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6-11-28 08:04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闻与传播研究

NEWS RESEARCH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

□ 张 瑜

【摘 要】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而兴起的即时通讯软件,因其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私密性、时尚性等特征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以人际传播为视阈,微信传播模式是由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等点对点单一传播以及微信群、公众平台等多对多的群体、大众传播组合而成的复合传播;微信传播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前台”“后台”表演,以及个体网络自我的印象管理;微信的传播效果主要表现为社交媒体过度使用之后的孤独感加深、焦虑甚至异化。

【关键词】微信;移动互联网;人际传播;关系;自我呈现【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而兴起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从2011年1月11日产品试水到2013年11月用户突破6亿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微信的迅猛发展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时尚风潮或生活方式,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

一、微信中的关系构成及传播模式首先,微信实现了现实强关系的平行转移。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关系诉求是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最根本的诉求。微信中的现实强关系构成包括来自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的平行转移。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作为微信中的强关系使得用户在使用初期就会对其产生很强的依附性和很高的回访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过剩的信息量不胜其烦,而每个人的精力和圈子都是有限的,拥有强关系的自媒体反而成为最容易牢固吸引用户的媒介之一。但是,现实强关系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关系,因为强关系是对现实关系的网络化转移,在现实关系中个体所拥有的强关系的认知程度、教育程度、地域分布、社会分工等角色丛都与自己相似或者相关联。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实强关系是个体本

身已经具有的很多社会属性的综合式、缩影式的呈现。

其次,微信使得虚拟弱关系之间获取联系成为可能。微信中的关系构成还包括开放的虚拟弱关系。虚拟弱关系主要通过“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来实现。“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面向的都是没有地域限制、社会角色丛不确定的未知人群,微信随机交友的功能极大地增加了其关系构成的开放性。“附近的人”功能是指在用户周边一千米以内,主动授权地理位置分享的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加为好友。该功能虽然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是对于用户近距离交友并且快速实现现实关系的转换以及迅速了解所在地周围的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

微信作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关系诉求的满足程度首先取决于关系构成的开放和封闭程度。微信关系中的现实强关系和虚拟弱关系相互交织,使得用户在完成对现实关系移动化、网络化转移的同时,方便地进行所在地周边地区和未知地域的关系探索,满足用户对关系诉求的不同要求,从已知和未知,熟悉和陌生,封闭和开放等多个层面实现对

关系需求的满足。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强关系和弱关系在朋友圈生产的新鲜事就是最好的最值得关注的媒介内容。强关系的现实性和弱关系的虚拟性对于用户来讲都具有很强的黏性。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体化是在满足用户使用即时通讯的前提下,利用社交媒体中的关系互动提高用户对微信的依附性。

最后,微信实现了人际、群体和大众的复合传播模式。微信作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私人性和隐秘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但是公众平台和扫一扫(一般是扫描公众平台的二维码)作为微信关系中的具有相对公共性的账号则是对微信用户个体通讯的适当补充。打开微信,除了平行转移的强关系,网络化实现的弱关系,还有生活必须或者兴趣使然的公众账号,这使得微信传播不仅仅是人际传播,还包含与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相融合的复合式传播。微信的平台化可以满足用户对生活中不同关系的综合需求。作为公众平台其传播方式主要以推送为主,这是一种不断主动弹出式的强行告知。但是,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_张瑜

推送的信息是相互叠加排放的,这是微

2014年第02期 19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_张瑜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96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