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Pi演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3: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Pi演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增加,集中式处理模式的中央系统负载过大,信息流拥堵,单点失效易造成网络瘫痪,而分布式技术正以它较高的可靠性和分流的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本质是解决资源的管理问题,包括如何对资源进行存储和访问,所以对于分布式系统的底层计算模型的研究,需要重点考虑资源的表示形式。Pi演算是一种具有代数性质的进程演算,用于各个领域系统模型的形式化分析和描述。Pi演算中名字的概念可以直观地表示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并且结合Pi演算的移动性特点,能够描述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然而,基础Pi演算在对具体的实例建模时,由于其缺少对控制结构和复杂数据类型的直接描述,甚至有时会用到高阶Pi演算,造成所建立的模型十分复杂。因此,人们对Pi演算进行改进,用来适应不同领域模型的形式化分析。本文通过对分布式对等网络系统,Pi演算及其变体DPi演算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更接近真实网络拓扑的演算——NPi演算,该演算能够描述分布式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工作如下:1.对基础Pi演算进行扩展,提出了更接近于真实分布式网络拓扑的NPi演算,给出了该演算的语法语义,结构同余,以及规约规则,并根据新定义的标签迁移系统,给出了扩展的新演算的互模拟分析和证明。2.利用NPi演算对P2P网络模型——Pastry和简单的DHT进行建模分析,验证NPi演算的表达能力。3.利用Pict语言对之前形式化描述的模型编程实现,验证了NPi演算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4.在Linux环境下,给出基于NPi演算描述的P2P模型的Pict语言实现,同C语言实现的多组对比实验,从real time,sys time,user time三个角度进行效率对比,说明Pict语言对分布式网络模型实现效率的优越性。结合本文工作,可以得出:基于分布式网络的底层模型,NPi演算和Pict语言分别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较高的实现效率,这为Pi演算在分布式系统底层模型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NPi演算 分布式技术 对等网络 Pict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11-16
  • 1.1.1 分布式技术研究现状11-12
  • 1.1.2 对等网络现状12-15
  • 1.1.3 基于DHT的网络模型研究现状15-16
  • 1.2 研究意义16-17
  • 1.3 本文主要工作17
  • 1.4 论文组织结构17-19
  • 第2章 Pi演算及其相关理论19-25
  • 2.1 Pi演算基础知识19-23
  • 2.1.1 基本定义19-21
  • 2.1.2 操作语义及反应规则21-22
  • 2.1.3 Pi演算的通信表达能力22-23
  • 2.2 Pi演算及其变体的应用23
  • 2.3 本章小结23-25
  • 第3章 新型分布式NPi演算及其互模拟分析25-35
  • 3.1 NPi演算基础知识25-29
  • 3.1.1 扩展算子25-27
  • 3.1.2 可观察动作27-29
  • 3.2 语法语义29-30
  • 3.3 结构同余30-32
  • 3.4 迁移规则32
  • 3.5 新标号迁移系统32-33
  • 3.6 互模拟分析33-34
  • 3.7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基于NPi演算的对等网络建模35-50
  • 4.1 Pastry网络模型35-37
  • 4.1.1 拓扑结构35-36
  • 4.1.2 组网方式36-37
  • 4.2 Pastry数据结构表示方式37-43
  • 4.2.1 节点元素38
  • 4.2.2 路由表模型38-40
  • 4.2.3 叶子节点集模型40-43
  • 4.3 Pastry建模过程43-46
  • 4.3.1 节点加入43-46
  • 4.3.2 路由服务46
  • 4.4 DHT建模46-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基于Pict语言的模型实现50-62
  • 5.1 Pict语言介绍50-51
  • 5.1.1 Pict基本结构50-51
  • 5.1.2 Pi演算与Pict语言的对应51
  • 5.2 模型的实现51-56
  • 5.2.1 Pict程序实现过程52-55
  • 5.2.2 C程序实现过程55-56
  • 5.3 实验结果及对比56-60
  • 5.4 实验对比结论60-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第6章 结语和展望62-64
  • 6.1 本文工作总结62-63
  • 6.2 未来工作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对等网络能否做大?[J];Internet信息世界;2001年02期

2 刘向彦;;对等网络有很大的获利能力,但无人指出如何去做[J];Internet信息世界;2001年02期

3 刘杰;对等网络嫁接企业应用[J];互联网周刊;2002年12期

4 常晓鹏;程凯;;关于对等网络结构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罗慧慧;刘凤鸣;;对等网络信誉系统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7年04期

6 李小林;杨晓亚;张力娜;;对等网络搜索机制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杜宏博;肖力千;胡星;;对等网络文件分发算法优化[J];计算机工程;2007年16期

8 于莉;;对等网络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08年05期

9 朱晓姝;;对等网络开发平台的比较分析与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年08期

10 徐蕾;;对等网络的发展与现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克;;对等网络技术的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东升;;浅谈P2P技术发展对网监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晓梅;刘莹;;P2P及其对网络传播的影响[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

4 汤筠;张萌;孙立峰;杨士强;钟玉琢;;基于多发送结点的对等网络流媒体组播结构[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李文清;张常有;段淑凤;;一种分布式Web服务内容的匹配方法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赵葆华;林海旦;陈海永;;移动对等网络数据检索新方法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7 任潇;董剑;刘宏伟;李洋;杨孝宗;;对等网络中基于失效规律的自适应失效检测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论文集[C];2011年

8 韩丽;雷振明;;对等网络的资源查找机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励铮;李卫明;;基于对等网络的公共密钥基础设施信任模型[A];浙江省电子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陶九阳;魏祥麟;张东戈;刘浩;;基于间接互惠的P2P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竞开协同之星(GK-Star)独特的网络技术架构 扩展对等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庄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商用网络?[N];中国电力报;2002年

3 ;Web2.0的典型应用[N];人民邮电;2008年

4 本报记者 姜波;P2P,迈进企业的未来[N];网络世界;2001年

5 刘宇红;利用SBS改造对等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晴雪;打造真正的入门级无线打印解决方案[N];国际商报;2005年

7 朱冰;HP无线打印缔造企业办公室的自由国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春辉;管理与应用——IPv6面临的最大挑战[N];人民邮电;2003年

9 上海交通大学金桥网络工程中心 李振武 白英彩;影响Internet未来的对等网络(P2P)[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郭莹;点击科技综合·协同·对等[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一娇;基于文件复制的对等网络搭便车抑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舰;对等网络有效搜索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韩定一;对等网络的社区模型及其在搜索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彭浩;复杂对等网络系统中安全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春枝;对等网络中节点合作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徐婕;基于对等网络的资源搜索策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卢苇;对等网络分组搜索算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郭磊涛;对等网络中信任感知的资源交易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陈汉华;基于对等网络的大地规模内容检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黄国伟;对等网络中服务可用性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星;基于结构化对等网络的云资源多维查询算法的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

2 胡林;对等VPN网络实现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湘潭大学;2015年

3 彭浩;对等网络在科技奖励平台中的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王雪;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Pi演算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许锋;对等网络平台的设计与架构[D];浙江大学;2002年

6 向俊凌;结构化对等网络复杂查询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曹华;对等网络安全匿名和文件真实性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施聪;对等网络中基于关键字的搜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武;对等网络中搭便车问题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施婷婷;基于博弈论的对等网络资源共享均衡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Pi演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8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