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库政策参与: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14 04:08
本文关键词:中国思想库政策参与: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思想库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被誉为“第四种权力”。随着我国决策机制的逐渐完善,各级政府对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意义上的思想库逐渐发展起来。然而,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思想库无论是在现实发展上还是在理论建构上都相对滞后。因此,对我国思想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选择了思想库政策参与的视角,结合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三个学科,以政策过程理论、政治学相关理论和专家治国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对我国思想库自身发展特点和我国政策文化环境等基本状况的分析,探讨中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意义、功能定位及途径,据此深入探索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对策。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讲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相关概念梳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框架安排;第二部分着力分析了思想库的起源、发展阶段和趋势,以及中国思想库的发展历程、类别和现状;第三部分对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意义、功能定位及途径做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问题及原因。这一部分主要立足于论述思想库自身及外部政策环境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思想库目前政策参与的几大问题做原因的探析;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针对第四部分对中国思想库现状政策参与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进行的探讨,文章从外部政治环境,包括加强国家政策法律的支持、决策咨询机制的健全、信息支持体系的健全、政策论证评估制度的健全;及思想库内部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库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资金筹措机制的完善、政策参与途径的拓展,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就在于系统研究中国思想库的诸多基本性问题,以政策参与的视角,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针对中国思想库政策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文章根据中国思想库自身的特点和研究需要,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思想库作了新的定义,对英美国家思想库最为明显的特征“独立性”和“非营利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就目前来说中国大多思想库还并不具备这一特征,因而,文章将中国思想库的独立性描述为“独立运作”和“思想自由”。另外,文章就思想库政策参与的途径根据中国公共决策咨询外部政治环境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认为中国思想库自身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在政治系统的位置,正是这一制约因素使得我国大多思想库对政策过程的影响还微乎其微。围绕如何促进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政议政的基本职能,及如何构建起更有利于公共决策过程引进思想库这个“外脑”以增强决策的理性成分的外部机制保障等问题,文章从思想库自身和我国公共政策外部体制环境两方面深入探讨了的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诸多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库在中国出现较晚,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更晚。思想先于行动,理论指导实践,为了给我国思想库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其功能定位和发挥进行现实指导,相关研究显得必要而迫切。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的工具手段和具体体现,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大计。因而,以构建更具理性的公共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政策过程理论研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思想库作为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机制,从政策过程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正是基于此,文章选择了这一视角。然而受限于作者的研究水平及可用的研究资料,本文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思想库 政策参与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0;C932
【目录】:
- 论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8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二) 文献综述10-13
- 1. 国外文献综述10-12
- 2. 国内文献综述12-13
- (三) 研究方法13-14
- 1. 文献分析法13
- 2. 历史分析法13
- 3. 比较分析法13
- 4. 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13-14
- (四) 理论基础14-16
- 1. 思想库研究的政治学理论基础14-15
- 2. 政策过程理论15
- 3. 专家治国理论15-16
- (五) 结构安排16-17
- (六)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17-18
- 二、思想库概念、兴起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18-29
- (一) 思想库相关概念18-21
- 1. 思想库的概念18-20
- 2. 思想库影响力的概念20-21
- 3. 对"思想库政策参与"概念的界定21
- (二) 思想库的起源、发展及趋势21-24
- 1. 思想库的起源21-22
- 2. 思想库的发展历程22-23
- 3. 思想库的主要发展趋势23-24
- (三) 思想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4-29
- 1. 思想库在中国的历史渊源24-25
- 2. 思想库在当代中国的出现25-27
- 3. 中国思想库发展的现状27-29
- 三、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意义、功能定位及途径29-36
- (一) 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意义29-30
- 1. "理性增强"29-30
- 2. "民主增强"30
- (二) 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功能定位30-32
- 1. 政策研究咨询功能30-31
- 2. 协调、引导其他政策参与者的功能31-32
- 3. "人才库"功能32
- (三) 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主要途径32-36
- 1. 直接参与政策制定32-33
- 2. 通过研讨会汇集各方政策观点影响政策过程33
- 3. 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招标33
- 4. 为决策者讲课33-34
- 5. 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制度是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重要途径34
- 6. 营造社会舆论环境影响政府决策行为34
- 7. 思想库政策参与的其他途径34-36
- 四、当前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6-43
- (一) 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36-38
- 1. 政策研究质量不高36
- 2. 政策参与途径不畅36-37
- 3. 政策咨询功能的弱化37
- 4. 政策评估独立性不够37-38
- 5. 政策影响力有限38
- (二) 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3
- 1. 思想库自身的原因38-40
- 2. 思想库政策参与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40-43
- 五、加强我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主要对策43-52
- (一) 加强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43-44
- (二) 健全我国的决策咨询体制44-46
- 1. 强化决策咨询意识44
- 2. 规范决策咨询秩序44-45
- 3. 完善决策咨询渠道45
- 4. 健全决策信息支持系统45-46
- 5. 完善决策论证评估制度46
- (三) 畅通思想库的筹资渠道46-47
- 1. 政府财政扶持46-47
- 2. 政府政策引导47
- 3. 承担企业课题47
- (四) 完善思想库的组织管理体制47-49
- 1. 完善登记管理制度47-48
- 2.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48
- 3. 完善机构设置48-49
- 4. 完善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49
- (五) 拓宽思想库政策参与的途径49-52
- 1. 建设政策备选方案超市49
- 2. 加强决策新思想的研究49-50
- 3. 加强思想库的舆论引导功能50
- 4. 完善思想库的政策评估功能50-52
- 结束语52-53
- 注释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丁煌;美国的思想库及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年03期
3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4 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薛澜;美国的思想库及对中国的借鉴[J];科技导报;1996年11期
6 尤国盘;政策分析家的角色定位[J];科学决策;2004年01期
7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年03期
8 王健君;;中国智库锋芒待砺[J];w
本文编号:305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05165.html