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互动的关系圈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博互动的关系圈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网络的兴起,社会化媒体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媒介,成为Web2.0时代的主流。社会化媒体是用户传播信息、分享经验、表达情感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在线工具或平台。其中,以微博最为典型,因而成为了当前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的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的关键在于关系圈挖掘算法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系圈挖掘算法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关系圈。传统的关系圈挖掘算法在识别重叠或非重叠关系圈的时候,计算复杂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在大规模网络结构上性能会迅速下降。因此,标签传播算法的诞生解决了该性能问题,但标签传播算法在标签初始化,标签传播或标签选择上的随机性影响关系圈挖掘算法的不稳定性和准确性;另外,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地展现关系网络便于社会网络分析。因此,建立一个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具有一定的实验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从微博用户的关系网络出发,重点分析了Speaker-Listener标签传播算法(Speaker-Listener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SLPA),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个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标签传播算法(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LPA)在重叠和非重叠社区的研究与改进现状,接着介绍SLPA标签传播算法,分析其在标签初始化和标签选择过程中的随机性。然后,优化标签,并在标签选择阶段融入协同过滤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的标签传播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CF-SLPA).在人工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实验分析改进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F-SLPA算法识别关系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明显优于SLPA算法。(2)基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本文在社会网络垂直化细分领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关系圈挖掘及其应用于一体的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3)通过系统的演示展现平台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不仅便于关系网络的研究,而且为其他社会计算提供了具有实验价值的应用平台。(4)最后,总结论文取得的工作成果和不足,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 图布局算法 协同过滤 LPA算法 SLPA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Contents10-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1.1 引言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现状14-16
- 1.2.2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16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16-17
- 1.4 文章组织结构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数据采集方案与可视化模型18-33
- 2.1 微博互动关系网络18-19
- 2.2 数据采集方案19-25
- 2.2.1 微博开放平台20-22
- 2.2.2 网络爬虫技术22-23
- 2.2.3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与实现23-25
- 2.2.4 关系网络数据模型25
- 2.3 力导引可视化模型25-27
- 2.3.1 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26-27
- 2.4 NBody可视化模型27-30
- 2.4.1 四阶Runge-Kutta方法28-29
- 2.4.2 Bames-Hut分级树算法29-30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30-31
- 2.6 本章小结31-33
- 第三章 基于协同过滤的CF-SLPA标签传播算法研究33-53
- 3.1 标签传播算法应用研究33-36
- 3.1.1 非重叠社区LPA算法34-35
- 3.1.2 重叠社区LPA算法35-36
- 3.2 SLPA标签传播算法研究与分析36-39
- 3.2.1 算法描述36-37
- 3.2.2 算法分析37-39
- 3.3 基于协同过滤的CF-SLPA标签传播算法39-46
- 3.3.1 协同过滤39-41
- 3.3.2 问题描述41
- 3.3.3 算法改进41-45
- 3.3.4 算法实现45-46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46-52
- 3.4.1 实验评测的数据集46-47
- 3.4.2 实验结果评价指标47-48
- 3.4.3 真实网络实验结果分析48-50
- 3.4.4 合成网络实验结果分析50-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关系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53-62
- 4.1 系统概述53
- 4.2 系统设计与分析53-56
- 4.2.1 系统概要设计53-54
- 4.2.2 系统详细设计54-56
- 4.3 系统实现与演示56-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70
- 致谢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国际核心期刊中云计算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年03期
2 刘真真;;探讨园艺植物可视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年16期
3 程业炳;;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吴多胜,叶雪梅,王帆;计算机辅助可视化故障树分析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8期
5 马超;叶祺;吴斌;石川;佘影;;基于动态链接分析的网络可视化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年06期
6 赵蓉英;王敏;;国际视野下中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年07期
7 朱明;;可视化及其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黎敏;钟辉新;;近五年国际国内云计算研究进展对比——基于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9 李建伟;荣良骥;;我国文化学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J];甘肃科技;2013年06期
10 邱均平;李小涛;董克;;图情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发展、演化与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建勇;刘俊;张鉴;迟学斌;;5·12汶川地震的可视化与分析[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C];2010年
2 张振龙;杨波;;可视化智能化机构分析与设计系统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传谆;郑新奇;邓红蒂;左玉强;苏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孙传谆;郑新奇;邓红蒂;左玉强;苏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柳辉;;基于AutoCAD的维修性人机可视化分析[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杨璐;伍蓓;杜杰丽;;IT外包决策研究回顾和模型评介——基于CiteSpaceⅡ的可视化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红纲;鲍玉斌;焦洪国;于戈;郑怀远;;维分析树导航下的可视化OLAP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井刚;面向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于江;学科领域发展状况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勉;在线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焕坤;基于微博互动的关系圈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琼;实时分布仿真平台下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丁晓东;用于网络监管的社交网络可视化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康斌;溃坝灾害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可视化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于石林;可视化流程建模与监控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石硕;风机无功电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阚振;美国情报学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博互动的关系圈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8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