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团队过程对员工谏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1 14:44

  本文关键词:互动公平真的就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12年

团队过程对员工谏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向常春  

【摘要】:随着组织环境日益复杂化、动态化,及组织越来越多地转向以团队为基础的结构,团队内向上的信息流动、多来源和多渠道的观点对于团队决策和健康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于是,员工谏言——基于合作的动机表达与工作相关的观点,想法和担忧,对于团队来说尤其重要。根据IPO(Input-Process-Output)模型,团队过程,关于团队成员之间共享、互动的知觉或经历,可能在为员工创造安全的谏言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团队过程对谏言的影响在文献中被忽略了。此外,随着谏言行为被划分为二维的结构:促进性谏言与抑制性谏言,两种谏言行为的特点和差异也引发了对其不同的前因变量和激发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团队过程(团队内任务冲突、团队信任和团队谏言系统反应性)与两种谏言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文分三个子研究来探讨团队过程(任务冲突、信任和系统反应性)与员工谏言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第一个子研究检验团队任务冲突与促进性谏言和抑制性谏言的关系及作用过程。基于来自68个团队的180名员工及其上级的配对数据,采用HLM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团队内的任务冲突与员工促进性谏言负相关,而与抑制性谏言相关不显著;关系冲突完全中介了任务冲突与促进性谏言的关系;参与型领导仅仅调节了关系冲突与促进性谏言的关系。 第二个子研究探讨团队内部信任与两种谏言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77个团队内231位员工及其上级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团队信任与促进性谏言和抑制性谏言均正相关,心理安全感中介了团队信任与两种谏言行为的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控制心理安全感的情况下,积极的印象管理动机部分中介了团队信任与抑制性谏言的关系,而在其与促进性谏言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第三个子研究从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探索了团队系统反应性与两种谏言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95个团队264位员工及其上级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了个体心理安全感和上级的互动公平之后,团队系统反应性对于员工的促进性谏言和抑制性谏言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团队谏言系统对员工建议进行及时的、公正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时,员工的两种谏言行为都较高。同时,研究还发现,员工个体的组织自尊中介了团队系统反应性与抑制性谏言和促进性谏言的关系;个体传统性负向调节了系统反应性与组织自尊的正向关系,即与高传统性员工相比,对低传统性员工来说,系统反应性与组织自尊的正向关系更强;团队科层性(集权度与正式度)均负向调节了组织自尊与抑制性谏言的关系,而在组织自尊与促进性谏言之间的调节作用未得到支持。 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银锋;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和工作动机对员工建言的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林;储小平;倪婧;;领导——部属交换、内部人身份认知与组织公民行为——基于本土家族企业视角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2 何轩;;互动公平真的就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3 汪林;储小平;黄嘉欣;陈戈;;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对经理人“谏言”的影响机制——来自本土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4 魏昕;张志学;;组织中为什么缺乏抑制性进言?[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5 梁建;唐京;;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多层次分析:来自本土连锁超市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6 邓今朝;;团队成员目标取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一个跨层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7 徐晓锋;刘勇;;组织支持感受测量中的词汇效应:多质多法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李琼,郭德俊;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9 段锦云,钟建安;组织中的进谏行为[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10 郑晓涛;柯江林;石金涛;郑兴山;;中国背景下员工沉默的测量以及信任对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慧;;符号学视角下酒店员工印象管理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张全成;胡韬;周庭锐;;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吸引效应及其形成机理探析[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3 王进才;;高校教师沉默行为与组织内信任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任亮宝;苟艳;张晓玲;;大学教师沉默行为与组织内信任的相关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唐常艳;;图书馆馆员沉默现象及其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6 魏婧;;印象管理:大学新生应对心理不适的有效工具[J];沧桑;2010年10期

7 何轩;;寻找理性经济行为的逻辑新起点——试论中国传统伦理下的中庸理性经济人[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8 王麒凯;曹姬娜;黄邵繁;;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与应对策略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5期

