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3-03-01 18:24
随着定位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今用户已经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由于用户在使用LBS服务时需要提供准确的位置,所以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位置信息,从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当前位置隐私保护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对用户具体位置进行区域模糊化的方法,从而保证用户隐私不被泄露,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位置服务质量的下降,并且无法适用于需要提供精确位置的场景。 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位置隐私保护体系结构和相关保护技术做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体系结构的优缺点和现存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基于P2P体系结构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是通过对查询请求进行加密,寻找并发送该请求到协助节点,最后协助节点与用户都发送该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多个冗余请求并进行相应处理。P2P加密冗余查询方案结合密码学相关原理,适用于需要提供精确位置进行LBS服务的场景,除了能够提供精确位置信息保证用户获取到更为精确的查询结果之外,还能保证请求服务用户的不可追溯性和不可关联性这两方面隐私要求,保障了用户的位置隐私安全。该方案相比位置区域匿名保...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位置隐私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架构
第二章 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
2.1 位置隐私概述
2.2 位置隐私保护相关参数
2.3 位置隐私保护系统体系结构
2.3.1 客户端服务端体系结构
2.3.2 中心服务器体系结构
2.3.3 P2P 点对点体系结构
2.4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2.4.1 基本思想
2.4.2 假名
2.4.3 假位置
2.4.4 K-匿名
2.4.5 加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P2P 位置隐私保护方案的设计
3.1 P2P 加密冗余查询模型介绍
3.1.1 问题描述
3.1.2 系统模型
3.1.3 前提假设
3.2 模型协议描述
3.2.1 符号定义
3.2.2 协议具体过程
3.3 性能分析
3.4 安全性分析
3.4.1 概述
3.4.2 恶意角色攻击
3.4.3 其他攻击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P2P 位置隐私保护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开发环境与平台
4.3 系统总体设计
4.3.1 系统模块结构
4.3.2 系统概要设计
4.4 系统实现
4.4.1 配置模块的实现
4.4.2 服务器模块的实现
4.4.3 节点模块的实现
4.4.4 模拟并发模块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部署及实验配置
5.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5.2.1 匿名成功率
5.2.2 网络资源占用情况
5.2.3 对抗合谋攻击效果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52002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位置隐私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架构
第二章 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
2.1 位置隐私概述
2.2 位置隐私保护相关参数
2.3 位置隐私保护系统体系结构
2.3.1 客户端服务端体系结构
2.3.2 中心服务器体系结构
2.3.3 P2P 点对点体系结构
2.4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2.4.1 基本思想
2.4.2 假名
2.4.3 假位置
2.4.4 K-匿名
2.4.5 加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P2P 位置隐私保护方案的设计
3.1 P2P 加密冗余查询模型介绍
3.1.1 问题描述
3.1.2 系统模型
3.1.3 前提假设
3.2 模型协议描述
3.2.1 符号定义
3.2.2 协议具体过程
3.3 性能分析
3.4 安全性分析
3.4.1 概述
3.4.2 恶意角色攻击
3.4.3 其他攻击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P2P 位置隐私保护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开发环境与平台
4.3 系统总体设计
4.3.1 系统模块结构
4.3.2 系统概要设计
4.4 系统实现
4.4.1 配置模块的实现
4.4.2 服务器模块的实现
4.4.3 节点模块的实现
4.4.4 模拟并发模块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部署及实验配置
5.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5.2.1 匿名成功率
5.2.2 网络资源占用情况
5.2.3 对抗合谋攻击效果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52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75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