资格、申报条件、实施条件;规划目标、整理条件、生态环境、实施保障;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项目估算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与管理等控制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评估论证综合评价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重大项目评估论证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重大项目 评估论证 指标体系
【基金】: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No.200712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08BAB38B06)资助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199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明确“实行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田、水、路、林、村建设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土地整理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2 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咏文;段萍;胡永升;;MAPGIS在土地整理面积量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2 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3 吴怀静,杨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4 汤惠君,胡振琪,苏少青;广东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J];地理科学;2004年04期
5 杨庆媛;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6期
6 王军;邱扬;杨磊;邸超;余莉;;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7 张一飞,黄劲松,沈秀峰,周生路;以定级为基础的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8 王军;;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9 张雅杰,张丰;浅谈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2期
10 熊华,姜武汉,詹长根,何建华;土地整理规划辅助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鲍海君;土地开发整理的BOT项目融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梁勇;数字农业框架体系和田块建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3 董利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明;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瑷玲;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袁天凤;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粟辉;城市土地可整理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锐;重庆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佳松;当前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误区与对策探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姜开勤;区域性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尧德明;海南省荒草地宜耕指标体系及其在荒草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白雪华;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宫攀;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殷建军;工程移民中的土地整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黄艳丽;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偃师市为例[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涞;刘玲;;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评价体系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市某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高云峰;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多功能性问题[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4 杨操静;郭小砾;刘红云;谭杰;;基于熵权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J];地下水;2006年01期
5 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6 龚健,刘艳芳,黄中华;我国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6期
7 许谦;确定模糊评价综合因素权重的一个方法[J];大学数学;2005年01期
8 张超,高敏华,黄昭权;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5年05期
9 覃事娅;尹惠斌;;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刘卫东;浅论土地整理[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攀;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玉娟;张杨;;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项目启动[J];资源导刊;2010年11期
2 李梅生;;积极推进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访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保威[J];国土资源;2010年07期
3 罗林涛;;土地整治工程成本管理[J];中国土地;2009年06期
4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通知要求:切实提高土地整治相关资金使用效益[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23期
5 ;不能错失良机,也不要操之过急——农村土地整治座谈会专家发言摘登[J];中国土地;2010年08期
6 辛京;;国土部将修改农村土地整治政策 土地整治 农民合法权益放首位 专家建议应赋予农民否决权[J];北京农业;2011年01期
7 朱维究;林美锋;;农地整治须农民参与、依法行政[J];农村经营管理;2011年02期
8 陈沉;;民间资本如何参与土地整治[J];中国土地;2011年02期
9 吴开兴;;我市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江东论坛;2010年03期
10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问答[J];福建农业;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帅;;关于土地整治市场化的思考[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傅华;;土地整治——让农村生活更美好[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为吉;刘敬贤;;广东省恩平市土地整治问题与对策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土地整治给农民带来实惠[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5 管叔琪;;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实践、问题与对策[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宁涛;杨庆媛;苏康传;李小广;王晓蒙;;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桂雄;;农村土地整治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鲍海君;徐保根;;嘉兴市七星镇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的初步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9 郭兴红;;加强土地整治 促进新农村建设[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文志;王丽;;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关于湘阴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调查和思考[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夏s,
本文编号:945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94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