9 刘浩然;;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综述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10 姚鹤;段锦云;冯成志;;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洪安;郑俊虎;;中国企业员工沉默行为的文化根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路路;张戌凡;赵曙明;;领导—成员交换、组织信任与员工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风险回避的调节效应[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雍少宏;朱丽娅;;社会背景、组织情景、个体特征对中国组织员工角色外行为影响机制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鞠冬;秦昕;;破镜能否重圆? 承诺破坏和承诺恢复之于心理契约和对高管的信任的影响[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曾垂凯;;领导—成员关系与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鹏;转型背景下企业绩效考核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淑珍;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今朝;水务企业突变式组织变革下团队多目标取向的形成机制与适应性关系研究:ASD的演化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伍如昕;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璐;CEO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管团队决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雅琴;企业中层管理者沉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胡兵;领导风格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静;服装网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莫智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弹性、家族—非家族群体交换与工作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茜月;员工进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晶晶;中国情境下组织中员工的上谏意愿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韩婷婷;浙江省企业管理者风险决策态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陈露曦;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廖文婷;中国企业员工的面子观念及其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林;储小平;黄嘉欣;陈戈;;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对经理人“谏言”的影响机制——来自本土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2 严丹;黄培伦;;辱虐管理对建言行为影响及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3 邵海英;;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4 梁建;唐京;;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多层次分析:来自本土连锁超市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5 邓今朝;;团队成员目标取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一个跨层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6 王璐;高鹏;;职业认同、团队认同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01期

7 李雪;;目标定向的结构及其测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魏瑶;洪冬美;;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郗琳;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3年01期

10 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群;顾媛媛;丁源;;工作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个人创新行为中的作用:一个理论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米;组织公平、员工建言与工作产出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茜月;员工进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叶云清;领导风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曾柳红;组织中员工的建言行为[D];暨南大学;2011年

4 曾春艳;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对进谏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炼;重庆市企事业人员工作动机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宝;成就目标定向、领导风格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二博;企业员工进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志芬;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工作动机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初玉霞;小学教师成就目标定向、创意教学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宁卓慧;护士长领导行为与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刘延平;赖斌慧;;团队冲突和团队信任对团队心智模式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3 陈永霞;贾良定;李超平;宋继文;张君君;;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4 王辉;忻蓉;徐淑英;;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5 汪林;储小平;倪婧;;领导——部属交换、内部人身份认知与组织公民行为——基于本土家族企业视角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6 何轩;;互动公平真的就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7 汪林;储小平;黄嘉欣;陈戈;;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对经理人“谏言”的影响机制——来自本土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8 魏昕;张志学;;组织中为什么缺乏抑制性进言?[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9 章新华;合理化建议的理论依据、前提条件和行为准则[J];企业经济;1990年12期

10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雄;;团队管理的矛盾及控制[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1期

2 申良君;;你实现团队管理了吗?[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3期

3 蔡达林;;找出营销团队管理的病根[J];中国农资;2008年05期

4 孙曼;罗瑾琏;;从人性的假设看团队管理[J];中外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什么是直销团队管理的精髓[J];成功;2004年09期

6 ;构建团队管理的动态模型[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10期

7 朱晓波;刘祥安;;团队绩效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8 郝登峰;刘梅;;基于团队凝聚力结构的科研团队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9 张明旭;;团队的本质与管理中的团队悖论困境[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10 彭薇;;团队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健;汪向明;路亮;;团队安全在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奇峰;王琴;吕小波;王立群;;团队管理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春勇;潘妍;陈禹;;积极的员工一定忠诚吗?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关勇;张剑锋;刘学东;;如何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朱冀恺;王重鸣;;虚拟式团队管理的特征与绩效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赵永全;;基于体验的员工满意度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7 范英杰;;基于员工维度的旅行社业绩评价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成瑾;白海青;;基于企业可控性的员工工作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马君;张昊民;;打破职业生涯的“玻璃天花板”:员工文化导向的代际差异及不同情境下的匹配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汪伟;姜和忠;徐卫星;;工作满意度与敬业度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G集团的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凡;[N];电脑商报;2003年

2 张振;[N];电脑商报;2003年

3 晓舟;[N];工人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培娟;[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李华振;[N];海峡财经导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孙小和 潘琳士 通讯员 赵伟;[N];人民邮电;2011年

7 曾凡华;[N];中国商报;2002年

8 金羽;[N];经济视点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诚 通讯员 蒋为农 李莉;[N];中国邮政报;2010年

10 王运明;[N];中国邮政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常春;团队过程对员工谏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郑晓涛;员工组织内信任、信任因素和员工沉默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韩立丰;并购变革背景下团队断层特征与整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成达建;员工工作满意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邱立凡;员工分红政策对公司绩效与股价报酬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卫东;员工—组织匹配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宇清;组织公正感对员工偏离行为的作用与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秀丽;人工作业系统(MOS)建模与员工组织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10 谭道伦;金融服务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与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磊;高校高水平篮球团队管理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霭霖;中国式快递团队的构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涛;XY软件公司员工晋升体系设计[D];郑州大学;2012年

4 王陵峰;企业裁员情境下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王晓娟;员工发展、个人与组织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6 孙飞;权威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程明;A杂志社员工年终考核的绩效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弢;深圳IT企业离职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文秀;高绩效团队的塑造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10 张威;组织变革情境下员工变革承诺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互动公平真的就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6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