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热管理强化传热设计及分析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912
【部分图文】:
1 电池组及冷却结构物理模型构建本节介绍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的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冷却结构三维模型的建。1.1 锂离子电池组三维模型的建立为了仿真计算,需要建立一个电池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电池单体模型,体成组模型,以及各类附件模型。如图 2.1 所示。一般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隔膜、正极、负极耳组成。如图 2.2 是单体电池模型,具体尺寸见表 2.1。电动汽车电池放电电压一般在 360V 左右,容量一般在 40Ah~100Ah 范围内。本文电池箱体部共有 17 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内部有 24 节电池单体,单体电池电压是V、15Ah。电池组是 102 串 4 并,电池组容量是 60Ah,电压是 350V。
1 电池组及冷却结构物理模型构建本节介绍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的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冷却结构三维模型的建。1.1 锂离子电池组三维模型的建立为了仿真计算,需要建立一个电池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电池单体模型,体成组模型,以及各类附件模型。如图 2.1 所示。一般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隔膜、正极、负极耳组成。如图 2.2 是单体电池模型,具体尺寸见表 2.1。电动汽车电池放电电压一般在 360V 左右,容量一般在 40Ah~100Ah 范围内。本文电池箱体部共有 17 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内部有 24 节电池单体,单体电池电压是V、15Ah。电池组是 102 串 4 并,电池组容量是 60Ah,电压是 350V。
b 电池高度 126±0.c 电池厚度 16.5±0.d 极柱高度 8±0.5e 极柱半径 8±0.03每个模组内部有 24 节电池如图 2.3 所示,另外每个模组分为三个小模.4 所示,每个小模组内部有八块电池单体。电池和防震板之间设置如图区域的铝制接触板,使得电池贴合紧密。电池外部布置有防震板,一方容纳电池小模组使其坐落于内部,另一方面是为了布置电池上的绝缘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吕金丽;戈锐;李想;张玉宝;;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2年05期
2 雷治国;张承宁;;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1年12期
3 夏顺礼;秦李伟;赵久志;王亚斌;张宝鑫;;某纯电动车型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分析与验证[J];汽车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陈磊涛;许思传;常国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流场特性研究[J];汽车工程;2009年03期
5 吴忠杰;张国庆;;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的液体冷却系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宋德清;方利国;王聃;;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在建筑中的应用[J];节能;2008年06期
7 王海超;焦文玲;;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8年03期
8 崔巍;;相变蓄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07年05期
9 李相哲,潘宏斌;蓄电池一致性探讨[J];电池工业;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国华;热管理系统散热冷却建模及电池组温均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谷燕龙;动力电池成组高效冷暖装置研制与流变热控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康海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热特性分析及其选配[D];吉林大学;2014年
3 陈宏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管理数值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张宝亮;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4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82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